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讓我對這個世界的人有了個好的第一印象。”
季鯉感慨,接著把話題一轉。
“有類似閱讀獎勵為能去想去地方的作品嗎?”
“我打算回這裡的老家看看,看看變成了什麼樣子。”
季鯉口中的老家,說的是在寧安市轄區內的霍桐鎮,在原本的世界裡離寧安市差不多一百公裡的距離。
季鯉看過尤思源展示的白夜城附近地圖,上麵並沒有標注出霍桐,也就是說霍桐一定在無光區內,所以走過去是不可能了。
何況因為世界的不同,霍桐的位置有沒有變化都不好說。
隻能季鯉隻能依靠完成閱讀作品前往。
雖然這裡和以前的世界很像,但並不是一模一樣,隻能說大體一致,比如九島聯盟的東邊就是海洋,西邊就是大陸。
但很多細節與地貌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嗯......”尤思源麵露沉思狀,過了一會兒看向季鯉,“我知道一個相關作品的名字,但你要能確定你要去的地方一定是你的老家。”
“它的獎勵為回到故鄉,所以如果你要去的地方不是你的老家的話,就容易出事。”
“是,你放心。”季鯉知道尤思源的擔心,他害怕季鯉口中的老家隻是托詞,真實目的是去彆的地方,但季鯉是真的打算回老家一趟。
“跟我來吧,剛好教你如何發信。”
尤思源見季鯉的語氣非常肯定,也不再說什麼,轉頭下樓前往神龕。
季鯉跟上,二人很快來到了神龕麵前。
“你確定要主動閱讀了?”
“我再次出於朋友的身份提醒你,閱讀總是會出意外的。”
“哪怕再有把握的讀者,也容易死於一次粗心大意或者一個看似無用的小細節。”
“每次閱讀都是一次生死考驗。”
尤思源嚴肅地告誡道。
“嗯,確定。”季鯉解釋,“我有不得不回去的理由。”
看著燈火下季鯉堅毅的臉龐,尤思源開始了教學:
“好,那麼接下來你看著燈龕,想送信或者默念送信二字,就和當時查看靈光剩餘數量時一樣。”
“接下來你就可以寫信了,信件的內容除了作品名和自己的簽名燈龕會幫你擬好,但你要在信封裡放上所要求數量的靈光。”
季鯉按照尤思源所說,很快燈龕的前麵出現了一份泛著微光的信件,他拿過同樣由燈光凝成的鋼筆,開始了書寫。
尤思源在一旁補充:
“作品的名字叫做《歸鄉》,散文類型,綜合難度在b到c之間。”
“以歸鄉為主題的散文集,子作品非常之多,難度差彆也很大,但內容大多和回到家鄉有關。”
“和正常的散文不同,它的子作品的名字也都是《歸鄉》,你會隨機閱讀其中的一個子作品,閱讀完成後就可以回到你想回去的故鄉了,不必再閱讀其他。”
尤思源說完,季鯉提筆同時寫完。
他從燈龕中取出了五個靈光放入信封後密封起來,然後投入燈龕中。
是的,季鯉昨天找張雨辰借了點靈光。
原本季鯉開口隻打算借五個的,但張雨辰不僅沒問理由,還默默多轉了十個靈光給季鯉。
“做兄弟,在心中。”
這是張雨辰當時說的話。
信件投進去後,季鯉依靠與燈龕的感應,幾乎立刻就收到了回信,他拆開了隻有自己才能看見的信封。
尤思源雖然看不到信封,但看到季鯉的動作也明白了,他驚訝於作品回信的速度。
先不論那些古老的作品幾乎對讀者們愛搭不理的,就是正常的作品,也不怎麼喜歡同意讀者的閱讀要求,哪怕同意,一般也是等上幾天再回信,但眼前作品回複的速度有些快了。
甚至給了尤思源一種熱情的感覺。
這並不是什麼好事,隻能說明季鯉在作品們的眼中,亮度很高。
“這麼迫不及待想他死?”
尤思源有些擔憂起了這個燈龕的安危,但季鯉身上的穩重感還是讓他最後選擇放下心來,他看向季鯉。
季鯉正閱讀著作品的回信,上麵是有關子故事的簡單介紹:
作品:《歸鄉》,類彆:散文,傳播度:廣為流傳,類型:單人。
作品簡介:民國初年,在外留洋的你突然收到了父母從國內寄來的家書,信中沒有過多內容,隻是催促你立刻歸國回鄉,前往祖宅操辦剛去世祖父的白事。
你捏著泛黃的信紙仔細打量,發現有太多的不合理之處:
信紙浸著濃重的土腥氣,落款處年號已經過時,“速歸”二字被朱砂額外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