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位大哥,為何如此混亂?”
“嗨,一看你就是個書呆子,隻知道悶頭讀書,不知天下事!”
“天下將發生何事?”
“要打仗了,高麗軍隊已經結集邊境隨時都會打過來,替他們的太子報仇。
你想想高麗太子是死在廬州的,萬一打起仗來,那還不首當其衝。所以廬州的黎民百姓有親的投親,沒親的也積穀囤糧,怕圍城啊!”
包拯和楚楚回到府衙後,包拯把街上看到的情景彙報給了八賢王等人。
“看來百姓所言不是空穴來風啊!”公孫大人感歎一句。
“現在高麗大軍壓境,大遼軍隊也有異動,而且遼國已經派了使者去了高麗,如果兩國聯起手來,必將對我大宋不利呀!”八賢王擔憂道。
“遼國行動好快呀!”包拯疑惑遼國的消息太過迅速。
“大遼對我大宋一直虎視眈眈,放在我大宋的探子應該不少,沒準這次的事就是他們做的呢!”李蓮花解釋了下。
“如今隻能儘快找到殺害高麗人的凶手,對高麗王有個交待,以平息他心中的憤怒!”八賢王無奈道。
“可是我們現在是一籌莫展啊!”
這時陸雲進來稟告,“王爺、大人,據報昨夜城南一破廟發生大火,我趕到現場調查發現……”
“發現什麼?”
“發現幾個死人以及……以及幾條狗,而且死者都是身著黑衣,可能是行凶的那幫人!”
“走”
八賢王帶著眾人來到案發現場。
“昨夜大雨,到處都是水,也幸虧那場大雨熄滅了大火,要不然連人帶廟都化成灰燼了!”
包拯在屍體旁邊拿起一個暗器,“王爺你看,這個鏢就是刺殺高麗太子的鏢。這個鏢有劇毒,所以沾了鏢的水有劇毒,毒死了喝了水的狗。”
包拯見五人呈一字排開,致命傷口連貫一氣,斷言此乃一劍封喉所致。
這五人均為武功高手,若在戒備狀態下遭此重創,僅有兩種可能:一是毫無防備,二是甘願受死。包拯據此推斷,下手者必是他們的主子。
楚楚不解刺客為何甘願赴死,公孫策解釋,行刺太子失敗後,為保守秘密,這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李蓮花仔細查看了下屍體,發現其中一個刺客的後背上,有一個圓形燙傷的痕跡。他稍想了下,就想到了其中關聯。
原來是高麗七皇子的手下啊!看來高麗朝堂也很亂啊!隻是並沒說出來,因為顯然包拯看到後也想到了,把印記拓印了下來。
隨後,包拯與楚楚前往七皇子聲稱案發時去過的酒樓求證;月瑤、李蓮花則隨八賢王一行人,將五具屍體帶回府衙。
八賢王詢問李蓮花是否有所發現,李蓮花坦言了自己的猜測,稱待包拯歸來即可印證。
在酒樓,包拯向店小二要了那日燙傷七皇子的茶壺,而茶壺底部正好和刺客背後的印記完美契合。
“有人移花接木,凶手是誰,我大概知道了。”
此時包拯心中已經確認黑衣人的首領就是七皇子,但是包拯實在想不明白,七皇子為什麼要殺自己的皇兄。
此時楚楚提醒包拯,殺人無外乎是為了功名利祿,七皇子名和利都有,那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太子之位了,如果太子死了,七皇子是否就能當成太子呢?
包拯跑去資料館翻找了半天,終於找到了想看的資料,最終確認了七皇子的殺人動機。
包拯將調查結果告訴眾人:“我查到那幫黑衣人首領的身份了,是高麗七皇子李希。”
公孫策當即提出質疑,稱七皇子案發時有不在場證明——他當時在酒樓飲酒,還與人發生口角,根本無作案時間。
包拯卻指出,當日在酒樓的並非七皇子本人,公孫策隨即恍然:“是他的手下,也就是黑衣人之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原來,七皇子讓手下身著自己的衣物,特意前往遠郊酒樓飲酒,並故意與人爭執,製造眾多目擊者。
因眾人此前均未見過七皇子,隻會通過衣著辨認,便誤以為是七皇子親臨。
然而百密一疏,當時有人用茶壺燙傷了“假七皇子”的後背;
更巧合的是,七皇子滅口時雖縱火焚屍,卻因當天下雨,未能銷毀全部證據。
“李希為什麼要殺太子呢?他們是兄弟呀,這對他有什麼好處啊?”公孫大人疑惑道。
“正因為他們是兄弟,剛才我查過高麗的世係表,高麗王雖然有很多兒子,卻大多夭折,太子李崗是長子,如果長子死了就是七王子李希繼位,李希養了很多殺手,就是為了刺殺李崗,刺殺失敗他就殺人滅口!”
楚楚同時聯想到,太子臨終前寫下的“十”字,或許是未寫完的“李”,又或者是個叉,那就是希字的字頭,當然也可能是七字還沒有寫完。
種種證據指向七皇子,八賢王當即欲派人到來儀閣抓人。包拯卻阻攔道,此案仍有疑點未解,比如“他是怎麼進去怎麼殺的人……”話未說完,便被八賢王打斷。
八賢王認為,刺客是七皇子的手下,他又有明確動機,已足夠定罪。
包拯本想繼續辯駁,卻再次被阻止。
月瑤與李蓮花心中清楚,無論真相是否完全明晰,這個結果已是最優解——既未傷及無辜,又能給高麗一個交代。
為顧全大局、避免大宋與高麗開戰,八賢王寧願擱置部分真相,認定七皇子為凶手,以此維係兩國關係的穩定。
八賢王帶人趕去七皇子處抓人,包拯、公孫策、楚楚、月瑤和李蓮花五人,隨後也跟了過去。
路上包拯埋怨八賢王太過武斷,公孫策卻早已洞悉其良苦用心。
月瑤與李蓮花暗自感慨:包拯雖聰明絕頂,心思卻太過純粹,不懂官場的人情世故,於他而言,真相永遠是第一位;
而公孫策雖不及包拯心思縝密,卻更具大局觀,能理解八賢王的權衡之策。
喜歡蓮花陪我闖影視世界請大家收藏:()蓮花陪我闖影視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