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萬國糧倉_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7章 萬國糧倉(1 / 2)

貞觀四十二年春,遼東都督府的加急奏報隨著驛馬衝入長安城。信使的背囊裡裝著三穗通體赤紅的小麥,在晨光中泛著奇異的光澤。

"陛下!遼東耐寒麥成了!"司農卿杜元紀捧著麥穗的手不住顫抖,"在零下二十度的雪地裡抽的穗!"

李承乾拾起一穗撚了撚,麥粒竟比拂菻麥還要飽滿。他忽然轉身走向殿側的《大唐疆域圖》,手指從遼東一路劃向漠北:"傳旨,即刻在室韋、靺鞨各部推廣此麥。告訴那些部落首領,種出千斤麥,換一把精鋼犁。"

殿中群臣尚未從驚喜中回過神,嶺南道的奏報又到——占城稻與拂菻麥輪作的第一季收成,竟達到了驚人的畝產八石!

"蒼天佑唐啊!"老臣馬周激動得老淚縱橫,"從此我大唐再無饑饉之憂..."

"不。"李承乾突然打斷,目光灼灼如炬,"朕要的不隻是大唐無饑饉。"他猛地展開那幅新繪的《萬國輿圖》,"傳令各道:凡新育良種,優先供給安西、吐蕃、可薩三地。"

邏些城外的試驗田裡,阿蠻正盯著幾株病懨懨的麥苗發愁。從呼羅珊帶回的"貞觀穗"在高原上水土不服,抽穗不足三寸。

"大人!"吐蕃農奴紮西慌慌張張跑來,"噶爾家的人搶了南坡的麥種!"

阿蠻不慌不忙地撣了撣衣袖:"搶了多少?"

"整整...整整十車..."紮西突然瞪大眼睛,"大人您怎麼還笑?"

年輕的文明使者望向遠處的雪山:"因為那批麥種,是特意準備的"貞觀穗"與高原野麥的雜交種。"他拍了拍腰間的記事竹簡,"按陛下的《農術要略》記載,這種雜交第一代必然減產..."

話音未落,南邊突然傳來嘈雜聲。隻見一隊吐蕃騎兵押著幾個鼻青臉腫的貴族疾馳而來,為首的正是噶爾東讚的孫子貢布——不過他現在的裝束卻是唐軍製式的明光鎧。

"大人料事如神!"貢布滾鞍下馬,行了個標準的唐禮,"這幫蠢貨搶了麥種連夜播種,結果顆粒無收,反倒怪我們以次充好!"

阿蠻扶起跪地求饒的貴族,從懷中掏出個小布袋:"這是遼東剛育成的耐寒麥種,要不要再搶一次試試?"

貴族們麵麵相覷。其中年紀最大的突然撲向布袋,卻在觸碰到麥粒的瞬間如遭雷擊——那些麥粒上,赫然烙著小小的"唐"字印記。

"知道為什麼叫你們來嗎?"阿蠻指向試驗田邊的石碑,上麵用漢藏雙語刻著《貞觀農律》,"陛下有令:凡盜搶糧種者,罰為農奴三年;但主動認錯者..."他故意拖長聲調,"可優先獲得新種。"

貴族們灰敗的臉色漸漸泛起血色。當阿蠻展示出遼東麥在模擬高原環境的苗圃裡長勢喜人時,最頑固的那個竟主動解下祖傳的鬆石項鏈:"我...我想換十斤麥種..."

嶺南道的稻田裡,晉陽公主正赤腳踩在泥水中,指導農戶插秧。她改良的"雙季輪作法"讓占城稻與拂菻麥無縫銜接,田埂上堆滿的糧袋就是最好證明。

"公主,這季收成後,小民想..."老農搓著手欲言又止。

"想改種甘蔗?"晉陽公主擦著額頭的汗珠笑道,"皇兄早有旨意,凡糧產超額完成者,餘田可自選作物。"她突然壓低聲音,"告訴你個秘密,將作監正在研製新式榨糖機..."

遠處官道上煙塵驟起。一隊插著紫色令旗的驛馬疾馳而過,馬上騎士背著的不是公文,而是個不斷滴水的麻袋。

"是交趾來的急報!"田埂上的小吏驚呼,"莫非是..."

晉陽公主已經提起裙擺奔向官道。她知道那個麻袋裡裝著什麼——三個月前,她派去林邑的醫官團,肩負著一項特殊使命:尋找傳說中的"四季稻"。

驛馬在公主麵前人立而起。騎士解開麻袋的瞬間,圍觀百姓發出整齊的抽氣聲——裡麵是十幾株青翠的稻苗,根係還裹著濕潤的淤泥!

"林邑王進獻的"長生稻"!"騎士氣喘籲籲地稟報,"一年四季皆可播種,隻是..."他麵露難色,"畝產隻有兩石。"

公主卻如獲至寶,小心翼翼捧起一株稻苗:"兩石足矣。皇兄說過,重要的不是產量,而是..."她突然頓住,盯著稻葉背麵幾個細小的斑點,"等等,這稻子有病!"

隨行太醫立刻圍上來。診斷結果令人心驚:這種稻苗攜帶的瘟病,足以讓整片稻田絕收!


最新小说: 睡眠剝奪者 王者:簽到100天,上場即無敵 重生1998,開局攻略閨蜜校花 天哪,我居然是女票的男閨蜜 花開春來晚 我開辦軍校後,特種部隊慌了! 行走諸天,搜刮萬界 霍總,夫人的馬甲又掉了 萌新穿越彆搞我,還好提前七萬年 玄幻:開局竟然零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