市衛健委的專家組會議定在次日上午九點,地點設在江城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三樓會議室。
林修遠接到通知時已是深夜,窗外雷雨未歇,他站在窗前沉思片刻後,拿起手機回了一條:“我會準時到場。”
這一夜,他沒有再繼續推導基因修複液的分子結構,而是打開了一份早已準備好的PPT——關於“智能診斷係統”在流感疫情預警中的應用模型。
第二天一早,疾控中心三樓會議室已坐滿了來自各大醫院、高校以及科研機構的專家。
主持會議的是市衛健委特邀的陳教授,一位在傳染病領域頗有威望的老專家。
他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林修遠身上。
“林醫生,請你先來介紹一下你們醫院近期提出的H7N9流感爆發預測模型。”
眾人紛紛側目,目光落在這個年輕的不像話的實習醫生身上。
“是。”
林修遠不卑不亢地起身,走到大屏幕前,調出“智能診斷係統”的實時監測界麵。
屏幕上,一張全國範圍的熱力圖緩緩展開,標注著各個城市的發熱病例增長趨勢,並通過算法預測了未來一周內可能出現的疫情高發區域。
更令人震驚的是,係統還列出了幾起尚未被官方通報的疑似感染病例,位置精準到某幾個城市的特定社區門診。
會場一片嘩然。
“這……這是什麼係統?”
“怎麼會有這麼先進的數據模型?這種級彆的信息整合能力,不是國家級疾控單位都做不到吧?”
“而且預測準確率也太高了吧,連我們疾控都沒能掌握這些數據!”
幾位老專家麵麵相覷,眼中滿是難以置信。
陳教授深深看了林修遠一眼,語氣鄭重:“林醫生,你這套係統是從哪裡來的?”
林修遠微微一笑,語氣溫和卻堅定:“這是我個人基於多年臨床經驗與數據分析模型自主研發的一套輔助診斷係統。它能實時整合全國各級醫療機構上傳的數據,並通過機器學習不斷優化疫情預警機製。”
他並沒有提及係統的真正來源——那是未來十年醫學人工智能發展的巔峰成果之一。
但這番話已經足夠震撼人心。
此時,坐在後排的劉國棟眼神陰冷,臉上始終掛著淡淡的笑意,但眼神卻透著幾分審視與不安。
他不動聲色地站起身,低聲對身旁助手交代幾句後,悄然離開會議室。
幾分鐘後,他撥通了趙文傑的電話。
“喂,趙主任,你現在手上有沒有什麼能抓住林修遠把柄的東西?現在上麵對他很重視,我們必須想辦法把他拉下來。”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趙文傑低聲道:“目前還沒有確鑿證據,但他那個係統本身就可疑,我懷疑背後有不可告人的技術來源。”
“那就盯緊他。”劉國棟冷冷道,“這個人不能讓他繼續往上走,否則對我們所有人都是一場災難。”
與此同時,在另一端的江城市人民醫院服務器機房裡,徐璐正獨自一人調試林修遠的智能診斷係統接口。
她是個計算機專業出身的實習生,平時負責協助林修遠處理一些數據問題。
就在剛剛,她在整理服務器日誌時,意外發現了一個隱藏的監控腳本。
這個腳本並非林修遠編寫,也不是醫院IT部門部署的常規程序,而是來自科研所的信息安全部門。
換句話說,有人在暗中監視這套係統的一舉一動。
徐璐心跳加快,迅速將相關證據備份並加密,隨後編輯了一條短信發給林修遠:
“小心他們動手。”
消息發送成功後,她輕輕合上筆記本電腦,神色凝重。
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做對了選擇,但她隱約意識到,林修遠正在卷入一場遠比想象中更深的風暴之中。
而這場風暴,才剛剛開始。
會議仍在繼續,林修遠耐心回答完所有專家的提問後,緩緩收起演示文檔。
“各位專家,我建議將這套係統作為試點項目推廣至全市各級醫療機構,尤其是在當前流感高發期,它能夠為我們爭取寶貴的應對時間。”
此言一出,全場再次陷入短暫的沉默。
陳教授沉吟片刻,點了點頭:“這個建議值得考慮。”
而坐在角落裡的劉國棟,臉色愈發難看。
一旦落地,林修遠就不再是單純的醫生,而是擁有實權的技術核心人物。
他必須阻止這一切。
但此刻,他隻能強壓怒火,等待下一步行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