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棉棉拿著分出來的肉和餅子給秦淮母子。
他們現在什麼都沒有,食物、水囊這些基本的東西都沒,來到這裡那就是完全靠硬扛,可想而知兩人的情況有多糟。
但程棉棉覺得既然答應收留,那就要一視同仁,跟所有孩子吃一樣的東西,她沒忘記對方以後可是大反派,她現在還擔任著教化的任務。
“肉是早上做好的,每人兩大塊,還有兩個餅子,這是你們的份,吃飽了休息半個時辰左右就啟程趕路。若是遇到危險,一定要跟其他孩子在一起,婦人保護孩子,外圍有我們頂著,知道了?”程棉棉交代。
“知道了。”秦淮點頭。
等吃過飯,漢子們午睡兩刻鐘之後就去林中操練。
陳家的孩子就在一邊看,有的竟然還有模有樣的學了起來。
程棉棉看著甚是喜歡。
尤其是陳大江的大孫子陳德正,才剛十歲,但學的卻有模有樣,每次他們在訓練的時候,陳德正都是第一個在位觀看的孩子。
陳大江好幾個孫子,都是差不多年紀,這時候看到陳德正跟著練,他們也十分想學,在一旁有一招沒一招的練著。
雖然看著很滑稽,但那股認真模樣讓程棉棉沉思。
這些孩子是不是也可以操練起來。
“你們也想學?”程棉棉好奇的看向孩子們。
“想,棉棉姐你能教我們嗎?”陳德正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頭,而後看向程棉棉。
“你們想學我自然可以教,有多少人想學啊?”程棉棉笑著問。
陳家的男孩子都舉手,他們都想學。
陳賢惠猶豫了好一會兒之後說:“我也要學,我要變成高手,保護蘭蘭。”
“阿姐,我也要學,我學會了保護你和爹娘,也能保護賢惠。”程蘭蘭歡喜的湊上前。
兩個小女孩的友誼真摯的讓人感動。
“行啊,既然你們都想學,那就排好隊,分成兩排,現在就開始教你們最基礎的紮馬步。”程棉棉笑了。
“哦耶~我們也要學武功嘍~”孩子們頓時歡呼起來,引來不少的目光。
其中最小的孩子是陳大河的孫女陳含香,今年才五歲。
最大的孩子是十三歲的周玉德,他是陳淮山排行第五的女兒陳大美的小兒子。陳大美和丈夫周誠育有兩子,大兒子叫周玉明現在每天跟著李大等人訓練。周玉德畢竟年歲小一些,現在跟著程棉棉練,倒也挺好。
陳家雖然人口眾多,但看著很和諧,每一房家的孩子都多,但卻可以擰成一股繩,程棉棉很佩服陳淮山和老於氏兩人,拉拔這麼多子孫還這麼團結。
哪像老程家,說起來就一肚子氣,真是一個天一個地。
作為家中長輩,想法和做法真的很重要,會影響下一代的和諧關係與三觀。
等所有孩子都排好隊,程棉棉便教大家如何紮馬步。
這一步其實對於程棉棉來說不是非必要,但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很有必要。
他們沒什麼基礎,冒然練招式也隻是學花架子,還不如先把下盤紮穩了,之後再練招式,肯定效果加倍。
孩子們比較新奇,沒想到棉棉姐教的不一樣。
一開始大家都有新鮮感,好奇跟著紮馬步,可紮了一會兒馬步就有人受不了了。
五歲的陳含香哭了。
“你為什麼哭啊?”程棉棉好笑的看向陳含香,感覺才五歲學這個是不是有點不太合適。
“腿疼!”
“現在剛開始紮馬步腿疼是正常,等你們習慣之後,腿就不疼了。”程棉棉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