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我國封建社會~秦漢時期7_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 > 第95章 我國封建社會~秦漢時期7

第95章 我國封建社會~秦漢時期7(1 / 1)

賈誼的主要著作:

2)《論積貯疏》—1

原文:

筦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積足恃。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賊也。殘賊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將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漢之為漢,幾四十年矣,公私之積,猶可哀痛。失時不雨,民且狼顧,歲惡不入,請賣爵子,既聞耳矣,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

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裡之旱,國胡以相恤?卒然邊境有急,數千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罷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畢通也,遠方之能疑者,並舉而爭起矣。乃駭而圖之,豈將有及乎?

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財有餘,何為而不成!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則勝,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今毆民而歸之農,皆著於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遊食之民,轉而緣南畝,則畜積足而人樂其所矣。可以為富安天下。而直為此廩廩也!竊為陛下惜之,!

——節自《漢書·食貨誌》

釋義:

疏,是古代臣民向皇帝條陳意見的一種文體,也稱“奏疏”,或“奏議”。秦末之際,由於連年戰亂,社會生產力遭到很大破壞。

漢文帝即位後,勵精圖治,提倡節儉。當時生產力尚未恢複,而很多農民又棄農從事工商各業,農業生產因而受到嚴重影響。

賈誼就上了這篇奏疏,說明積貯對治國安民的重要,又指出生產少而消費多的嚴重後果,並從應付自然災害和戰爭等方麵,論述貯備糧食的重要性。

文章的中心意義,在於勸文帝提倡積貯,重視農業。這種見解是正確的,在客觀上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譯文參考):

管仲春秋時齊國名相)說:“糧食充足了,百姓就懂得禮法。”民不富足而可以安寧,從古至今,從來沒有聽說過。

古人曾說:“一個男人不耕種,就會挨餓;一個女人不紡織,就會受寒。”生產是有時間限製的,而消費沒有限度,那麼社會財富必定會缺乏。

古時治理天下,細致而周備,依賴於蓄積充足。現在輕視農業而重視工商業,使民眾缺乏食糧,這是對天下江山)的極大損傷;

過分奢侈的風氣天天增長,這是對天下的極大危害。殘賊輕視農業和奢侈風氣)公然暢行,沒有誰製止一下這種情形;

國家的命運將要覆滅,沒有人來拯救;生產者很少而消費者很多,天下的財富怎麼能不枯竭呢?漢朝自從建立政權以來,近四十年了,公私兩方麵的積蓄,還是少得使人痛心。

如果天不下雨,人們就會有顧慮,年成壞時納不了稅,朝廷出賣爵位,人民出賣兒女,這些情況如果傳到皇帝的耳朵裡,那有不因把天下治理得搖搖欲墜而不使皇帝驚詫的。

世上有荒年和豐年,是自然的常有現象,禹、湯都曾經遭受過。倘若不幸發生了方圓兩、三千裡的大旱災,國家朝廷)拿什麼來救濟呢?

如果忽然邊境出現緊急情況,國家朝廷)拿什麼給,數千百萬士兵和民眾,發放糧餉呢?兵災和旱災交互侵襲,社會上的財富非常缺乏,挺而走險者聚眾而橫行搶劫,疲人弱老幼童隻得餓斃而亡;

政治沒有完全上軌道,遠方有二心想奪天下)的人,一但起來爭奪皇位,皇帝就會在恐慌之中圖謀應付,那還來得及嗎?

因此,積貯這件事,關係著國家的安危存亡。糧食多而財有餘,做什麼會不成功呢!攻伐能成功,防守會堅固,發動戰爭則能取勝,能使敵對者降服,使遠方的人歸附,有什麼達不到的呢!

現今驅促民眾回歸農業本),使天下各食其力,工商業遊食之民,轉而從事農業,則蓄積充足、人樂其所。

本來可以做到使天下富足安定,卻竟然造成這種積貯不足),使人害怕的情況,!我為皇帝陛下可惜遺憾)呀!

喜歡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請大家收藏:()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文娛:從打造爆火女團開始封神 軟飯也要硬吃:我的妻子是女帝 被迫營業:人在東京當中醫 我的夢回大清 種氣全球 全球末世:嬌軟白蓮喪屍王殺瘋了 確診後,帶崽回古代認絕嗣攝政王 範進,求求你快脫下長衫吧! 公路求生:美女彆追了,求放過! 何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