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曾親眼目睹趙雲與呂布交戰。
呂趙二人師出同門,關係匪淺。
這對收服呂布大有裨益。
若慮呂布反叛,不過耗費一枚效命丹而已。此丹可瞬間提升百倍忠誠。
無須贅述,強者之路無需解釋。
“憲和,你怎麼看?”
劉備轉向簡雍問道。
簡雍果斷點頭:“一切聽從主公安排。”
見簡雍表明態度後,劉備展顏而笑。
“正如家祖所言……”
劉備話未說完,卻發現劉勝已不見蹤影。
“憲和?”
“主公請安心。”
二人繼續商議片刻,劉備這才返回軍營。
此時,張濟與張繡叔侄已在中軍大帳等候。
“張濟張繡)拜見明公。”
二人拱手行禮。
張濟再進一步說道:
“若明公不嫌棄,我願帶領部下歸順。”
“我亦願追隨。”張繡附和。
他們選擇投奔劉備,一是因董卓欺壓甚重,欲霸占鄒氏;二是長安錦衣衛主動聯係,欲助其聯絡。
史阿到來,劉備大軍逼近長安,更堅定了他們的決心。
劉備急忙扶起二人:“有你們相助,如錦上添花。”
當下設宴款待張濟、張繡。
華雄、胡軫舉杯祝賀。
“從此我們便是同袍。”
……
長安城內,一座豪華府邸。
原是董卓相國府,如今董卓已死,呂布占據,更名為奮武將軍溫侯府。
府中大殿,廣袤無垠。
呂布端坐正中,威嚴四溢。
憑借招降西涼軍,他已握有數萬兵力,可謂名利雙收,一時意氣風發。
兩側分立眾將:張遼、高順、曹性、郝萌、成廉、宋憲、魏續、侯成,乃八健將。
新近歸附的李肅也在其中,眾人皆麵露喜色。
“文遠!”呂布目光投向張遼,“那些西涼降卒處置得如何?”
語氣透著幾分急切。呂布深知,欲穩長安,必先穩固軍力。
“溫侯寬心!”張遼抱拳回稟,“西涼將士崇尚武力,雖強於並州兒郎,但溫侯威名足以震懾。”
依靠呂布的聲望,張遼尚能駕馭這些降卒。
聽罷此言,呂布稍感安心。
“此次成功鏟除逆賊,諸位皆有功。”
呂布環視殿內,眾人儘是他信任之人。
“本侯已向聖上奏報,請封諸位功績!”
這些將領是他逐鹿天下的根本,理應共享榮華。
“多謝主公!”眾將歡欣鼓舞。
高順忽然發聲:“溫侯,張濟、張繡叔侄投靠劉備,恐生變故。”
呂布冷哼:“隻怪那董賊貪圖鄒氏美色,張繡又與趙雲師出同門。他們投劉備,實屬無奈。”
否則,呂布會拿出師傅李彥,與張繡認作師兄弟。
或許有機會說服張繡。
想到這,呂布甚至想要找到董卓的屍身,將其鞭笞。
“李傕、郭汜、樊稠等人仍在逃,需多加防備。”
高順再次提醒。
呂布毫不在意地說:“董卓已死,牛輔也已亡。”
“西涼軍群龍無首,不足為懼。”
“王允自會妥善處置。”
董卓死後,呂布對西涼軍已無懼意。
滿是輕蔑!
“可惜那支飛熊軍,為董卓陪葬了!”
呂布咬牙說道。
當日,呂布提著董卓頭顱,來到長樂宮前。
以牛輔為首的西涼軍拒絕投降。
牛輔帶領飛熊軍多次突圍,卻無法突破。
最終全員戰死。
“相國府的財物清點完了嗎?”
呂布問道。
眾人麵麵相覷。
張遼忽然想起一事。
“董卓臨終前,府中物資清點由簡雍負責。”
話音剛落。
一名小兵快步入殿。
“稟報溫侯!”
“門外簡雍前來投奔,卻被張繡阻攔。”
聽聞此言。
李肅立即拱手道:“主公,簡雍定知府中物資詳情。”
“絕不能讓他落到張繡手裡!”
“張繡那家夥,恐怕也是這麼想的。”
“他投降劉備後,還想靠簡雍在劉備麵前邀功……”
李肅話未說完。
呂布已疾步衝出府邸。
相國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