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的喧鬨聲越來越清晰,夾雜著摩托車引擎低沉的轟鳴,最後“吱”的一聲急刹,像是有人猛地捏緊了刹車。
林觀潮和袁超然走到一樓樓梯口時,正看見院子裡停著輛重型摩托車,啞光黑的車身線條淩厲。
一個穿著黑色工裝褲、深咖色短袖上衣的身影正摘下頭盔,露出利落的短發——發梢挑染成銀灰色,在陽光下泛著冷光。
她抬手抹了把臉,露出張棱角分明的臉,眉骨高挺,眼尾微微上挑,嘴角噙著點漫不經心的笑,明明是女生,卻透著股比男生還颯的英氣。
女生把頭盔往車把上一掛,抬腳就往房間裡走,腳步都帶著利落的勁風。
正是野外生存專家兼硬核旅遊博主——邱晴後。
邱晴後在戶外圈名氣不小。
她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個角落,從南極的冰原到非洲的沙漠,從戰亂中的中東小國到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
鏡頭裡的她總是穿著耐磨的衝鋒衣,臉上帶著曬傷的紅暈,卻能在鏡頭前侃侃而談,教大家如何在野外辨彆方向、尋找水源,甚至如何應對突發的危險。
她的性格和打扮一樣爽朗,這種獨特的風格讓她積累了不少忠實粉絲。
這次來參加綜藝,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有錢賺還能歇兩天,何樂而不為”——畢竟她的職業需要大量資金支撐,從極地探險裝備到戰亂地區安保費用,都得靠綜藝這類快速變現的方式填補。
“我是邱晴後。”她簡單地自我介紹,目光掃過客廳裡的人,最後落在剛下樓的林觀潮身上,眼睛倏地亮了亮。
邱晴後的出場方式太過硬核,客廳裡瞬間安靜了幾秒,連最會搶鏡的李佳樂都愣了愣。
她心裡的警鈴瘋狂作響——邱晴後這種自帶“野外生存”“硬核女性”標簽的嘉賓,絕對是鏡頭的天然寵兒,比起自己精心維持的“甜妹”人設,記憶點實在強太多。
她立刻換上甜美的笑,快步迎上去:“晴後姐姐好!我是李佳樂,歡迎你呀!”
邱晴後挑了挑眉,不鹹不淡地“你好”了一聲。
她和其他人逐一點頭打招呼,動作簡潔得像在完成任務,唯有走向林觀潮時,腳步裡多了幾分不易察覺的遲疑。
林觀潮看著她越走越近,總覺得這張臉有些眼熟,尤其是那雙眼睛——銳利又坦蕩,像在哪裡見過。
這種熟悉絕非來自綜藝海報的印象,而是藏在記憶深處的某個片段。
她主動伸出手:“你好,我是林觀潮。”
兩手相握的瞬間,邱晴後突然“咦”了一聲,力道不自覺地收緊:“我們是不是在哪裡見過?”
林觀潮也跟著愣住,指尖傳來對方掌心的薄繭,那觸感莫名熟悉。
“我不是在搭訕啊。”邱晴後連忙解釋,耳尖泛起點紅,語氣帶著點急切,又有點不好意思,“是真的覺得見過,而且印象還挺深的。”
林觀潮銀邊眼鏡後的目光柔和了幾分:“我也覺得你很眼熟,也在努力回憶……”
她低頭沉思片刻,記憶像被風吹散的書頁,突然翻到某一頁——中亞小國的漫天風沙,大使館牆上獵獵作響的五星紅旗,還有那個蹲在走廊裡啃壓縮餅乾的短發女生,深色衝鋒衣上還沾著彈痕般的塵土。
“你是不是去過中亞的那個小國?大概四五年前?”林觀潮猛地抬頭,眼裡閃過驚喜。
邱晴後也猛地拍了下手:“對!就是那裡!我記得當時遇到了點麻煩,在大使館待了幾天,你是不是……”
五年前的記憶瞬間湧來。
那時林觀潮跟著國際救助組織赴當地支援,恰逢武裝衝突爆發,她在難民營被困三天,最後被華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接走。
就在大使館的走廊裡,她遇見了邱晴後——彼時邱晴後當時正處於職業生涯的上升期,在那裡拍攝野外生存的紀錄片,卻被戰火困在了使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