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醋雲:
「成名超話」成名複合流程梳理
根據最新的同框,即演唱會棉襖事件後,我僅代表個人確定成名確實已經成功複合了。所以今天就來詳細扒一扒衛師傅具體的心理變化。
你問我為什麼不扒江師傅?
那主要是沒什麼好扒的,都在臉上。
具體的糖點我不會盤點,主要講他們兩個的心態轉變。
我們要知道成名之間的曖昧不是甜蜜的,而是拉扯的、刺痛的。所以他們的感情總是顯得有些反複無常也很正常,畢竟他們到現在還不肯講過去究竟發生了什麼。
我們需要明白,不管他們因何決裂,決裂這件事本身都給他們造成了巨大的打擊,甚至為他們的性格都帶來了改變。
發糖如呼吸般簡單的衛師傅變身預製菜大師,本來就有些獨的江師傅更是幾乎切斷了自己和人間的聯係。
所以說為什麼我要嗑成名,因為他們無法離開彼此,哪怕結合是痛的,他們也要結合才能拚湊出完整的自己。
以下正文:
眾所周知,江師傅出國後的三年時間近乎是空白的,他唯一一次證明自己還活著是在其他人的打卡照裡做背景板。
這段時間衛師傅和我們一樣不知道他的去向,從前還能遠遠看著的人因為一次拙劣的汙蔑徹底消失,這讓衛師傅的內心逐漸焦慮起來。在此之前,衛師傅的職業規劃是非常清晰的,他就是要做正劇演員,在一些采訪裡他曾經無意識透露過,他認為做演員能獲得的最大成就就是拿獎。
[衛承采訪截圖,他語氣很正常,但眼神裡卻展露著勃勃野心:演員也是一個需要肯定的職業。如果可能的話,我當然也想要去金翎獎的頒獎現場去觀摩學習一下。]
這是一種比較功利的想法,至少和大多數人想聽的大道理背道而馳。許多人也因此認為,衛師傅在去年的轉型就是因為現在的水獎增多了他想要當流量來混一個。
但是衛師傅從頭到尾提到獎項的時候說的都是金翎獎,也是至今為止最有含金量的獎項,唯一一個候選人不夠資格獎項甚至可以流局的大賞。舉個例子,金翎獎前年的獲獎者是《石頭島》的孫老師,而孫老師在那之前是演話劇和任務劇的。
是的,所以你看衛師傅之前的職業規劃,完全是符合金翎獎的要求的,他沒必要給自己爭一口流量。
但是他還是轉型了,在江師傅離開的那三年內。因為不是很確定那部劇什麼時候籌備的,但我查了編劇之前發表的文章,基本確定不早於2023年。
[編劇提出想要製作更注重證據鏈的懸疑劇的博客,日期是2023年。]
基於此,我認為衛師傅是急了。
在這之前,完全不再碰音樂的他在圈內毫無地位可言,儘管他口碑一直不錯,但是能邀請江時鳴的各種資源是絕對不會同時聯係到他身上的。
他對江師傅的失蹤非常焦慮,以至於打破了自己的規矩,想儘辦法要和江師傅能走得更近一些。
不難猜到,如果江師傅回國的時間再晚一些,以衛師傅剛出名就接到《折劍》的本領,那時候他們兩個的咖位基本能夠相當。
衛師傅後麵拉江師傅去錄和音樂毫無關係的《寒潮之下》,我認為這能夠佐證我的觀點。
然後事情的發展就比較戲劇性了。
衛師傅的翻身仗還沒有打出來,江師傅回國了,而且接了之前從不碰的綜藝。在《夏音》錄製期間,明麵上兩人毫無交集,但最後音樂節現場卻有人目擊了衛師傅在場,就和前幾天的演唱會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