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建業宮海皇印認主赤壁灘四聖初聚首
第一節印融潮汐·孫權開靈眸觀萬靈
建安二十五年孟夏廿三,建業宮天璣殿內,七十二盞青銅獸首燈依次點亮,龍腦香混著鮫人油的幽藍氣息彌漫殿中,如雲霧繚繞的仙宮。孫權赤裸上身,端坐在由七十二顆靈核鑲嵌而成的八卦台上,每顆靈核皆刻有吳國先賢名號:孫堅的“破虜”核泛著赤金光芒,周瑜的“赤壁”核流轉著青焰,陸遜的“夷陵”核凝結著紫電——這些沉睡百年的靈核,此刻皆因海皇印的共鳴而蘇醒,如星辰歸位般散發溫潤微光。
衛溫持“青虹劍”立於台側,劍身映出孫權胸前的海皇印殘片,那碎片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生長,金色紋路如活物般爬上孫權的鎖骨,宛如上古神紋。珊瑚嫣身著十二旒祭司長袍,每旒綴著南海鮫人淚凝成的珍珠,步搖輕晃間,珠串相撞發出“叮咚”清響,與殿外長江的濤聲形成奇妙共鳴,恰似天地合鳴。
“主公有感,則天地有感。”珊瑚嫣抬手輕揮,殿外江水突然化作三丈高的水幕,映出東海方向的靈核牧場。豬八戒正躺在金翅上打盹,九齒釘耙插在船頭,耙齒上串著的鮮蝦還在活蹦亂跳,惹得一群海鷗盤旋啼叫。孫權見狀不禁莞爾,卻忽覺掌心潮汐靈核劇烈震動,如握活魚般難以自持。
“時辰已至,主公請凝神。”珊瑚嫣指尖蘸取鮫人血,在孫權眉心點下朱砂痣,“此血可通天地靈脈,助主公與海皇印融為一體。”
孫權深吸一口氣,將潮汐靈核按在胸口。刹那間,海皇印殘片化作金色巨蟒,纏繞住他的心臟,劇痛如電流竄遍全身。他悶哼一聲,眼前驟然一亮,隻見萬千靈核如銀河倒卷,湧入意識——建業城的繡娘在靈核燈下飛針走線,核中映著待嫁女兒的喜服;赤壁灘的老卒在殘碑前祭酒,核中藏著“還我河山”的血書;夷洲島的孩童在珊瑚叢中追逐,核中閃爍著彩色的貝殼光影。
“這是……”孫權喃喃自語,指尖撫過額間三叉戟印記,忽然看見衛溫腰間的玉佩靈核——那是衛溫母親臨終前塞給他的羊脂玉核,核中竟封存著兩段記憶:一段是少年衛溫在私塾背誦《出師表》,一段是他在戰場替孫權擋箭時的決絕。畫麵交疊處,“克複中原”四字如火焰燃燒,與“效忠吳侯”的執念激烈碰撞。
“子升,你的靈核……”孫權欲言又止,卻見衛溫已跪倒在地,冷汗浸透重鎧。
“末將不敢隱瞞主公。”衛溫叩首道,“此核乃母親臨終所贈,她說……她說衛家世代為漢臣,望末將……”
“起來吧。”孫權抬手打斷,三叉戟印記光芒漸斂,“靈核映心,無需隱瞞。孤但望你能明白,漢臣也好,吳臣也罷,皆當以百姓為念。”他望向水幕中的豬八戒,揚聲喝道:“天蓬元帥,那幡繩殘段可曾帶來新線索?”
八戒的聲音裹挾著海風傳來,帶著幾分慵懶:“孫老板總算想起俺了!小妮子,把那破繩子亮出來——讓俺老豬給大夥兒放場大戲!”
珊瑚嫣打開金絲楠木錦盒,取出“和之幡繩”殘段。那繩子雖斷,卻仍有磅礴氣息撲麵而來,繩結處的金藍血痂竟化作雙魚圖騰,在空氣中遊動。八戒將釘耙往台上一戳,喝聲“開”,耙齒竟分裂成十二麵棱鏡,將幡繩殘段的影像投射到水幕上,畫麵如巨幕電影般清晰。
不周山崩裂的巨響仿佛穿透時空,四聖各持幡繩的場景震撼呈現:孫悟空抓著金色幡繩咧嘴大笑,筋鬥雲被扯成流線型;唐僧袈裟翻飛,赤色幡繩纏上他的錫杖,杖頭明珠爆發出強光;沙僧禪杖勾住青色幡繩,項下骷髏頭齊齊悲鳴;白龍馬化作巨龍,黑色幡繩如鎖鏈般繞住龍身,鱗片紛紛剝落。遠處,幼年孫權在孫堅懷中接住盤古幡殘片,碎片映出他未來的麵容,眼神中既有帝王的威嚴,也有凡人的憂慮。
“原來四聖各持一根幡繩,而老孫的金色幡繩,竟與猴哥的金箍棒同源!”豬八戒拍腿大笑,震得錦盒中的珍珠亂顫。
珊瑚嫣卻皺眉道:“靈山近年頻繁采掘靈核,莫非他們手中的幡繩……是當年沙僧失落的青色幡繩?”
話音未落,水幕突然劇烈波動,三道流光破空而來。曹操的倚天劍如青龍出海,劍身上“孟德”二字閃著冷電;劉備的雙股劍似雙鳳朝陽,劍刃上還沾著未乾的桃花瓣;諸葛亮的羽扇殘片如孤鶴歸林,扇麵上“出師表”墨跡猶新。三件信物在孫權麵前盤旋,如老友重逢般輕鳴。
孫權按住突突直跳的太陽穴,三叉戟印記發出強光,竟“看”到了信物深處的靈核波動:倚天劍中,曹操煮酒論英雄的豪邁與橫槊賦詩的蒼涼交織;雙股劍裡,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懇與白帝托孤的無奈共存;羽扇殘片內,諸葛亮六出祁山的執著與五丈原隕落的遺憾縈繞。他望向珊瑚嫣,後者點頭道:“此乃天命所歸,主公,該去赤壁灘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二節四聖聚首·赤壁灘寶光衝鬥牛
赤壁古戰場,殘陽如血,將“赤壁”二字摩崖石刻染成暗紅,仿佛當年周瑜火攻時的餘燼未熄。孫悟空單腳立於斷壁之上,火眼金睛映著江麵波光,猴毛被江風吹得根根倒豎,卻掩不住眼中的期待。他抬手摘下水簾洞特產的仙桃,咬了一口,桃汁順著嘴角滴落,在石麵上燙出滋滋青煙——那是用靈核催熟的仙桃,蘊含著天地靈氣。
“呆子怎麼還不來?”悟空將桃核拋向江心,核中竟爆出一團火光,將水麵映得通紅,“再不來,俺把他的海鮮艦隊全煉成魚罐頭!”
話音未落,江中突然湧起巨浪,浪頭裡探出個肥頭大耳的身影,頭頂還頂著一隻活蹦亂跳的大龍蝦:“猴哥!彆急啊,俺老豬帶了東海大閘蟹,管夠!”豬八戒踩著一艘由八隻巨型梭子蟹拉動的快船破浪而來,船帆上“天蓬海鮮,鮮到掉眉毛”的字樣被夕陽照得透亮,三百艘海鮮快船緊隨其後,每艘船頭都立著手持魚叉的蝦兵蟹將,威風凜凜。
“你這呆子,就知道吃!”悟空縱身躍下,金箍棒化作繡花針收入耳中,卻趁八戒不注意,偷拿了一隻大閘蟹,“說!師傅和沙師弟呢?”
“喏,那不是?”八戒努嘴指向遠處。但見江心浮著一朵金色蓮花,唐僧端坐在蓮花中央,錦襴袈裟無風自動,宛如活佛降世;沙僧挑著擔子跟在其後,擔子上的琉璃盞每晃一下,便灑出幾滴甘露,在江麵開出蓮花;白龍馬化作英俊青年,手持韁繩,目光如炬。
“阿彌陀佛,八戒還是這般貪嘴。”唐僧合十道,“悟淨,取出赤色幡繩吧。”
沙僧點頭,解開擔子上的佛經,赤色幡繩如靈蛇般竄出,繩頭係著的流沙河水精滴落在地,竟化作一條紅色鯉魚,搖頭擺尾地遊向江心。悟空同時拋出金色幡繩,繩上纏著的五指山碎石落地,竟長出幾株桃樹,桃花紛飛,如紅雲蔽日;白龍馬解開腰間玉帶,黑色幡繩如烏龍出海,繩紋與龍鱗完美契合,隱約可見“西海敖閏”的古老印記。
四幡繩剛一現世,江麵突然沸騰,倚天劍、雙股劍、羽扇殘片如歸巢乳燕,分彆飛向四聖。倚天劍在悟空手中化作金色劍穗,纏繞幡繩,劍穗上的“孟德”二字與幡繩的“金”屬性共鳴,發出龍吟般的清響;雙股劍融入唐僧的禪杖,赤色幡繩頓時泛起桃花香,花瓣落在江麵,竟化作小舟,載著陣亡將士的靈核漂向遠方;羽扇殘片落在沙僧肩頭,青色幡繩竟長出竹葉紋路,每片葉子上都浮現出“出師表”的字跡,隨風搖曳;白龍馬將黑色幡繩係在腰間,繩結處浮現出赤壁之戰的戰船虛影,火攻時的呐喊聲隱隱可聞。
“好個靈核信物!”悟空揮棒擊石,火星濺處,四塊信物碎片在空中拚接,雖未複原盤古幡,卻化作半透明的城堡雛形,懸浮在江麵之上。魏區如鋼鐵長城,靈核藍光中可見許褚赤膊屯田的身影;蜀區似竹林書院,靈核綠光裡映出諸葛亮教童子讀書的場景;吳區像珊瑚龍宮,靈核紫光中浮現出衛溫船隊遠航的剪影。
孫權乘船趕到時,正見城堡雛形下方顯化出八陣圖紋路,每道紋路都與諸葛亮《諸葛航海圖》嚴絲合縫。他站在船頭,三叉戟印記與吳區靈核共鳴,竟看見無數細線將三區靈核相連,節點處皆有四聖幡繩的虛影,如神經網絡般精密。
曹操的聲音從倚天劍中傳來,帶著幾分試探:“孫仲謀,可敢與孤共掌此城?魏區靈核,皆能征慣戰之輩。”
劉備的雙股劍輕鳴如琴:“孟德兄,此城當以民生為本。蜀區靈核,儘是耕讀傳家之願。”
孫權按住劍柄,感受著吳區靈核傳來的“漁樵耕讀”之願,三叉戟印記泛起溫和光芒:“二位,當年赤壁之火能焚曹軍八十三萬,今日靈核之光當可照暖三國百姓。何不以‘和’為貴?”
悟空抓耳撓腮:“彆嘮了!俺老孫先試試這城堡能飛多高——起!”他縱身躍起,金箍棒抵住城堡底部,喝聲“長”,竟將其緩緩托起。江麵掀起巨浪,衛溫艦隊急忙退避,卻見城堡下方的八陣圖紋路與魚腹浦石陣遙相呼應,石陣中竟升起萬千道劍氣,如護城神兵。
第三節寶光拚圖·映都城雛形初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