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樂府民歌
2、《木蘭詩》—2)
注釋:
1、木蘭詩:最早著錄於梁、陳間釋智匠所撰《古今樂錄》,題為《木蘭辭》。本篇選自宋朝郭茂倩qian欠音)編的《樂府詩集》“橫吹曲辭”。
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間敘事詩,一般認為是北朝時期的作品。
2、唧唧:歎息聲。
3、木蘭:民間傳說中的女英雄,未必實有其人。當戶織:對著門織布。
4、機杼zhu柱音):機,指織布機。杼,織布機的梭子。
5、惟:隻。
6、何所思:想的是什麼。
7、憶:思念。
8、軍帖:征兵的文書、名冊,亦泛指軍中的文告。
9、可汗kehan克寒音):古代我國西北部少數民族對君主的稱號。大點兵:大規模地征兵。
10、軍書:征兵的名冊。十二:極言其多,非確指,與下文的“十年”、“十二轉”、“十二年”情形相同。
11、爺:指父親,與下文的“阿爺”同。
12、為:為此指代父出征)。市:買。鞍馬:泛指馬和乘馬用具。
13、韉jian煎音):馬鞍下的墊子。
14、轡pei佩音)頭:馬籠頭,亦泛指駕馭牲口用的嚼子和韁繩。
15、旦:早晨。一作“朝”。辭:告彆。
16、濺濺jian煎音):水流激射的聲音。
17、黑山:即殺虎山,蒙古語為阿巴漢喀喇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東南。至:一作“宿”。
18、燕山:即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杭愛山)。鳴:一作“聲”。啾啾jiu鳩音):馬叫聲。
19、戎機:軍機,指戰爭。
20、度:過。
21、朔shuo數音)氣:北方的寒氣。金柝tuo拓音):即刁鬥,銅製,形狀似鍋,有柄和三隻腳,容量相當於鬥,白天作炊具,晚上當作打更用的器具。
22、鐵衣:鐵甲戰袍,即鎧kai凱音)甲,古代軍人的護身服裝。
23、天子:即上文的“可汗”。
24、明堂:天子用來祭祀、接見臣子、選拔人才的廳堂。
25、策勳:記功。十二:非確數,極言其多。轉:次,等,每升一等為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