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其實涉及到遊戲設計的機製了。”
林瑜跟一諾介紹白板上的四個字。
【斷步走a】
“我刷視頻見過這個名詞。”一諾點頭。“但我沒細看。”
“沒細看那得細說了。你應該發現過玩射手的時候如果操作得當,有時候攻擊能異常變快。”
林瑜並不糾結是誰的視頻,存在即合理。
“有嗎?”一諾不確定。“是有一點吧?”
“我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而且,攻速越慢,抬手動作越長,效果越明顯。”
“帶你去訓練營看看。”
“你是一個射手,或者…老夫子和司空震?不重要。”
“把技能摳了,你的普攻有三種方式。”
“站樁a,常規走a與斷步走a。”
“站樁a就不說了,純人機。站樁與常規走a的dps沒區彆,但是沒有躲避傷害的能力。職業沒人這麼用的。”
“常規走a是一般情況下,在移動過程中插入普通攻擊動作後,攻擊完成後才能繼續移動。”
“這種方式可以利用攻擊間隔進行有效移動,但無法縮短攻擊間隔。”
一諾看著打韓信人偶的出傷速度,點點頭。
“然後,看好我的左手。”
林瑜鬆開輪盤。
普攻的一瞬間觸屏,移動一小段距離。
停止,鬆開。
立刻打出下一發普攻,繼續移動。
職業選手對短時間很敏感,一諾一眼就察覺了這種出傷速度不正常。
至少比前兩種要快。
“是,這就是斷步走a。”
犧牲常規走位的普攻間行走距離,換來普攻間隔的縮短。
一諾眼裡亮起光芒。
“其實現在可以找找手感。”林瑜把手機遞給一諾。
他學的也不慢,能打出來。
但成功率一時半會沒辦法保證。
“斷步走a的位移幅度很小。”
“但出傷效率要高。”
“這個技巧和常規走a結合,應該會有最高的操作上限。”
“至於……我為什麼想讓你多練練這個。”
“其實有兩個方向的考慮。”
“連體呆射與發育路戰邊。”
“哦?”
這兩個名詞的戰術信息量很足很足。
“野核雖強,但全局bp後半程稍加限製就拿不出來那麼多。”
“對上戰術儲備不夠的,玩藍領的隊伍,你直接出大射把這個技巧的效率用到最大化。”
“你們直接打野射雙核。”
“愛思你把一諾看死,鐘意他自己配合啊澤打另一邊的節奏,笑影負責打中軸自由發揮,哪裡出問題去補哪裡。”
“至於發育路戰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