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邈拂袖離去。
陳宮望著他的背影,無奈歎息。
“為何為了這些人煩惱?”
在他眼中,適者生存是士人的準則。
不適應競爭者離開,本就是自然之事。
……
鄴城,一家雅致的茶館內。
一包廂中。
“文遠兄,你今日邀我前來,若傳出去,恐怕又要生出謠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田豐直言不諱。
“自然明白,文遠已代主公轉達。”
呂布端起茶杯一飲而儘。
“今日請先生來,是受主公之命!”
決定追隨劉備後,呂布說話也開始正式。
“有要事相商。”
此言一出,田豐立刻正色。
“主公有何囑托?”
短暫沉默後,呂布才道出劉備的請求。
“朝廷債券資金被侵吞案,給主公以警示。”
“陛下乃朝廷根本,主公事務繁忙。”
“官員聽命於朝廷,百姓服從官員。”
“若官員不清廉,百姓必生亂。”
“一旦民心動蕩,國家根基動搖。”
因此,主公欲在官員頭上樹立一道警戒線。
呂布直言不諱,讓身邊的田豐為之震驚。
“奉先,你今日所言,究竟意欲何為?”田豐向呂布詢問。
他放下茶杯,凝神靜聽。
呂布朗聲大笑。
“直接說吧,此事即便鬨得再大,殺再多的官員也無意義。”
人心的貪婪,無比可怕。
“主公期望借此案徹底解決問題。”
於是主公設計了一個暫時有效的辦法。
由我和元皓先生提議成立新的機構——禦史台。”
呂布說明。
僅靠禦史大夫遠遠不夠。
雖名義上有監察百官之權。
實際上隻是對九卿以上官員進行彈劾罷了。
這一切被棺中小世界裡的劉勝看到。
劉勝注視著光幕中的對話,連連點頭。
“原以為需用效命丹應對呂布。”
他感慨道。
“沒料到此輪債券案便化解了問題。”
呂布如虓虎般難以駕馭。
誰能不怕他反擊?
因此,劉勝指導劉備利用此事。
將呂布推向兗州士人對立麵。
又借助新設的禦史台。
讓呂布背負所有得罪人的責任。
加上將呂布家眷留在鄴城的策略。
使呂布不得不與劉備緊密相連。
多方舉措,隻為讓呂布對某些後果心生忌憚。
目前來看,收效尚可。
“貪婪實為原罪。”
劉勝感慨良多。
鄴城的新朝廷成立不過兩年。
在兗州,官場中悄然形成了某種不良網絡。
上下勾結,互相包庇!
若不及時整治,
任其蔓延至冀州乃至鄴城,
那朝廷也將危在旦夕。
此時,茶館內。
“這一回,動用雷霆手段,得罪人的事由我承擔。”
呂布深知自己在這其中的位置。
“此番行動,若僅是對朝廷官員和地方官員給予警示,”
“遠遠不夠!”
“必須設立專門機構,”
“專門監督官吏的清廉與否。”
朝廷欲設新部門,必然需要有人提議。
借此次事件,呂布無疑是提出建立禦史台的最佳人選。
“禦史台?”
田豐略顯驚訝。
呂布進一步說明:“禦史台將監察全國官吏。”
“同時有權彈劾朝廷內外的所有官員!”
“這是我先前提到的利劍!”
“不僅斬除應被懲處的朝廷官員,”
“即便禦史台內部有人違法,同樣嚴懲不貸。”
聽完後,
田豐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這樣的提議,怕是要遭到眾多官員反對。”
這是他的顧慮。
“反對?”
“強勢之下,誰敢不從?”
呂布冷笑一聲。
表麵上,這朝廷屬於天子,是大漢的朝廷。
但實際情況如何,呂布心中明鏡似的。
“情況如此緊急,即便如此,他們也不敢對主公有所動作。”
“輪到你了,奉先。”
“首當其衝!”
田豐提醒呂布。
“那就來吧!”
呂布渴望重返戰場,統領大軍。
這一關必須闖過去!
無雙飛將的氣勢,在此刻完全釋放。
毫無保留。
第二天清晨。
太陽剛剛升起。
鄴城的大街小巷便被一個消息引爆。
城門開啟之際,城內也是一片喧鬨。
人群沸騰。
“什麼?兗州債券被地方官員私自侵吞了?”
“快查一查冀州是否也有類似事件!”
“債券資金沒了,那陣亡將士的撫恤金豈不是也沒了?”
“不僅如此,官學和屯田項目也需要這筆資金支持。”
“為何皇叔還未下令將這些貪官嚴懲?”
“難道此事背後還有什麼隱情?”
如今在天子腳下的鄴城,
四處都在熱議此事。
爭論愈加激烈。
喜歡三國:諸天帝王,收名將納美姬請大家收藏:()三國:諸天帝王,收名將納美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