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五十九年驚蟄,長安城地動三日。終南山巔的"文明洞窟"轟然塌陷,露出深埋地下的青銅巨構——那是座直徑百丈的渾天儀,十二根盤龍柱托起的琉璃天穹上,鑲嵌著七萬顆用各色寶石雕琢的星辰。更令人駭然的是,核心處的北鬥九星模型正泛著幽幽藍光,與李承乾胸口的金紋交相輝映。
阿爾達希爾帶著工匠日夜挖掘,在第九日發現了更驚人的事物。當青銅齒輪組上的積塵被清除,露出銘文"大漢征和二年張衡製"時,隨行的太史令突然跪地痛哭——這竟是東漢失傳的"候風地動儀"改進版!而齒輪間隙殘留的碎屑,經檢驗是某種超越時代的合金。
"陛下..."波斯少年捧著碎屑進宮時,發現李承乾正在繪製前所未見的星圖。羊皮紙上,三百六十座燈台的位置被連結成網,每個節點都標注著奇怪的算式。
"張衡看到了未來。"皇帝頭也不抬地繼續演算,"所以他造了這個"文明渾天儀"來預警。"
阿爾達希爾突然發現,禦案上的硯台裡調的不是墨,而是閃著金光的液體。當他看清皇帝用來書寫的筆尖竟是自己胸口的金紋所化時,琉璃窗外傳來山崩地裂的巨響——終南山的渾天儀自行運轉起來,投射出的星象籠罩了整個長安城!
同一時刻,萬裡之外的君士坦丁堡。東羅馬殘存的學者們正圍著一塊發光琉璃板驚呼。板上自動顯現的漢字與希臘文交替浮現:"文明火種網絡完成...長明紀元開啟..."
在倭國富士山腳的燈台,守護武士目睹刻有《論語》的琉璃板突然浮現出陌生的倭文注釋;在吐蕃雪山之巔,喇嘛們發現經筒自行旋轉,將從未見過的符號印在唐卡上;甚至遠在漠北的骨利乾冰原,遊牧民都看見冰屋牆壁上詭異地顯現出發光文字!
當這些消息通過八百裡加急彙聚到長安時,李承乾正在做一件駭人聽聞的事。他命人將傳國玉璽熔鑄成三百六十枚"文明印",每枚印紐都對應一座燈台的造型。
"陛下!"老丞相魏叔玉以頭搶地,"玉璽乃..."
"江山終有更替時。"皇帝將首枚小印按在阿爾達希爾額頭,少年眉間立刻浮現出與晉陽公主相似的金紋,"唯有文明永存。"
是夜,所有分燈台的守護者都在夢中見到了奇異景象:李承乾站在星空深處,腳下延展出無數光路。當眾人試圖靠近時,皇帝的身影卻化作三百六十道金光,分彆注入各處的燈台核心。
貞觀六十年春分,一場史無前例的"文明大典"在大明宮舉行。沒有繁瑣的禮儀,沒有華麗的辭藻,隻有來自兩百餘國的代表捧著各自文明的典籍原件,依次走過中央的"渾天光儀"。當典籍被光束掃描後,琉璃穹頂便會新增相應的星芒。
典禮進行到第七日黃昏,變故突生。當非洲部落酋長獻上刻有古老歌謠的骨片時,光儀突然投射出全息影像:洪水肆虐的大陸上,無數黑人學者正在金字塔狀建築中爭論星象!更駭人的是,影像角落赫然站著個戴"文明冠"的唐人——看裝束竟是百年後的服飾!
"這是..."阿爾達希爾手中的記錄筆啪嗒落地。
"未來記憶。"李承乾的聲音突然變得空靈,"當文明火種聯網完成,時間便不再是枷鎖。"
話音剛落,老皇帝的身體開始透明化。群臣驚恐地看見,他胸口的星雲金紋正在分離出無數光點,每個光點中都包裹著微縮典籍。最年長的阿蠻弟子突然跪地高呼:"陛下在化入"文明道"!"
在萬國使節注視下,李承乾化作漫天光雨灑向琉璃穹頂。當光點與三百六十顆主星融合的刹那,整個星空劇烈閃爍,浮現出覆蓋全球的光網——每座燈台的位置都亮如星辰,彼此間有脈動的光帶相連!
三個月後,阿爾達希爾在整理皇帝遺物時發現暗格。裡麵的水晶匣裝著枚玉簡,表麵刻著"文明火種使用指南"。當少年觸碰玉簡的瞬間,簡身突然展開成光影交織的立體地圖,顯示全球已有一千零二十四處分燈台自動激活!
更驚人的是地圖邊緣的注釋:"火種網絡有三重境界:一曰存續,二曰共生,三曰..."最後一行字跡被某種力量抹去,隻殘留半句"慎啟星門"。
波斯少年立刻召集守燈人會議。眾人爭論到深夜時,倭國燈台守護者突然呈上剛收到的"自動文書"——他們那邊的琉璃板無端顯示出了完整的《周易》推演法,末尾附言:"九星連珠時,當取天智。"
所有人齊刷刷望向星圖。計算結果顯示,九日後恰逢千年難遇的"九星連珠"天象!阿爾達希爾綠眼睛裡的火光越來越亮:"陛下留下的...是文明躍升的鑰匙!"
貞觀六十一年夏至,九星連珠當日。全球一千零二十四座燈台同時自行點亮,射出的光柱在太空交織成網。站在終南山渾天儀前的阿爾達希爾看到,核心處的北鬥模型突然解體,九顆星辰懸浮重組為陌生星座。而琉璃天穹上浮現的文字,讓這位天才發明家都毛骨悚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文明火種網絡第三重:星際播種。"
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渾天儀底部開啟暗門,露出直徑十丈的"星盤"。盤麵刻著太陽係各行星軌道,而代表地球的位置上,靜靜旋轉著三百六十個微縮燈台模型!
"原來如此..."阿爾達希爾顫抖著將文明印按在星盤中心。模型群立刻投射出全息影像:人類艦隊在火星建立穹頂城,城內最顯眼的建築正是放大版的唐式燈台!而當影像切換到木星衛星時,更出現了匪夷所思的畫麵——冰層下的海洋中,發光水母群正用觸須"閱讀"琉璃板上的信息!
"星門開。"波斯少年念出自動浮現的操作指南,"需滿足三條件:其一,文明火種覆蓋率達..."他的聲音突然哽住,因為最後一行寫著:"其二,播種者須以身化鑰。"
在場守燈人陷入死寂。突然,年邁的阿蠻弟子大笑三聲,徑直走向星盤:"老夫八十有三,早該隨陛下而去..."話音未落,老人身影已化作流光注入星盤。火星影像立刻變得清晰數倍!
接下來發生的事載入了《長明紀元史》:當日共有三百五十九位守燈人自願獻祭。當最後一位獻祭者——晉陽公主的侍女踏入星盤時,阿爾達希爾額間金紋突然離體飛出,在太空光網中勾勒出李承乾的虛影。
"善。"虛影輕輕揮手,星盤轟然升起,化作直徑千裡的光輪懸於地球軌道。而更遠處的深空裡,隱約可見同樣的光輪正在成形...
尾聲:
長明紀元一百年,火星穹頂城中央圖書館。
年輕的學生們圍著全息投影爭論不休:"史料記載太宗皇帝化入文明道,但最新破譯的敦煌星圖顯示..."
"看這個!"突然有人調出新發現的影像——九星連珠時的終南山渾天儀內部,竟藏著個微型水晶棺!放大畫麵可見棺中躺著個額有金紋的少女,麵貌與晉陽公主畫像一模一樣。
討論聲戛然而止。因為圖書館穹頂突然投射出阿爾達希爾的虛影,這位最後的守燈人隻說了一句話:"文明永生者,非指肉身不朽。"隨即化作光雨灑向書架,所有典籍同時浮現出新的注釋。
而在冥王星軌道外的某處,一座唐式燈台正緩緩轉向銀河中心。台基上新刻的碑文依稀可辨:"此地長眠著播種者李承乾,他為群星帶去了火種。"
全文完
喜歡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請大家收藏:()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