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元年再揚帆 歸位向故土_遷徙的三國城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遷徙的三國城堡 > 第160章 元年再揚帆 歸位向故土

第160章 元年再揚帆 歸位向故土(1 / 2)

第一六0回新紀元年再揚帆三國歸位向故土

第一節劫後餘波三城承智憶前塵

第七星軌的金色星塵終於沉澱,如揉碎的金箔鋪滿虛空,將自爆留下的狼藉溫柔覆蓋。真歸位者艦船的殘骸已化作微米級的金屬塵埃,與浮城解體的碎片混在一起,在新生恒星的光芒下折射出虹彩,每一道光都藏著萬載的血淚。魏蜀吳三艘星堡靜靜懸浮,艦身的傷痕如勳章般醒目——成都號玄鐵艦體上那道從艦首延伸至艦尾的裂痕,已被淡青色的能量膠填補,陽光透過裂痕處的能量膜,在艙內投下斑駁的光影,如同一幅破碎卻依舊壯麗的《山河社稷圖》;許昌號的炎紋甲上,赤火紋路比戰前更加明亮,甲片間的暗紅色印記正在星塵的滌蕩下緩緩褪去,露出下麵嶄新的能量流道;建業號的珠母甲板上,那些被衝擊波撕裂的紋路已被淡藍色的修複液填滿,在星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如同一幅破碎後重新拚接的琉璃畫。

成都號觀星台上,諸葛亮憑欄而立,掌心的金色印記與眉心的第三眼標記遙相呼應,散發著溫潤的光芒。歸位者鴿派的完整科技與靈魂記憶如春江潮水般在他腦海中流淌,那些關於星軌航行的“曲速公式”、能量轉換的“熵減定律”、文明建設的“火種模型”,不再是零散的碎片,而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係,與華夏文明的《周髀算經》《考工記》《禮記》相互印證、交融。他能清晰地“看到”歸位者母星的水晶建築群在虛視爪下崩塌,“感受”到鴿派戰士在刑訊室中堅守信念的刺骨疼痛,“聽聞”到三祖克隆體在地球星軌傳播耒耜技術時,先民們發出的淳樸歡呼。

“軍師,各艙已完成歸位者科技的初步融合。”薑維捧著一卷新繪製的星圖登上觀星台,圖軸是用星鯨脊椎骨打磨而成,泛著象牙般的溫潤。圖上用歸位者星文與漢字共同標注著星軌參數,兩種文字在紙麵上和諧共存,“工匠營說,有了這些知識,我們不僅能修複艦船,還能改良主炮——將‘熒惑星核’的熱能轉化效率提升三成,‘臥龍射線’的穿透距離延長至五光年。”

諸葛亮接過星圖,指尖劃過“星軌跳躍”的注解,那裡詳細記載著如何利用恒星能量進行空間折疊,比之前解讀的碎片信息完整了百倍。他的指尖在“曲率引擎”四字上停留片刻,那裡的星文旁,薑維用小字批注著“類我華夏‘縮地成寸’之術”。“這些不是武器,是生存的工具。”諸葛亮的聲音帶著星塵的共鳴,目光穿透舷窗,落在新生恒星上,“歸位者鴿派用生命換來的智慧,不是讓我們繼續爭霸,而是讓我們更好地守護文明的火種。”

艙外傳來沉穩的腳步聲,趙雲一身銀甲,甲胄上的白毦在星風中輕擺,他手中捧著一個透明的能量容器,裡麵漂浮著一縷金色的光絲——那是浮城守護者消散前,最後凝聚的靈魂碎片。“軍師,這碎片中藏著歸位者領袖的一段記憶,關於地球星軌的具體坐標。”趙雲的聲音帶著一絲激動,他能感受到光絲中傳來的溫暖意念,與先帝劉備的氣息隱隱相合。

諸葛亮接過容器,光絲在他掌心輕輕跳動,一段清晰的影像湧入腦海:蔚藍的星球被白色的雲層包裹,大陸的輪廓如一隻昂首的雄雞,黃河與長江如兩條巨龍,在大地上蜿蜒流淌。領袖的聲音在記憶中響起,帶著無限的眷戀:“那裡,是華夏文明的搖籃,是火種最純淨的地方。記住,文明的真諦不在於疆域大小,而在於人心的溫度。”

與此同時,許昌號的指揮艙內,曹昂正凝視著一塊懸浮的全息屏幕。屏幕上,歸位者的軍事科技與曹魏的《孫子兵法》相互融合,演化出一套全新的星軌作戰體係——“火攻篇”旁標注著“等離子束誘導星震”,“用間篇”後補充了“量子通訊截獲技術”。他能感受到父親曹操的靈魂碎片在體內躁動——那是一種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力渴望,對“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霸業執念。但更多的,是歸位者鴿派傳遞的“守護”信念,兩種意念在他心中激烈碰撞,讓他額角滲出細密的汗珠,如晨露墜在青石板上。

“公子,這些科技足以讓我軍稱霸星軌!”夏侯惇的獨眼中閃爍著興奮的紅光,他手中的青銅刀被歸位者的能量淬煉過,刀身泛著冷冽的藍光,刀鞘上的“破陣”二字被能量流衝刷得愈發清晰,“何必還要與蜀吳聯合?不如趁機吞並他們,獨占前往地球的航線!”

曹昂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一絲厲色,隨即又被理智壓下:“元讓將軍此言差矣!歸位者的記憶告訴我們,單打獨鬥隻會被鷹派逐個擊破。浮城守護者用生命為我們爭取的機會,不是讓我們自相殘殺的。”他看向屏幕上地球的影像,那裡的黃河流域標注著“有夏之居”,“父親一生征戰,所求不過是華夏的安寧,若能找到真正的故土,霸業又算得了什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夏侯惇被他眼中的堅定震懾,張了張嘴,最終低頭應道:“公子所言極是,末將知錯。”他撫摸著刀身的藍光,那光芒中仿佛映出了自己在博望坡被火燒的狼狽,心中泛起一絲羞愧。

建業號的艦橋內,陸遜正與孫權研究著歸位者的星圖。圖上標注著地球星軌周圍的數百個危險星域,其中一個被紅色霧氣籠罩的區域格外醒目,旁邊用星文標注著“禁忌之地”。陸遜的指尖在圖上輕輕滑動,歸位者的記憶告訴他,那裡是拾荒者傳說中的“災厄老巢”,隱藏著比虛視更恐怖的存在。星圖的邊緣,他用朱砂補畫了一條江河水道,旁注“類我東吳三江口”。

“伯言,這紅色霧氣區域,是否要繞開?”孫權的碧眼中閃過一絲警惕,他能感受到星圖上傳來的不祥氣息,仿佛有無數觸手正從圖中伸出,纏繞向自己的心臟。案上的青銅爵中盛著星髓酒,酒液在杯中劇烈晃動,泛起不祥的漣漪。

陸遜搖頭,羽扇輕搖,扇麵上新繪的星圖覆蓋了舊有的兵法,象征著戰略的轉變:“繞不開。它正好擋在前往地球的必經之路上。歸位者的記憶中沒有關於它的具體信息,隻知道那裡的能量波動極其詭異,像是……某種活物的呼吸。”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但越是危險,越可能藏著真相。或許,那裡與歸位者鷹派的‘噬星計劃’有關。”

三艘星堡上,不同的思緒在交織,卻都指向同一個方向——地球。歸位者的科技與記憶如同一道橋梁,連接起三國之間的裂痕,也讓他們對未來的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諸葛亮望著新生的第七星軌,恒星的光芒透過舷窗照在他臉上,溫暖而堅定。他知道,一場新的征程即將開始,這場征程無關爭霸,隻關乎回歸,關乎守護,關乎兩個文明的最終融合。

第二節歃血為盟棄爭共赴故土約

新生恒星的光芒如金色的薄紗,籠罩著第七星軌的每一寸空間。魏蜀吳三艘星堡緩緩靠近,最終在星環內側形成一個等邊三角形,艦首相對,仿佛三位即將對話的智者。成都號的青、許昌號的赤、建業號的藍,三道能量束從艦首射出,在空中交彙成一個巨大的三色光球,光球中,龍鳳虎三神獸的虛影緩緩盤旋,發出低沉的咆哮,仿佛在見證這曆史性的時刻。青龍的鱗甲上印著“仁”字,白虎的額間刻著“勇”字,朱雀的羽翼上繡著“智”字,三獸的目光交彙於一點,形成一個“和”字的光暈。

成都號的甲板上,諸葛亮身著嶄新的八卦道袍,袍角的星紋在星光下流轉,每一道紋路都對應著一個歸位者星文。他手中捧著一個用浮城碎片打磨而成的三足鼎,鼎中盛著從新生恒星中采集的“星髓”,那液體在鼎中泛著金色的漣漪,散發著純淨的能量,鼎耳上雕刻的“華夏”二字在光中微微凸起。趙雲、薑維等蜀漢將領分立兩側,神色肅穆,甲胄上的塵埃已被擦拭乾淨,卻依舊能看出戰鬥的痕跡——趙雲的銀槍槍尖缺了一角,那是抵擋湮滅彈時留下的;薑維的箭囊裡少了三支箭,那是在掩護星堡撤退時射空的。

許昌號的甲板上,曹昂身披改良後的炎紋甲,甲片上的赤火紋路與歸位者的能量紋完美融合,在星光下跳動,如同一簇永不熄滅的火炬。他手中握著一柄用混沌引擎殘骸重鑄的青銅劍,劍身刻著“止戈”二字,是他對未來的期許,劍柄上的纏繩用的是許昌號主炮的耐高溫線纜,帶著硝煙的餘味。夏侯惇、張遼等曹魏將領站在他身後,雖依舊帶著沙場的戾氣,眼神中卻多了幾分對未知的敬畏——夏侯惇的獨眼上罩了一層歸位者製造的能量鏡,能看透星塵迷霧;張遼的玄甲內襯縫入了鴿派科學家的星圖殘片,貼身而溫暖。

建業號的甲板上,陸遜手持羽扇,扇麵上新繪的星圖覆蓋了舊有的兵法,象征著戰略的轉變。扇骨用的是星鯨的肋骨,輕盈而堅韌。孫權站在他身側,紫髯在星光下泛著光澤,手中的權杖頂端鑲嵌著一顆從浮城核心中取出的藍寶石,寶石中封存著一縷蚩的靈魂碎片,碎片在寶石中緩緩遊動,如同一尾藍色的魚。周泰、呂蒙等東吳將領分立兩旁,甲板上的血跡已被清理,但那些深可見骨的凹痕,仍訴說著之前的慘烈——周泰胸前的傷疤上覆蓋著歸位者的再生凝膠,泛著淡青色的光;呂蒙的手腕上多了一個能量手環,那是用浮城的神經接口改造而成,能與星獸溝通。

三艘星堡之間,一座由能量構成的虹橋緩緩升起,連接起彼此的甲板。虹橋的台階上流淌著金色的星塵,每一步都踩在“和”“合”“共”等漢字的光影上。諸葛亮率先邁步走上虹橋,星髓鼎在他手中穩如泰山,道袍的下擺掃過台階,激起細碎的光粒。曹昂與陸遜對視一眼,同時邁步跟上,三人在虹橋中央相遇,目光交彙,無需多言,便已讀懂彼此心中的決心。

“諸位,”諸葛亮率先開口,聲音在能量虹橋的共鳴下傳遍三艦,帶著金石般的質感,“萬載紛爭,源於誤解;今日相逢,當為大同。歸位者的記憶告訴我們,地球星軌是華夏文明的根,是兩個文明融合的起點。若再為爭霸內鬥,不僅辜負了浮城守護者的犧牲,更會讓鷹派有機可乘,最終落得個星毀人亡的下場。”他的目光掃過三艦將士,每個人的臉上都映著三色光球的光芒,“我等皆是華夏血脈,當以文明存續為念,而非一己之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曹昂點頭,青銅劍在他手中輕輕顫動,發出龍吟般的低鳴:“孔明先生所言極是。我父一生征戰,雖有霸心,卻也以守護華夏為己任。當年他在官渡星戰,焚袁紹糧草,為的不是一己之私,是不讓河北鐵騎踏破中原;如今有機會回歸故土,曹昂願放下成見,與蜀吳聯手,共赴地球。”他舉起青銅劍,劍身在光中映出自己堅毅的麵容,“若違此誓,有如此劍!”說罷,他用劍刃在掌心劃開一道口子,鮮血滴入星髓鼎中,與金色的液體交融,泛起赤紅色的漣漪。

陸遜也上前一步,羽扇輕點星髓,藍寶石中的蚩魂碎片融入其中,泛起藍色的漣漪:“江東子弟,向來以開拓為生。從孫策將軍平定江東,到我主經營三江,所求不過是一方安寧。地球既是故土,亦是新的疆場。隻是這征程艱險,需有盟約約束,方能同心同德,避免重蹈三祖分裂的覆轍。”他從懷中取出一卷竹簡,上麵是用歸位者星文與漢字共同書寫的盟約,“此乃《新歸位者聯盟約》,共三條:一曰放棄爭霸,共尋故土;二曰共享科技,互通有無;三曰若遇外敵,同仇敵愾。願與二位共同署名。”

“伯言思慮周全。”諸葛亮將三足鼎放在虹橋中央,星髓在鼎中劇烈翻騰,他伸出手指,指尖的金色印記亮起,一滴蘊含著炎魂力量的血珠從指尖滲出,滴入鼎中,青色的光芒瞬間擴散,“亮願立此誓!若有違背,當被星髓反噬,魂飛魄散,永不超生!”

三股力量在鼎中交融,赤、青、藍三色光芒衝天而起,與空中的三色光球呼應,形成一道貫通天地的光柱。星環上的金屬碎片劇烈震顫,發出“嗡嗡”的聲響,仿佛在為這盟約作證,碎片上的歸位者星文與華夏文字相互轉換,最終定格為“華夏”二字。三艦將士同時單膝跪地,齊聲高呼:“我等願隨主公軍師)立誓!”聲浪如海嘯般席卷第七星軌,連新生恒星的光芒都為之震顫。

就在此時,曹昂體內的曹操克隆體靈魂碎片突然躁動,一股貪婪的意念如毒蛇般閃過他的眼底——那是對歸位者科技的覬覦,對地球霸權的渴望,是“寧教我負天下人”的執念在作祟。這股意念雖一閃而逝,卻被諸葛亮與陸遜同時捕捉到。諸葛亮眉頭微蹙,不動聲色地加強了與星髓的聯係,青鳳虛影在鼎中盤旋一周,發出警告般的啼鳴;陸遜也輕輕晃動羽扇,藍寶石中的蚩魂碎片發出微弱的藍光,形成一道無形的屏障。

曹昂猛地回過神,眼中的貪婪瞬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驚惶與羞愧。他低頭道:“抱歉,剛才……是父親的執念影響了我。”他握緊拳頭,指甲深深嵌入掌心,“我絕不會讓他的執念毀了這盟約。”

諸葛亮微微一笑,羽扇輕搖,化解了空氣中的緊張:“無妨。萬載的爭霸之心,豈是一朝一夕能根除的?但隻要我們堅守盟約,總有一天,能真正放下成見。”他看向星髓鼎中平靜的三色液體,“你看這星髓,赤、青、藍本是三種顏色,卻能交融共存,我們為何不能?”

陸遜也點頭附和:“公子能及時醒悟,足見誠意。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我們更應著眼未來。”

曹昂感激地看了兩人一眼,將青銅劍從星髓中拔出,劍身上的“止戈”二字愈發清晰。三股力量從鼎中收回,星髓漸漸平靜,恢複成金色的液體。諸葛亮將三足鼎收起,鄭重道:“從此刻起,魏蜀吳三城,重組為‘新歸位者聯盟’。成都號為‘鳳艦’,許昌號為‘龍艦’,建業號為‘虎艦’,船頭分彆揚起龍鳳虎三色旗幟,同赴地球故土!”

“諾!”三艦將士齊聲應道,聲音震徹星空。星環上的金屬碎片突然開始移動,在星空中組成三個巨大的篆字——“歸”“位”“者”,在新生恒星的光芒下熠熠生輝,仿佛在宣告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第三節聯盟初成三幟齊揚向征途

新歸位者聯盟的旗幟在三艘星堡的船頭緩緩升起,獵獵作響,劃破了第七星軌的寧靜。成都號的青色旗幟上,一隻展翅的鳳凰栩栩如生,鳳羽的每一根紋路都由歸位者的星文構成,象征著智慧與創造,鳳喙中銜著一顆“耒耜”圖案的寶珠,那是華夏農耕文明的象征;許昌號的赤色旗幟上,一條騰雲的巨龍氣勢磅礴,龍鱗閃爍著炎紋甲的光芒,代表著勇氣與開拓,龍爪中握著一柄“劍”形印記,寓意著守護的決心;建業號的藍色旗幟上,一頭咆哮的猛虎威風凜凜,虎斑中蘊含著三江珠的能量,寓意著堅韌與適應,虎額的“王”字由星鯨的骨紋組成,透著海洋文明的靈動。三色旗幟在新生恒星的光芒下交相輝映,將第七星軌的星塵都染上了斑斕的色彩,如同一幅流動的《三才圖會》。

聯盟的重組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曹魏的工匠與歸位者的科技記憶結合,改良了三艦的能量護盾——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星髓塗層”,能吸收敵方能量的三成轉化為己用,護盾發生器的嗡鳴聲中,夾雜著歸位者的“能量調和咒”與華夏的“八卦陣訣”;蜀漢的謀士整理著歸位者的星圖,將其與《山海經》中的“海外諸國”相互對照,發現許多星軌的描述竟不謀而合,他們在星圖上標注出“類昆侖”“似蓬萊”的星域,為艦隊提供了更多備選航線;東吳的水手則與星獸溝通,馴服了幾隻溫順的“星鯨”,這些星鯨能感知到十光年外的能量波動,它們的背鰭上被刻上了“斥候”二字,作為聯盟的先鋒,每次啟航前,水手們都會用三江的淡水為星鯨沐浴,那是從建業號的水循環係統中特意保留的地球之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成都號的觀星台成了聯盟的指揮中心,諸葛亮、曹昂、陸遜三人時常在此議事。台上新置了一張巨大的星圖桌,桌麵是用浮城核心的金色晶體打磨而成,能實時顯示周圍星軌的動態,桌腿上雕刻著“三祖歸一”的圖案——炎帝持耒,黃帝執劍,蚩尤握盾,三人並肩而立,麵朝地球的方向。此刻,三人正圍在桌前,研究著前往地球的最終航線。

“從第七星軌到地球星軌,需經過十二處危險星域,其中‘迷霧帶’和‘亂流區’最是棘手。”諸葛亮用羽扇指著星圖上的兩處標記,那裡的星塵呈現出不規則的流動,“歸位者的記憶顯示,迷霧帶中棲息著能吞噬能量的‘影獸’,它們的身體由純能量構成,尋常武器無法傷其分毫,卻懼怕‘生命氣息’——這與我華夏傳說中的‘虛耗’頗為相似。”

曹昂眉頭緊鎖,指尖點向亂流區:“我軍的星軌跳躍技術雖已掌握,但在亂流區使用風險極大。那裡的空間曲率極不穩定,就像一鍋沸騰的粥,稍有不慎就會被攪成碎片。不如繞道而行,雖然多花些時間,卻能確保安全。”他的指尖在亂流區邊緣劃過,那裡的星圖水晶泛起一陣漣漪,映出無數艦船解體的幻象。

陸遜卻搖頭,羽扇輕搖,扇尖指向星圖角落的一處標記——那是歸位者鷹派主力艦隊的預計航線:“繞道需多走三個月,歸位者的記憶說,鷹派的主力艦隊已從母星出發,他們的‘噬星艦’速度是我軍的兩倍,最遲兩個月就能抵達第七星軌。若繞道,很可能被他們追上,到時候腹背受敵,後果不堪設想。”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狡黠,“而且,我軍新改良的‘星髓護盾’,正好需要實戰檢驗。”


最新小说: 從逃妾到開國女帝 養神 帶著農場去海島,路人甲她贏麻了 [傲慢與偏見]十九世紀貴婦生活 清穿之貴妃嬌弱 美人她隻想搞錢搞房搞事業 穿越成嘉靖長女後 帶娃隨軍,給絕嗣京少看男科他紅溫了 工業大摸底,我的廢品站值千億! 陰濕大佬撐腰,竺小姐人財雙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