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是節目組要求的“留居”日。
按照節目組要求,今日嘉賓需全員留居彆墅,選出幾個嘉賓出去補充采購食材,傍晚一同籌備火鍋宴。
經過這幾天的相處,沒人把這個任務和林觀潮聯係在一起,隻是在列采購清單時,問了她想要什麼樣的小料和配菜。
對林觀潮而言,這樣的“被忽略”當然是太好了。
市政府考察後,智慧城市項目的合作方案需儘快起草,這份方案要兼顧技術落地的可行性與政策適配性,每一個數據、每一項條款都容不得半分馬虎。
早餐後,林觀潮簡單和眾人打過招呼,便拎著筆記本電腦上了四樓。
彆墅四樓的靜音區本是為嘉賓提供專注空間的小書房,書架上擺著各類書籍,靠窗處有一張寬大的實木書桌,陽光恰好能落在桌麵一角。
林觀潮將電腦、文件夾一一擺好,又從包裡取出一支鋼筆。
這是她多年來的習慣,重要方案總會先在紙上勾勒框架,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能讓她更快進入專注狀態。
她剛在紙上寫下幾個字,書房門便被輕輕推開。
林觀潮抬眼一看,是楚言。
他懷裡抱著兩本厚重的物理期刊,封麵上印著密密麻麻的公式與圖表。
他顯然是怕打擾到她,腳步放得極輕,見她望過來,立刻在唇前比了個“安靜”的手勢,黑眸裡帶著幾分小心翼翼的溫柔。
而後,他默默走到斜對角的書桌旁坐下,連拉開椅子的動作都壓到了最低。
林觀潮便也隻是笑笑,不再多言。
楚言翻開期刊,目光卻總不自覺地往林觀潮的方向飄,他指尖在書頁上劃過,卻半天沒看進去一個字,隻覺得書房裡的空氣都帶著淡淡的、讓人心安的氣息。
又過了約莫半小時,袁超然也出現在了書房門口。
他手裡攥著一本泛黃的《射雕英雄傳》,站在門口猶豫了好一會兒,見林觀潮和楚言都沒注意到自己,才輕手輕腳地走到書架旁,找了個離林觀潮不遠的單人沙發坐下。
他看書時很專注,偶爾會輕輕皺起眉頭,像是在為書中人物的命運擔憂,卻從始至終沒有發出一點多餘的聲音。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裡,四樓靜音區漸漸反而成了彆墅裡最“熱鬨”的地方。
邱晴後抱著一本戶外探險雜誌來“蹭安靜”,她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翻書的動作輕得像羽毛。
虞思則以“找鋼筆”為由來了兩趟,第一次在書架前晃了晃便走,第二次乾脆拿了本時尚雜誌,坐在楚言旁邊的空位上,眼睛卻總往林觀潮的方向瞟。
有趣的是,所有人都默契地保持著安靜。
沒人刻意搭話,沒人打破這份專注,連翻書的聲響、寫字的力度都壓到了最低,仿佛在共同守護一個易碎的夢。
林觀潮偶爾抬頭休息時,看著書房裡各自安靜的身影,心裡泛起一絲暖意。
他們的善意直白又純粹,讓她想起自己年輕時闖蕩的日子,那時若有人能這般溫柔相待,或許那些艱難的時刻,會少些孤獨的冷意。
人生際遇,真是奇妙。
臨近傍晚,林觀潮終於完成了合作方案的框架草稿。
她又仔細檢查了一遍紙上的框架,確認沒有遺漏後,才將文檔發給徐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