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秦淮茹言及林禎相助,承攬萬盒火柴之手工活,傻柱喜笑顏開,“秦淮茹,我實難啟齒,你婆婆納鞋底,已將鞋底磨得光亮,怎能不傷手?嘿!林禎此舉,真乃大善。”
劉玉華卻道:“就怕好心不得好報。”
秦淮茹笑答:“無妨,我母親想必已著手,我且為她熬薑湯驅寒。”
傻柱隨手取大塊薑,“拿去便是,無須歸還,我家尚有。”
言罷,小當含淚而來。
“媽,奶奶訓我。”
“何事哭泣?可是你又淘氣,惹人惱了?”
小當搖頭,哽咽道:“奶奶上床欲眠,我問她為何不等飯畢,她便凶我,言頭痛,令我出去。”
劉玉華撇嘴道:“定是裝病無疑,被我言中,八成又在背後詆毀林禎!”
秦淮茹尷尬笑道:“我且回去瞧瞧。”
言畢,攜小當離去。
傻柱歎道:“劉玉華,你日後言語能否委婉些?莫要讓人家秦淮茹難堪!”
劉玉華不屑:“我便是這般直率,總比你這張臭嘴強!不滿便憋著!”
傻柱無言以對。
秦淮茹歸屋,見賈張氏蒙頭而睡。
“媽,您還用飯否?”
賈張氏默然不應。
秦淮茹便不再呼喚,將薑置於桌上,呼道:“棒梗,收拾碗筷用飯,飯後再寫。”
待秦淮茹端飯上桌,賈張氏默不作聲,披衣即食。
今晚,餐桌上的佳肴是玉米麵煎餅、稀麵糊湯,外加兩碟小菜:一盤醃蘿卜葉和一盤醬黃豆。
按理說,婆媳倆均失伴侶,攜三幼子度日,更應齊心協力,讓家境轉好。
家中應儘量避免怨言與爭執,保持和諧。
儘管生活清貧,但隻要家人間情感融洽,心靈得到慰藉,遠比物質富足更為重要。
然而,賈家情況頗為特殊。
秦淮茹手頭寬裕卻吝於花費,而賈張氏則貪嘴懶惰。
婆媳二人心存芥蒂,無論如何努力,家中難覓幸福蹤跡。
此番起於賈張氏欲改善夥食,卻反遭苦差。
三百個火柴盒尚難應付,何況區區一百?她根本無法完成。
賈張氏決定與秦淮茹冷戰,迫使秦淮茹想法子處理這些火柴盒。
她寧可終年粗茶淡飯,也不願動手勞作。
秦淮茹立場堅定,決定拖延,看誰更勝一籌。
既然這萬盒火柴已至,你必須設法完成。
三餘元之資,足以讓年節過得寬裕些。
賈家晚餐自始至終,無人言語。
賈張氏飯後一抹嘴,便又躺回炕上。
秦淮茹則收拾碗筷,切薑片,熬了一大碗薑湯。
默默無語,置於桌上,攜小當與槐花進裡屋就寢。
賈張氏氣得咬牙切齒,穿衣起身,見薑湯無糖,便對棒梗道:“去,到你傻叔家借些紅糖來,這一大碗薑湯若無糖,誰能下咽?”
棒梗撇嘴道:“我才不去他家!”
“那便去後院你小姨夫許大茂家,聾老太太家,或是大爺爺家,總之,給我弄些紅糖回來。”
棒梗無奈,垂首欲出。
“棒梗!作業寫完了嗎?快寫作業,寫完睡覺,明日還要上學!”
裡屋傳來秦淮茹的嗬斥聲。
“知道了,媽,我這就繼續寫。”
棒梗向賈張氏搖頭,回屋繼續學業。
賈張氏氣得頭疼欲裂,忙摸出兜裡的小藥瓶,吞下一粒止痛藥。
這才未當場氣死。
最終,她強忍辛辣,硬是將一大碗薑湯一飲而儘。
次日清晨,賈張氏病倒。
此番確係真病,非假裝。
賈張氏麵色潮紅,氣息灼熱,燒得神誌不清,隻覺渾身疼痛。
秦淮茹驚恐萬分,誤以為昨晚與婆婆的爭執讓婆婆氣出了病。
一旦此事傳揚出去,她孝順的好名聲將毀於一旦。
“棒梗,先給婆婆端杯水來,我這就去找你林叔!”
秦淮茹匆匆披上外衣,直奔林禎住處,因為隻有他能看病。
她打算先讓林禎瞧瞧情況,再考慮是否去外麵的診所找葉大夫。
林禎剛起床,正準備洗漱。
見秦淮茹如此焦急地趕來,不禁皺眉提醒:“秦淮茹,你這是怎麼了?鞋都沒穿好,外麵下雪了,小心摔倒。”
“快,林禎,我婆婆病得很重,你快去看看。”
林禎打趣道:“彆是她裝的吧,不想粘火柴盒了?”
“不是,真的病了,呼出的氣都熱得燙手。”
“行,我這就去瞧瞧。”
林禎進屋一瞧賈張氏的模樣,便斷定是內熱過盛所致。
“昨晚賈大媽吃了什麼?”
秦淮茹答道:“沒什麼特彆的,就是棒子麵鍋餅、鹹菜和麵湯,對了!睡前還喝了一大碗薑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