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酒旗_水滸:係統激活,刺徽宗劫李師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章 酒旗(2 / 2)

直到一個月前,確認林衝已在梁山落腳,趙言才派過街老鼠張三和青草蛇李四,帶領眾人護送林衝的家人前往梁山。

時光流轉,半月之前,林家應已闔家團圓。

李師師聽罷趙言敘述後,沉思片刻,最終輕搖螓首,“即便梁山上有了大郎的兄長,妾身總覺得此行未必順遂。”

...........................................

...........................................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令趙言意外的是,李師師竟勸他暫緩入梁山。

她所言正與自己心中所想不謀而合。

依計劃,此次隻打算先行探路,拜訪林衝,暫無直接入駐之意。

此番考量源於,目前他在江湖毫無聲望可言。

儘管刺殺趙佶之舉會讓其惡名遠揚,但那僅限於臭名昭著,非名望也。

當今天下雖盜匪橫行,卻無人敢公然。

無論是南方的方臘,還是淮西的王慶以及河北的田虎,皆潛心積蓄力量。

相較之下,趙言囊空如洗,孤身一人。

雖心儀梁山,但即便占據水泊,缺乏名望與威信,又有誰能真心追隨?回想起水滸舊事,王倫盤踞梁山多年,手下也不過朱貴、宋萬和杜遷幾人而已。

王倫雖心胸狹隘,更因他在綠林間毫無威信。

凡稍有能力者,不是輕視於他,便是覬覦梁山水泊的基業。

晁蓋等人上山後,雖壯大了隊伍,梁山依舊平凡。

直至宋江走投無路,加入梁山,這片水域才漸顯興旺,各地豪傑紛紛歸附。

究其原因,皆因宋江在綠林中廣結善緣,無論到何處,“公明哥哥”

的呼聲不絕於耳。

這皆源於他多年來慷慨施財,贏得的威名。

縱使綠林中人常談義氣,細數《水滸》全篇,又有幾人堪稱英雄?

趙言欲成就大事,必先在江湖樹立威名,此需依靠錢財與實力。

論及錢財,他僅有李師師曆年賣藝積蓄的一萬餘貫,這已是她辛苦攢下的私房錢,趙言身為男子漢,自不會動用此款。

至於實力,他雖有係統賦予的武技,卻未有戰功,唯有真刀地較量,方能讓綠林人知曉他的本事。

趙言已有計劃:若有機會,他打算劫取生辰綱,以籌措資金;目前離生辰綱押運尚有半年,他決定趁這段時間遊曆江湖,一展威名,同時尋找魯智深的下落。

護送林衝至滄州後,魯智深雖回東京,但他此舉也被高俅知曉。

魯智深為免牽連大相國寺,獨自離開東京,臨行告知趙言將在青州附近安頓。

然而自此半年未聞其消息。

趙言雖知魯智深日後會落草二龍山,但那是生辰綱事件後的事。

眼下,他正考慮前往尋找魯智深,既能重逢舊友,也能將其納入己方。

…………

……

趙言向李師師吐露心聲,詢問她為何認為自己當前不宜加入梁山。

李師師笑道:“我並無大哥那般長遠考量,僅覺貿然投靠恐遭輕視。

即便有故交在,仍可能引發爭端,即便取勝也可能損害大哥聲譽。”

趙言深以為然,稱自己確實未曾考慮周全。

古人行事重視名正言順,即便宋朝立國已久,仍有諸多議論提及趙匡胤舊事。

宋朝重文抑武,也是為了避免五代亂世重演。

另一麵,

又怎能不擔憂武將效仿趙匡胤,

試圖奪取趙家天下。

若趙言此時投奔梁山,

即便王倫願意接納,

趙言對王倫出手,便是背棄恩情。

即使王倫拒絕接納,

趙言對王倫下手,

也可能被視作恃強淩弱。

原本水滸的世界裡,

晁蓋等人正是顧慮這一點,

才在言語之間,

林衝怒殺王倫。

晁蓋等人能夠這樣做,

因為他們此前與林衝素不相識,

一切過錯都能歸咎於林衝。

但趙言卻無法如此行事,

因為他與林衝早有交情,

自然不能把責任推給自家兄弟。

即便真的推脫,

世人也會將所有罪責歸於趙言。

倘若日後趙言奪得江山,

那麼他即便如明太祖般清算功臣,

也不算什麼大事,

畢竟那時大局已定。

然而如今,

趙言尚處開創基業階段,

若因此背負忘恩負義之名,

誰還會追隨他?

這必將影響他的事業。

避免這種情況的方法,

其實很簡單,

即讓王倫率先對趙言發難,

而趙言以正當理由反擊,

一舉掌控梁山,

便無人能置喙。

趙言與李師師商議未來計劃後,

見她已顯疲憊,

二人便一同上床休息。

這是李師師首次遠行,

她早已筋疲力儘,

剛躺下就沉沉睡去。

而趙言,

感受到身旁溫軟的身軀,

聞著淡淡的香氣,

內心難以平靜,

始終無法入睡。

...

江西信州,龍虎山上清宮,

也有一名道士,

同樣輾轉難眠。

他便是深受大宋朝廷信賴,

民間傳說可乘鶴升空的張天師。

此刻,

這位據說法力高深的張天師,

上清宮前,他眉頭深鎖,仰望夜空,疑惑道:“紫微帝星為何驟然暗淡,竟顯易主之兆?”

又自言自語:“雖說宋廷將在十三年後遭遇大劫,卻仍應享百餘年氣運,何以帝星現此異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與此同時,千裡外薊州二仙山上的羅真人亦察覺到了這奇異的星象。

作為廣受敬重的“活神仙”

,他輕歎道:“帝星有變,恐怕這萬裡江山即將易主,無須等到十三年後的劫難。”

片刻後,羅真人轉頭對身邊的說道:“一清,你塵世中的機緣有了變化,如今便下山去吧。”

“是!”

一清稽首作答。

這位名為一清的道人,俗名公孫勝,早年曾涉足江湖,人稱“入雲龍”

...................................................

本書基於《水滸傳》世界觀創作,雖不會重現書中諸多神奇場景,但保留了其中幾位活神仙的存在,以此增添故事的真實感與神秘色彩。

......................................................

次日清晨,李師師醒來,見趙言雙目布滿血絲,正連連打哈欠,便關切問道:“大郎,昨夜可休息不好?”

趙言愁眉苦臉地道:“師師,今後出門投宿,咱們還是分房而眠吧。”

李師師愣了愣,隨即明白了趙言的意思,不禁莞爾一笑,又略帶嬌羞地說:“大郎若真需要,師師也是……情願的。”

趙言堅定地說:“不成,我答應過要光明正大地娶你,成親之前,絕不會逾矩。”

李師師聽後滿心感動,卻又忽然想到什麼,紅著臉靠近趙言耳邊,輕聲說:“我曾聽說,還有彆的法子可以緩解呢……”

趙言看著她誘人的唇,心裡有些動搖,但仍嘴硬道:“這怎麼可以?我剛才還說絕不冒犯於你。”

李師師白了他一眼,嬌嗔道:“那就當我冒犯你好了!”

趙言假裝歎息一聲,隨後快速躺回床上。

李師師猶豫片刻,鼓起勇氣也跟著躺了過去。

兩人嬉鬨一番,直到日頭高掛,才走出房間。

簡單用了些飯食後,趙言去買了輛馬車,將馬套好,請李師師坐進去,繼續趕路。

一路上,趙言察覺到盤查愈發嚴密。

出了小鎮,便有差役攔路檢查;行至大道,也不時遭遇巡邏的哨兵。

幸虧他們已易容改扮,並以錢財疏通關係,加上官府的畫像模糊不清,趙言甚至懷疑,即便他們不偽裝,僅憑這兩幅畫像,那些巡查者也未必能認出他們。

難怪後來的文天祥會寫詩嘲笑這種手段——

“畫影圖形徒捕風,書生薄命困其中。

胡兒一似冬烘眼,錯認顏標作魯公。”

這首詩正是諷刺元廷憑借畫像抓捕文天祥卻屢屢弄錯人的尷尬境況。

趙言與李師師一路平靜無事,行至第三日午時,順著官道翻過一座山嶺,忽見下方坡地上坐落著十餘間茅屋,門前還掛著酒旗。

"夫君,前麵有家酒館,不妨進去稍作休憩。”

李師師憐惜地看著趙言被寒風凍得泛青的臉頰。

喜歡水滸:係統激活,刺徽宗劫李師師請大家收藏:()水滸:係統激活,刺徽宗劫李師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陽明路 抗戰:從遠征軍開始在東南亞崛起 隊長你寶貝老婆又靠畫畫破案了 飲馬醉山河 破妄守界 從逃妾到開國女帝 養神 帶著農場去海島,路人甲她贏麻了 [傲慢與偏見]十九世紀貴婦生活 清穿之貴妃嬌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