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曉娥懷孕已過四個月,腹部日漸隆起。
她心中常思慮這孩子是男是女,是否還是雙胞胎。
林建設笑著擺手道:“彆摸了,這樣才有趣,生下來再看吧,男女雙單都是我們的孩子。”
“你真會吊我胃口,那我自個兒去醫院查去!”
“彆去,是雙胞胎!”林建設無奈地撓撓頭。
“啥?你什麼時候知道的?”
“你睡著的時候我替你把的脈。”
“討厭,那你為啥不告訴我?我若不說去醫院,你是不是一直不講呢?哼!到底男孩女孩?”
“嘿嘿,這個我真不知道,隻是感覺脈象是一強兩弱。”
“又在騙我,算了,等生下來再說吧。
對了,我想喝你燉的魚湯了。”
“好咧,明天下班我就給你做!”
幾天後,葉芪再次帶著禮物上門探望。
他聽叁大媽說起林建設收徒孫安堂的事情。
儘管林建設那天收徒十分低調,但消息還是傳了出去。
畢竟這不是違法的事,林建設並未刻意隱瞞,隻要孫安堂不張揚就好。
而孫安堂家的祖訓便是低調,從不外傳。
叁大媽在閒聊時也提到這件事,說林建設在摔跤比賽中贏得一台吊扇,還因比賽結識亞軍,成為對方的師父,教他摔跤呢。
說話的人無意,聽的人卻在意,葉芪深知林建設的功夫輕易不會傳授,既然教了,必然是正式收徒。
近段時間,林建設每到晚上飯後總會出現在他的診所,表麵上是閒聊、看他行醫,實際上已經開始教他了,就差個名義罷了。
既然孫安堂後來居上已經拜師,葉芪當下決定重提此事。
林建設聽完他的來意,微微一笑:“孫安堂可不是後來居上的二師兄,二師兄的位置一直為你留著,既然你如此渴望有個名分,那現在就磕頭拜師吧。”
葉芪大喜過望:“真的?您已經考校完我了?”
“嗯,這陣子我去你那裡不是閒聊,你確實是我要找的傳人。”
葉芪畢恭畢敬地拜了師。
林建設從內室拿出一隻精致的小木盒,盒中存放著他早年間隨係統習得醫術後親手調配的藥丸。
種類繁多,功效各異,可迅速治愈諸多頑疾。
“治病救人不同於練武烹飪,這是直指人心的活兒。
這盒丹藥乃我研讀醫書與道藏後自行研製而成,每種藥丸的特性、歸經以及製作方法都在那本子裡記載得清清楚楚。
你拿回去好好鑽研,也算是替我懸壺濟世了。”
葉芪接過木盒,打開之後立刻被震撼到了。
每個瓷瓶上都標注了藥名,其中一些連他隻在古籍中見過的名字,據說其配方早已失傳,如今卻赫然出現在眼前。
“師父,我定不會讓您失望!今後若有人靠這些藥丸得以康複,僅收取草藥的成本費用,其他一切開銷概不另收。”
“如何收費是你的自由,凡事皆有利弊,錢財還是需要的,不過不能太過貪婪。
時機成熟後,我會教你古法九針之術。”
……
時光飛逝,眨眼便到了酷暑難耐的七月時節,公曆已至八月下旬。
再過幾日便是小學開學的日子。
四合院裡有四位孩子即將入學。
年紀最大的是住在前院耳房的劉家大女兒劉媛媛,今年七歲。
其次是林建設家的林國和林家兄弟,均已超過六歲半。
最後是中院賈家的棒梗,比林國小十幾日。
孩子們的名字都已經登記完畢,隻待開學那天到來。
這天下午,一年級教師特意逐一走訪各家,確認開學時間及相關事項,順便催繳學費。
林建設正在廚房忙著做飯,婁曉娥帶著孩子在院子裡挑選蔬菜。
“您好,請問您是林國家的母親嗎?”
婁曉娥抬頭一看,是一位端莊美麗的年輕女子,正推著一輛自行車,車把上掛了個布袋。
“嗯,你好,請問您是誰?”
還不等對方回答,林建設已從廚房走出來,笑著說道:“冉老師,終於見到您本人了!”
來人果然是冉秋葉。
今年是她正式參加工作的第一年。
她的父母是從國外歸來的華僑,在高中任教,而她則負責小學教育。
一家三口從海外歸來,投入到祖國建設之中。
聽林建設這麼一說,冉秋葉既驚訝又歡喜:“您是林國家的父親吧?您認識我?”
時光荏苒,轉眼已是七月流火的時節,公曆進入了八月下旬。
距離小學開學的日子不遠了。
四合院裡有四個孩子準備入學。
年紀最大的是住前院耳房的劉家大女兒劉媛媛,今年七歲。
接著是林建設家的林國和林家兄弟,均已超過六歲半。
最後是中院賈家的棒梗,比林國小十多天。
他們的名字都已經上報,隻等著開學那天的到來。
這天下午,一年級的班主任特意逐戶拜訪,統計開學日期及所需準備的物品,順便催繳學費。
林建設在廚房煮飯,婁曉娥領著孩子在院子裡挑揀蔬菜。
“您好,請問您是林國家的母親嗎?”
喜歡四合院:我給賈東旭的機床裝腦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給賈東旭的機床裝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