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們找到小艾的時候,她已經吊死在了她母親的墳前,還找到了她的遺書。
遺書中寫道,她自幼患有狂犬病,一旦受刺激便會失控,是她在發病時誤殺了太子與七皇子,如今畏罪自殺,以謝天下。
廬州府衙
包拯拿著小艾遺書,將“凶手是小艾”的調查結果,稟報給了八賢王和龐太師,月瑤與李蓮花也在。
聽到包拯列舉的證據,八賢王和龐太師都感到不可思議,沒想到殺死高麗太子和皇子的人竟然是一個不會武的小娘子。
龐太師開口就是嘲諷,“八賢王啊八賢王,折騰這麼久,還是得聽我的吧!”
“啊,聽不聽你的是之後的事,現在想想怎麼跟高麗人交待吧!”八賢王感到了事情的棘手。
“想必八王爺已經有了處理之法,那還勞煩八王爺自己去跟高麗人說吧!”
這時,李蓮花突然開口,語氣篤定:“不可能是小艾殺的,她辦不到。”
此言一出,眾人訝然,紛紛看向李蓮花。
李蓮花看向包拯,“你就沒想過,這些所謂的證據,有可能都是偽造的嗎?”
包拯一愣:“啊?可……為什麼要偽造?”
“為什麼先不論。”
李蓮花條理清晰地分析,“你且想想,小艾手無縛雞之力,即便狂犬病發作,頂多是力氣變大些,可太子與七皇子都懂武功,她如何能輕易殺了兩人?
再者,她若恨太子,或許有殺人動機,可七皇子與她無冤無仇,她為何要一並加害?
更重要的是,現場那些泥土我剛去看過了,比血跡要新鮮的多,甚至有的泥土蓋在了血跡之上,那就說明,是先殺的人再挖的洞,你覺得小艾辦得到嗎?”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至於凶手偽造證據的原因,無非兩種可能:要麼是怕你查出真相,故意推小艾出來頂罪;
要麼是小艾發現了真凶的身份,對方怕她泄密,便先下手殺了她,再偽造證據,一箭雙雕。”
李蓮花的話如同一記警鐘,敲醒了包拯。
包拯猛然醒悟——從床底的洞,再到夜香工具上的缺口,遺書等,這些“證據”似乎都是他“無意間”發現的,太過順利,反而透著刻意。
難道……真凶就在自己身邊?
想通此節,包拯懊惱地向八賢王與龐太師請罪:“王爺,太師,是草民太過急躁,犯了斷案的大忌。
請再給我一次機會,這次我定要找到真正的證據和凶手!”
龐太師哪裡是好說話的人,再有他本來就討厭這個和八賢王親近的聰明人,就是不同意。
最後,還是包拯立下軍令狀,一天之內必查出真凶,如若不然,以命頂罪,又有八賢王和逍遙侯在一旁,龐太師這才同意。
——————————————
竹林深處,沈良赤手空拳瘋狂地揮砍著四周的翠竹。手掌因反複捶砍竹身已經血肉模糊,他卻渾然不顧,隻任由自暴自棄的情緒吞噬著自己。
包拯因小艾的自殺滿心自責,他想或許因為自己執意要查出真相,才害了小艾的性命。
幸好身邊有楚楚、公孫策、李蓮花等人的開解,八賢王更是特意前來,以“世事無常,非一己之過”點醒他。
在眾人的勸慰下,包拯心中的鬱結才漸漸化開,終於從自責的泥沼中掙脫出來。
第二日清晨,包拯與楚楚想去祭拜小艾,剛買了祭拜的東西,便碰到陸雲帶著幾名衙役,抬著三具屍體匆匆歸來。
見了包拯,陸雲停下腳步,“是祭拜小艾去嗎?”
“是啊,去拜祭一下,怎麼,又死人了嗎?”
“流氓打架吧!看,在他們旁邊找到的金銀首飾,應該是偷來的,大概是分贓不均,大打出手而死的。”
包拯隨意看了下抬著的死人,瞳孔驟然收縮——這三人,正是此前在竹林調戲過小艾的那三個無賴!
他正疑惑這巧合太過蹊蹺,陸雲已先一步開口:“這幫流氓每天沒事做,儘乾壞事,乾些偷雞摸狗的勾當,就算是同一夥人,也不算稀奇!我們先走了!”
雖陸雲言之鑿鑿,包拯心中的疑慮卻未消散。
隨後,他與楚楚、公孫策一同來到小艾墳前,沈良早已在此。
沈良望著小艾的墓碑,聲音低沉地對眾人說:“我已決定辭去衙門的差事,離開這裡。”
眾人聞言皆是沉默,這時,包拯在燒小艾生前練過的字時,發現這些字和小艾遺書上的字總感覺哪裡不太對勁。
沒等包拯想到什麼,楚楚突然拿出一件小艾補到一半的衣服遞給沈良,輕聲道:
“沈大哥,這是小艾生前給你補的衣服,隻是還沒有補好她人就去了,我跟小艾姐妹一場,希望能幫她完成這個遺願,可是我的手藝不好,你就將就著穿吧!”
沈良還沒接過衣服,一旁的包拯卻猛地心頭一震,一把拿過衣服仔細查看——
小艾若真心求死,為何會留下一件未補完的衣服?這衣服是給她最在意的沈良,以她的性子,若決意赴死,定會將未了的心願辦妥,斷不會留下這樣的“遺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個大膽的猜測在他心中升起,包拯轉身便朝著衙役停屍的方向跑去,楚楚等人連忙跟上。
來到停屍房,包母正蹲在屍體旁檢查,見包拯進來,便直起身道:“我剛驗過,三人身上都有打鬥造成的內傷,確實像是鬥毆致死。”
“不對。”包拯蹲下身,目光銳利地掃過三具屍體的麵部,忽然指著其中一人的鼻孔道,“娘,您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