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陸最南端的瓊崖海岸再往南行數千裡,碧藍的海水便漸漸褪去了近岸的渾濁,化作一片望不見底的澄明。
海風裹挾著鹹濕的氣息,日複一日地拂過一座孤懸於深海之上的海島。
此島名喚扶桑,島上氣候溫潤,四季皆有繁花常開,若非地處偏僻遠絕,定是修者趨之若鶩的修行勝地。
海島朝南的方向,避開了常日裡海風最烈的侵襲,藏著一處清幽雅致的修行洞府。
洞府外,成片的青竹依山而生,竹影婆娑間,一道甘泉自石縫中汩汩湧出,泉水清冽甘甜,順著蜿蜒的石渠流淌,滋養著岸邊不知名的野花。
粉的、白的、紫的花瓣層層疊疊,偶有蜂蝶翩躚其間。
這裡,便是玉靈觀潮的居所。
修者的歲月從無刻度可言,觀潮已在此處度過了數不清的歲月,久到她早已記不清最初擁有靈識時的情景。
她隻記得,自她有靈識覺醒的那一刻起,意識便與另一道氣息緊密相連——那是同為玉靈的玉意。
他們的本體是一塊罕見的共生玉,玉石澄澈通透,內蘊溫潤靈氣,恰如二人的性情底色。
觀潮的靈識偏於柔和,總能敏銳地感知到周遭萬物的情緒。
而玉意則帶著天生的清冷,行事素來認真嚴謹,連修行時的每一個吐納、每一次引氣,都恪守著最規整的法門。
扶桑島的真正主人,是一位名為扶桑的仙翁。
觀潮與玉意從未離開過這座海島,也從未知曉扶桑的修為深淺。
扶桑鮮少主動現身,唯有在他們修行遇到難以逾越的障礙時,才會偶爾提點一二,即使是指定,往往也隻是寥寥數語。
更多時候,二人隻能依靠彼此摸索,在吐納天地靈氣、感悟自然法則的過程中緩慢精進。
在觀潮看來,她與玉意和扶桑仙翁之間,並非師徒那般親近的關係,不過是海島的所有者與在島上偶然棲息的修者罷了。
仙翁不願多管他們的閒事,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變故是在不知多少年前悄然發生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起初,觀潮隻是察覺自己引氣入體的速度慢了些,以往輕易便能突破的小境界,如今卻像是被一層無形的屏障阻攔。
她以為是自己修行心不靜,便愈發刻苦,可情況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愈發糟糕——體內的靈氣竟開始緩慢倒退,原本穩固的修為境界,也隱隱有鬆動之兆。
而玉意的情況,與她如出一轍。
他們曾一同前往海島北邊那棵巨大的扶桑樹下,尋求仙翁的解惑。
那棵扶桑樹枝繁葉茂,樹乾粗壯得需數十人合抱,枝葉如傘蓋般撐開,遮蔽了大片天空,濃鬱的生命氣息從樹身中源源不斷地散發出來,正是扶桑仙翁的居所所在。
他們恭敬地在樹下等候了許久,才見扶桑的身影從樹影深處顯現。
可無論他們如何懇切地詢問修為倒退的緣由,仙翁隻是沉默地望著遠方的海麵,一語不發,最後竟徑直轉身隱入樹中。
觀潮那時並不知曉,仙翁的沉默並非冷漠,而是身不由己。
他比誰都清楚,這塊共生玉本應隻屬於身負大功德的玉意。
是他當年一時惻隱,將觀潮的魂魄渡入玉石之中,讓她得以與玉意共生。
而玉意在凡間尚有一段未了的因果,這因果不僅牽絆著玉意,也牽連到了觀潮,更讓他不敢與觀潮有過多牽扯,生怕再添新的因果糾葛,給她釀成更大的禍患。
前不久,玉意忽然告訴觀潮,他找到了修為倒退的原因。
他說,扶桑仙翁私下告知他,這是修行到了瓶頸期的特殊表現,唯有閉關潛心修煉,方能突破困境,恢複修為。
觀潮從未懷疑過玉意的話——他性子認真到了極致從不曾說過半句虛言妄語。
既是仙翁指點,又是玉意親口所說,觀潮便信了,她按照玉意的建議,即刻返回洞府,開始閉關。
可閉關的日子裡,觀潮的心卻始終無法平靜。
往日裡,她隻要一靜坐,便能迅速進入物我兩忘的狀態。
可是這一次,她卻總被莫名的焦躁纏繞,腦海中時不時閃過玉意的身影,甚至會隱約浮現出一片從未見過的人間煙火。
她嘗試了無數種靜心的法門,都無濟於事,最終隻能無奈地提前結束閉關。
喜歡快穿:當炮灰女配有了盛世美顏請大家收藏:()快穿:當炮灰女配有了盛世美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