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散文27)
9、《荀子》
荀子的主要著作:
5)《成相》
原文:
請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墮賢良。人主無賢,如瞽無相何倀倀!
請布基,慎聖人,愚而自專事不治。主忌苟勝,群臣莫諫必逢災。
論臣過,反其施,尊主安國尚賢義。拒諫飾非,愚而上同國必禍。
曷謂罷?國多私,比周還主黨與施。遠賢近讒,忠臣蔽塞主埶移。
曷謂賢?明君臣,上能尊主下愛民。主誠聽之,天下為一海內賓。
主之孽,讒人達,賢能遁逃國乃蹶。愚以重愚,暗以重暗成為桀。
世之災,妒賢能,法飛廉知政任惡來。卑其誌意,大其園囿高其台。
武王怒,師牧野,紂卒易鄉啟乃下。武王善之,封之於宋立其祖。
世之衰,讒人歸,比於見刳箕子累。武王誅之,呂尚招麾殷民懷。
世之禍,惡賢良,子胥見殺百裡徙。穆公任之,強配五伯六卿施。
世之愚,惡大儒,逆斥不通孔子拘。展禽三絀,春申道輟基畢輸。
請牧基,賢者思,堯在萬世如見之。讒人罔極,險陂傾側此之疑。
基必施,辨賢罷,文武之道同伏戲。由之者治,不由者亂何疑為?
——《荀子》
釋義:
成相,是一種古代民間文藝形式。成,演唱,演奏。相,是古代歌曲的一種體裁,樂曲可以演奏,歌詞可以演唱。這裡荀子利用通俗的文藝形式,來宣揚他的政治見解。
這篇題目,有雙關意義,既指所唱形式為成相歌的體裁;又指所唱內容為賢臣明主應如何去完成治理國家的事業。
成,寓有成就的意思;相,寓有輔佐治理的意思。
《成相》共有56節。每節句法都是三、三、七、四、七。有人認為是後世彈詞形式的遠源。
這裡選13節,所說的都是為政治國的準則。荀子認為,君主必須選用“尊主愛民”的賢人,來治理國家。
要警惕“讒人”妒賢嫉能,結黨營私,危害國家。
但是,文章隻強調了君主和“賢人”的作用,也反映了他輕視勞動人民的唯心史觀和階級局限,應予指出。
注釋:
1、請成相:這是成相歌詞的開場套語。意思是:請讓我唱成相歌詞。是一種有節奏的韻文,可能出自民間。
2、殃:災禍。
3、墮:通“隳hui灰音)”,毀棄。
4、瞽:盲人。盲人行動須人扶持,扶持他的人叫做相。倀倀chang昌音):迷茫,無所適從的樣子。
5、布:陳述。基:根本。這裡指治國的根本道理。
6、慎聖人:據《荀子集解》引俞樾的說法,應作“慎聽之”。慎:慎重,仔細。
7、自專:獨斷專行。
8、這句應作“主苟忌勝”。忌:忌恨。苟勝:苟且勝過彆人。這句意思說:君主如果忌恨彆人勝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