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練開始,"敵軍"氣勢洶洶地撲向西門。狼頭的第一旅負責正麵防禦。
"火槍營,分三排,輪射!"狼頭下令。
"砰砰砰..."火槍的齊射聲響徹雲霄,"敵軍"前排紛紛倒下。
"步兵營,盾牌陣上前,掩護火槍營"
"騎兵營,準備出擊,等敵軍陣型混亂時,從側翼衝擊!"
在狼頭的指揮下,第一旅的防禦井然有序。火槍的火力持續輸出,步兵的盾牌陣牢牢守住陣線,騎兵則像一把尖刀,隨時準備插入敵軍的側翼。
與此同時,花貓的第二旅則負責迂回包抄。他沒有下令騎兵直接衝鋒,而是讓騎兵繞到"敵軍"後方,騷擾他們的補給線,同時讓火槍營和步兵營從側麵攻擊"敵軍"的薄弱環節。
敵軍"被兩麵夾擊,陣型很快就混亂起來。狼頭抓住機會,下令騎兵衝鋒。
"殺啊!"騎兵們呐喊著,如潮水般衝向"敵軍"。火槍營和步兵營也趁機向前推進,形成了合圍之勢。
最終,"敵軍"被徹底擊潰。演練結束後,士兵們歡呼雀躍,臉上洋溢著勝利的喜悅。
陳峰站在城樓上,看著下方士氣高昂的士兵,滿意地點了點頭。他轉身對身邊的許諾說:"看來,這旅級編製是可行的。"
許諾微笑著說:"郡王英明。不過,這隻是開始,後麵還需要不斷完善。"
改革的成功讓陳峰信心大增。他開始總結兩個旅的經驗教訓,進一步完善旅級編製的規章製度。
他規定了旅帥的職責和權限,明確了各營之間的協作流程,還建立了旅級的參謀部,負責收集情報、製定作戰計劃。
同時,他還下令在兩個旅中推廣新的訓練方法,加強各營之間的協同訓練,提高士兵的綜合素質。
狼頭和花貓也不負眾望,把各自的旅帶得有聲有色。狼頭的第一旅以勇猛著稱,而花貓的第二旅則以靈活多變見長,成為了開平鎮的兩支勁旅。
改革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洛國的其他地區,引起了不小的震動。有人稱讚陳峰有遠見,也有人擔心改革會動搖軍隊的根基。
但陳峰不為所動,他知道,想要富國強兵,就必須勇於革新。
按照陳峰一個營來算大約500人,6個營合成一個旅就是3000人左右,所以這3000人如果配合默契的話絕對勝過萬人部隊。
第二天的中午,陳峰握著生鏽的火銃槍管,眉頭擰成川字。槍管內側布滿凹凸不平的膛線,發射時不僅精度大減,還常有炸膛風險。身旁列隊的士兵們,長矛矛頭已磨得鈍鈍,皮甲的鉚釘多處鬆動,連騎兵的馬刀都缺了口。
"這些兵器,如何應對他國鐵騎?"陳峰將火銃重重拍在案上,震得銅製兵符叮當作響。許諾拾起火銃查看,銃口殘留的黑火藥痕跡泛著暗紅:"大人,火銃作坊每月隻能打造十支新槍,且工藝參差不齊。"
深夜的鎮衙工坊,陳峰鋪開圖紙,燭火將他的影子投在牆上,宛如舞動的兵器圖譜。他想起前世在博物館見過的明代火繩槍,又回憶起歐洲燧發槍的精密構造,心中漸漸有了計較。"傳令下去,明日召集鐵匠、木匠、皮匠,還有懂得機關術的巧匠。"陳峰對著暗處的暗衛低語,"我要讓開平的兵器,再次更新。”
工坊內火星四濺,百名工匠圍在陳峰四周。他手持改良後的火銃模型,黃銅槍管閃著冷光:"舊火銃用竹節式鑄造,易開裂。新銃改用熟鐵鍛造,再嵌銅製膛線,可讓彈丸旋轉飛行。"說著,他掏出一枚圓錐狀鉛彈,"此彈比圓彈穿透力更強,射程能增三成。"
鐵匠鋪王師傅摸著新槍管的膛線,滿臉驚歎:"郡王,這螺旋紋路如何打造?"陳峰召來機關匠,推出一台水車驅動的鏜床:"以水力帶動鑽頭,配合刻度盤,可精準切削膛線。"當第一支新式燧發火銃試射時,鉛彈呼嘯著穿透百步外的三層木板,眾人皆倒吸冷氣。
步兵裝備的改良更顯匠心。陳峰命人將長矛加長三尺,矛頭改用精鋼鍛造,尾部加裝鐵鐓,既可刺敵,又能錘擊。"矛杆要用柘木混以竹片,"他指著新製的長矛,"
至於為什麼步兵用長矛,毫無疑問一寸長一寸強啊,真正的冷兵器戰場時代即便你武功再好,沒等你施展呢長槍就會給你來個透心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弓箭手的複合弓則采用牛角、牛筋與桑木層壓,射程從八十步提升至一百二十步。
最棘手的當屬火炮改良。陳峰查閱係統的古籍,結合前世記憶,設計出帶瞄準具的青銅火炮。"炮身要加厚,采用前膛裝填,"他在沙盤上推演,"再配上實心彈、散彈、開花彈,可應對不同戰局。"當第一門改良後的火炮在靶場轟鳴,彈丸將石堡轟出丈寬缺口時,在場將士齊聲高呼。
騎兵營的馬廄裡,陳峰蹲下身輕撫戰馬的馬蹄:"舊馬掌用鐵釘固定,易脫落。"他舉起新製的馬蹄鐵,邊緣呈波浪形,"這種嵌入式馬掌,能讓戰馬在山地如履平地。"馬刀的改良更費心思,刀身采用百煉鋼折疊鍛打,刀刃開雙血槽,刀柄纏以鯊魚皮,防滑且吸汗。
"郡王,這騎槍是否太長?"騎兵統領望著新製的丈八騎槍。陳峰翻身上馬,槍尖直指天際:"長槍衝鋒時威力巨大,但需配合新的夾槍衝刺之法。"他親自示範,戰馬疾馳中,騎槍如閃電般刺向草人,竟將整具草人挑飛三丈。
為測試裝備實戰效果,陳峰組織了一場特殊演練。兩個旅分為紅藍兩隊,新裝備與舊裝備展開對決。藍隊的新式火銃在兩百步外精準點射,紅隊的舊火銃卻頻頻啞火;藍隊騎兵的改良馬刀削鐵如泥,輕易斬斷紅隊的普通兵器。當藍隊的火炮將紅隊的臨時據點夷為平地時,演武場上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半個月後兩個旅的裝備煥然一新。步兵身披熟鐵鎖子甲,內襯棉甲,行動輕便又防護周全;弩兵的連弩可連發十矢,射程堪比弓箭;火銃兵背著刻有狼頭徽記的燧發槍,腰間火藥壺與彈丸袋整齊排列。騎兵的戰馬披著皮質馬鎧,馬額上的銅製獸首在陽光下猙獰可怖。
陳峰站在將台,望著台下熠熠生輝的將士,心中湧起萬丈豪情。他抽出腰間佩劍,指向天際:"從今日起,你們手中的兵器,便是開平的脊梁!"話音未落,6000將士齊聲呐喊,手中兵器寒光閃爍,如銀河傾瀉。
消息傳到孟國,盟國皇帝盯著密探送來的兵器圖紙,麵色陰沉:"陳峰這是要打造一支虎狼之師。"他握緊案上的玉杯,"傳令下去,密切監視開平動向,不惜一切代價獲取這些兵器的鍛造之法。"此時的孟國皇帝還沉浸在喪子之痛。
而在開平鎮,陳峰已著手擴建兵工廠。他命人繪製詳細的兵器圖譜,培養新的工匠,準備將這場軍械革新,推向整個開平鎮,深夜的工坊,爐火依舊熊熊,新的兵器正在淬火,如同開平的未來,蓄勢待發。
喜歡我在古代當鎮令請大家收藏:()我在古代當鎮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