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觀潮推開301室的門,再反手輕輕關上。
本來準備給202的禮物沒有送出去,她也並沒有太在意。
畢竟搬新家拜訪鄰居本就是儘心意,對方接不接受都是緣分,其實她也早就做好了鄰居可能冷漠的心理預期。
隻是202室男人那雙冰冷的眼睛、身上散發出的腐朽氣息,還是讓她心裡殘留著一絲莫名的不適。
她搖了搖頭,將那份莫名的不適感拋開。
她已經回到了完全屬於自己的小空間,接下來都是完全屬於她自己的時間。
林觀潮走到陽台,推開玻璃門,晚風撲麵而來,拂過臉頰時帶著一絲涼意。
樓下的路燈已經全部亮起,偶爾有晚歸的行人走過,腳步聲和低聲交談聲隱約傳來,多了幾分真實的煙火氣。
林觀潮靠在陽台的欄杆上,看著遠處漸漸暗下來的天空,心裡對未來的日子充滿了期待。
或許在這裡,她能遇到更多像瑪莎奶奶、劉意這樣溫暖的人;也能畫出更有溫度的畫,不是美術館裡那些精致卻遙遠的名作,而是能記錄下市井煙火、人間溫情的作品。
回到房間,林觀潮簡單收拾了一下,便去衛生間洗漱。
公寓的熱水很充足,溫熱的水流衝刷著身體,洗去了一天的疲憊。
她換上柔軟的棉質睡衣,躺在床上時,忽然聽見窗外傳來“沙沙”的輕響。
原來是又下起了小雨,細密的雨絲落在梧桐樹葉上,聲音輕柔得像耳語。
這雨聲不僅沒有讓人覺得冷清,反而讓房間裡的溫暖顯得愈發珍貴,她裹了裹被子,心裡滿是愜意。
這時,手機屏幕亮了一下,林觀潮伸手拿過手機,一眼就看到了羅曼發來的消息。
解鎖後才發現,羅曼發來了好幾條消息。
他其實才離開沒多久——下午幫她搬完最後一箱畫具,又幫她組裝了書桌,直到傍晚才離開,臨走前還反複叮囑她“有問題隨時打電話”。
第一條是半小時前發的:“觀潮,我已經到家了,今天搬東西辛苦你了,要是還有沒整理完的,明天我再過去幫忙。”
第二條是二十分鐘前:“觀潮,晚飯吃了嗎?”
第三條是十分鐘前:“外麵好像下雨了,你房間的窗戶關好了嗎?陽台的藤椅要是怕淋到,記得把它挪到屋簷下。”
最後一條是五分鐘前:“早點休息,彆熬夜整理畫具了,明天再弄也不遲。我明天可以過來幫忙。”
“如果晚上聽到奇怪的聲音,彆自己出去看,給我打電話。”
在不知不覺中,羅曼對她的稱呼已經從“小姐”轉換成了“觀潮”。沒有了身份的界限,多了幾分平等的親近。
看著這些絮絮叨叨的消息,林觀潮忍不住笑了。
羅曼總是這樣,明明平時穿著西裝時一絲不苟,可一到關心她的事情上,就變得像個操心的長輩。
她手指快速敲擊屏幕,簡單回複:“已經吃過晚飯啦,畫具也都整理好了,你放心吧,早點休息。”
回複完羅曼,手機又彈出一條消息,是劉意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