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之後。
逢化後退數步,避開了劍鋒。
“錦衣衛無緣無故抓走我的侄兒,我想知道,他究竟犯了何罪?”
逢化語氣嚴肅。
“他所犯何罪,並非由我說了算,也不是你說了算。”
“進了地牢的人,大多都難逃罪責。”
史阿搖頭歎息。
逢化反駁:“我的侄兒也是冀州的一名官員。”
“你們不能直接把他關進地牢。”
“審判官員的事,不該由你們錦衣衛來插手!”
聽見這話,史阿淡然一笑。
“我們的任務,就是為我家主公效力。”
“上至錦衣衛總指揮,下到普通錦衣衛,隻要有人對主公不利,無論是平民還是官吏,都得處理。”
史阿冷眼盯著逢化。
“逢主簿若有什麼不滿,儘可以向主公申訴。但這地牢,你是真的進不去。”
史阿把話說得斬釘截鐵。
今天逢化無論如何也無法踏入地牢一步。
“好!好!好!”
逢化氣得身體發抖。
萬萬沒想到史阿如此不講情麵。
“劉備攻占鄴城時,我們扶持他成為冀州牧,他竟用這種方式回報我們?”
“任由錦衣衛肆意妄為?”
逢化越說越生氣。
嘩的一聲。
史阿一劍劈落逢化的官帽。
官帽碎裂,發簪斷開,頭發散亂。
蓬頭垢麵的逢化不由自主地往後退。
“你……”
逢化手指著史阿。
史阿說道:“彆忘了,你現在戴的這頂官帽,也是主公賜予的。”
“自己小心行事!”
說完,史阿讓人將逢化等人趕出了長街。
逢化怒氣衝衝地返回府邸,召集逢家所有族人商議大事。
大殿內,人聲嘈雜。
“簡直荒唐,史阿不過是個走狗罷了。”
“仗著主子的權勢,竟敢如此囂張?”
“太過分了,這種態度肯定是劉備授意的。”
冀州局勢悄然變化,各方勢力暗流湧動。
“劉備難道真以為憑借個人威望就能掌控整個冀州?”
“該讓他明白我們的態度了。”
逢氏家族內部議論四起,矛頭直指劉備及他的支持者。
“家主,我有一計。”有人主動請纓,提出聯合行動。
“我們可以聯絡辛家和其他幾家本地豪強,一起到州牧府前抗議,明確反對新政策。”
“尤其要阻止官學與屯田計劃在魏郡實施。”
一番商討後,逢化點頭應允。
夜幕降臨,逢府內燈火輝煌,眾多冀州世家齊聚一堂,氣氛緊張而凝重。
“真的要去州牧府門前示威?”辛家代表辛循麵露疑色,“誰能保證結果?”
“何必懼他?”另一人起身說道,“若真追究,大家齊心,誰奈我何?現在他剛上任,最需要人才,怎敢輕易開罪我們?”
眾人紛紛響應,決心聯手施壓,迫使劉備放棄新政。
“既如此,明日各家派員同行,看劉備如何反應。”
次日清晨,劉備剛用完早膳,便有守衛急報:
“主公,州牧府外聚集了大批官員,他們強烈要求您停止推動官學建設與屯田事務。”
守衛的話讓劉備略顯不悅。
“莫要理會,隨他們去喧嘩。”
劉備揮手示意無須在意。
此時,劉備府邸正鄰近州牧府。
當他走出府邸時,州牧府外的人群紛紛投來目光。
但劉備毫不在意,徑直離去。
這一舉動惹怒了眾人。
“他僅僅瞥了一眼,便轉身離開?”
“顯然對我們不屑一顧。”
“劉備有何底氣如此行事?”
議論聲四起。
然而,劉備充耳不聞。
他已經到了城外漳河邊的一處垂釣地。
開始專注釣魚。
微風拂麵,悠然自得。
片刻後,負責鄴城安危的陳到找到劉備。
“主公。”
陳到恭敬有禮。
“城內情況如何?”
劉備詢問。
陳到據實稟報:“州牧府外的人群,已散去一半,還剩一半。”
一半散了?
另一半留著?
劉備思索其中深意。
陳到建議:“主公,是否將他們拘押?”
這些人對劉備有所不滿,同時輕視州牧府威望。
陳到認為全抓起來最簡單。
“暫且不用,讓他們繼續鬨騰一陣子。”
劉備沉思片刻說道。
“你回城盯緊他們,與史阿配合。”
劉備囑咐道。
“屬下遵命!”
陳到領命而去。
陳到走後不久,沮授急匆匆趕來。
“主公,逢家、辛家為首的家族子弟。”
“正在遞交辭官申請。”
說話之間,沮授將一批辭官奏折呈至劉備麵前。
劉備掃了一眼,便道:“全數準奏。”
此言一出,沮授頓時愣住。
“主公,若是一概準奏,魏郡政務恐怕會停擺。”
“我們人手本就不足。”
沮授勸諫劉備。
若準了這些辭官請求,魏郡乃至冀州會有大批職位空缺,無人接任,政務必然無法正常運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夠了。”劉備鄭重點頭。
“主公,人從何處來?”
沮授追問道。
劉備笑道:“今夜即至。”
見劉備如此篤定,沮授稍感安心。
“主公,辭官者雖僅四十八人,但若一應準奏,必將惹怒更多官員。”
“後續辭官書會源源不斷。”
“保守估計,魏郡及鄰近郡縣空缺的職位,至少五百。”
沮授伸出五指。
“無須擔憂,人手充足。”劉備語氣堅定。
“今日你專司此事,誰遞辭呈,立即批複。”
囑咐完畢後,劉備繼續釣魚。
沮授隻得返回城內。
果然如沮授所料,他與毛玠二人著手處理魏郡官吏的辭官請求。
起初四十八封,至午後增至兩百九十六封。
直至傍晚,兩人已蓋下四百六十六枚冀州牧印鑒。
魏郡、趙國、安平、甘陵等地的官職空缺達四百六十六個。
“將近五百個位置空出來了。”
“這些人要從哪裡補上?”
沮授和毛玠對視一眼。
“這恐怕不容易。”
沮授長歎。
“早知道今天應該多勸主公幾句。”
毛玠也有些後怕。
與此同時。
鄴城逢家府邸聚集了眾多冀州本土家主。
“現在劉備批準了所有人辭職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