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6月20日。
倫敦帕丁頓區聖瑪麗醫院。
伴隨著一聲嘹亮的啼哭,小有資產的裡希特先生總算在自己28歲過半這天,迎來了人生中第一個孩子。
看著這個被他寄予無限期待與喜愛的孩子,在經曆漫長思考與比對之後。
裡希特先生最終拍板,決定以“道恩”這個寓意著黎明與希望的單詞為其命名。
於是。
蜜罐的包裹中,道恩度過了自己最初的兩年。
生活平靜,家庭美滿。
他本以為自己未來就會一直這樣繼續下去,但上帝好像就偏愛那些曲折離奇的經曆,看不慣人幸福美滿。
好景不長。
在1982年10月13日,一場車禍突如其來,帶走了道恩母親的性命。
裡希特先生為此悲痛欲絕,在葬禮上抱著道恩哭得泣不成聲,整天整天喝酒澆愁。
可是啊,時間總會幫人走出困境。
隨著傷口被燈紅酒綠的生活撫平,因為低穀時期的幾次接觸,又一個女性在不知不覺間走入了他的心扉。
對方是裡希特先生的私人助理,年輕漂亮,體型婀娜,有頭亞麻色的美麗長發,年齡比裡希特先生小了十歲還多。
於是,沒有任何意外。
1983年6月17日,裡希特先生再一次結婚了。
婚禮很盛大,白色的玫瑰花瓣在天上飄飄灑灑。
三歲的道恩穿著白色禮服,像一個裝飾品般被擺在賓客中間,接受著那些陌生人無關緊要的問候。
【死亡真是可憐,不管生前有多少,死後都會被人逐漸取代……然後慢慢變成無關緊要的東西。】
那一年,他看著父親喜笑顏顏,另一個陌生的女人站在他母親原本的位置,心裡突然產生了這樣的想法。
……
時間飛逝,記憶中的白色玫瑰落在地麵,變成大雪,又從土地裡再次抽出綠芽。
之後的發展就像是最俗套的情節小說。
在次年,同樣是六月,女人為裡希特先生誕下一胞龍鳳胎,很健康,也很可愛。
而在潛移默化中,裡希特先生對道恩的喜愛也逐漸減少,從在意他吃喝住行到變得漠不關心。
然後。
在1985年6月20日,道恩離開了。
他被送離倫敦,獨自來到肯特郡,在一個管家的服侍下開始了新的生活。
不知道是因為什麼。
或許,是道恩長大後沒感受過一絲他的親昵行為?又或許,是那個助理在背後的推波助瀾?
但,無所謂……道恩能理解那個女人。
這兩年裡希特先生的資產大大增加,其中繼母也出了不少力氣。所以,她不想讓丈夫與前妻的兒子分得太多家產隻能說是人之常情。
更彆說,每月十日希特先生還會送來足夠生活的錢財。
所以,道恩對此沒有任何怨恨。因家庭變故而導致的悲傷嫉妒根本不可能出現在他的身上。
他總是以一種局外人的心態看待一切的發生。
可正因為不在乎,當他真正想完成某些事情時,就會因此無視道德法律,顯得不擇手段。
比如在他六歲時,因為想要全身心研究魔法,而厭煩了古板管家對他的約束與教訓。
商量無果後,道恩便想辦法讓管家摔斷腿,徹底退休去了。
所幸後來裡希特先生懶得再給他新找一個。
或許,這種肆無忌憚的心態和他一直做的那個夢境有關?
——是的。
道恩從小就有一個秘密。
從他出生開始,每當他睡著,就會一直做一個劇情連續,邏輯合理的夢境。
在夢裡,他生活在另外一個國家,過著正常平和的普通日常,直到在成年前,因為疾病徹底死去。
雖說是夢,但每當道恩醒過來,那些陌生的畫麵卻全都能記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