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上一片青天,心中一個信念,不是年少無知,隻是不懼挑戰。
凡事求個明白,算是本性難改,可以還你公道,我又何樂不為。
一些漫不經心的說話,將我疑惑解開,一種莫名其妙的衝動,叫我繼續追尋。
你的一舉一動我卻倍加留心,隻要真相大白,一切無愧於心!
月瑤與李蓮花踏入這方新的天地後,便在江湖中行走。也知道了他們進入的是《少年包青天天》的世界。
兩人雖不知道具體內容,但也聽說過包拯、公孫策、展召三人的大致情況,還有五鼠、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等人物,以後皆是包拯的手下。
隻是此時的他們應該還小,還沒遇到彼此,而包拯和公孫策倆人應該快要參加科考了吧!
月瑤和李蓮花倆人不僅武功卓絕,出手時迅疾利落,醫術更是堪稱神乎其技——
無論何種疑難雜症,哪怕是被斷言無救的沉屙,到了他們手中,往往一顆藥丸、數枚銀針便能妙手回春。
久而久之,“神醫夫妻”的名號便在江湖上傳開,成了人人稱道的佳話。
他們行走江湖時,總以一座四匹駿馬拉著的蓮花樓為居所。那樓精巧雅致,隨走隨停,故而江湖人也常以“蓮花樓樓主”相稱。
彼時的他們,在江湖中的聲望早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後來,經八賢王牽線,月瑤與李蓮花向朝廷獻上了玉米、土豆、紅薯等高產作物。
這些作物耐旱易活、產量驚人,一經推廣便惠及萬民,為天下糧倉添了堅實保障。
因二人功績卓著,皇上本欲授予高官厚祿,可他們素來向往自由,不願為官場規矩所縛,執意推辭。
皇上感念其心意,又惜其才華,便特封李蓮花為“逍遙侯”,並格外恩準:日後見君不必行跪拜之禮,全憑心意。
另又賜下一枚代表其身份的免死金牌。
旨意頒下,朝中官員竟無一人有異議。畢竟這爵位雖聽著體麵,卻無半點實權,更不會乾涉朝政,於他們而言毫無妨礙。
至於金牌更是無所謂,畢竟隻憑兩人獻上糧種的功績,隻要不是造反的大罪,一生榮華基本無憂了!
反倒眾人私下裡都覺得,以獻上救命糧種這般大功,隻換一個虛名爵位,實在是委屈了這兩位。
“果然是江湖兒女,灑脫得很,哪裡在乎這些虛職。”眾人這般想著,對二人的淡泊之心更多了幾分佩服。
之後,月瑤與李蓮花就在京城皇上賜下的府邸,小住了一段時間,將所有的事務安排的妥妥當當。
最後,細細叮囑了老成持重的管家方伯後,便再次收拾行囊,駕著那座豪華的蓮花樓,繼續遊曆去了。
廬州城
一處酒樓的二樓圍著不少人。
“素聞公孫公子棋藝精湛,我今日就以梅花易數裡麵的珍瓏棋局來向你請教啊?”
“我要請教你的對聯!”
“我跟公子猜幾個謎語!”
被圍在正中央麵容俊逸的公子聞言,自信從容道,“既然三位公子這麼賞臉,我公孫策恭敬不如從命!一起來吧!”
此言一出,引來周圍人的一片議論。
“真是厲害啊……”
“我看吹吧,哪有人能同時應對三人……”
有誇讚的、有不信的,但公孫策仍堅持同時與三人對弈、聯句、猜謎。
既然如此,剛剛的三人對視一眼,齊聲道,“好”
很快棋局準備就緒,公孫策仔細觀察後很快落子,與此同時,對麵另一公子開始出聯:
“上聯:假山真鹿走。”一人剛出句,公孫策落子的手未停,已朗聲對出:“死水活魚遊。”
另一人緊接著發問:“什麼魚不能吃?”他幾乎沒有停頓,自信答道:“木魚。”
“再來,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公孫策漫不經心的答著,手中同時又落下一子。
“什麼魚不能死”
“生魚,死了也叫生魚!”說著落下最後一子“叫吃!”
眾人聞言,向棋盤看去,“輸了!三步就破了這個珍瓏棋局。”
“好……”周圍響起一片叫好聲和鼓掌聲。
不過片刻功夫,才華橫溢的公孫策便將三人的對聯、謎語一一破解,連那盤看似無解的珍瓏棋局,也被他尋到了破局之法。
公孫策正欲開口說些什麼,卻見一人快速地跑上樓來大聲道:“快!樓下有熱鬨看!”
眾人循聲下樓,隻見旁邊的街口被圍得水泄不通,中間站著個少年,正對著一頭肥豬“審案”。
“大家莫笑,且看我審這豬!”少年話音剛落,人群裡便響起一陣低笑。
原來,街邊賣炸油餅的老漢方才丟了錢,疑心是牽著豬路過的男子所偷。
可那男子嘴硬得很,梗著脖子道:“我不過是從你這裡走過,從來沒見過你這老頭。豬也從這裡走過,難道是豬偷的不成?”一句話堵得老漢啞口無言。
而這說要“審豬”的少年,竟真應了這話:“我也懷疑錢正是這頭豬偷的。”這般奇談,頓時引來了更多人圍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恰巧月瑤與李蓮花初入廬州城,見此處喧鬨,也湊了過來——進城前,他們已將蓮花樓收進了空間。
兩人一眼便認出那“審豬”的少年,正是未來以斷案聞名的包拯。
他身著淺灰色格子學院服,頭戴黑色帽子,雖算不得麵如黑炭,膚色卻比常年勞作的農夫還要黝黑幾分,額間那道淺色的月牙疤痕,反倒因此格外顯眼,整個人卻透著股神采奕奕的英俊帥氣。
從圍觀者的議論裡,兩人弄清了前因後果,對視一眼,都對包拯接下來的舉動多了幾分好奇。
隻見包拯先對著那男子拱了拱手,誇張道:“哎呀!看老兄你相貌堂堂,怎麼會是小偷呢?”
男子聞言頓時高興了,“哈哈哈哈,那當然了!”
“可是老伯的錢確實丟了呀!”包拯看了下老伯,又對男子疑惑地說道。
“對呀!”老伯著急應聲。
男子也無話可說,遂急忙求助包拯“那怎麼辦?”
包拯大義凜然道:“我大宋乃法治之邦,絕不容許偷錢犯法之事。我很同意你老兄的說法呀,這頭豬的嫌疑最大。”
月瑤聽到這裡,實在忍不住,頭埋在李蓮花的頸間笑了起來。李蓮花也勾唇,扶著月瑤肩膀說道“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