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所有人都沉默了。家國大義與兒女情長在他身上撕扯,最終,他還是選了前者,把自己拖進了萬劫不複的深淵。
“如今證據確鑿,來人,把他捆起來!”八賢王沉聲道。
侍衛們剛要上前,變故突生——沈良猛地起身,趁眾人不備,一把奪過身旁侍衛的佩劍,拉過高麗郡主抵在她的脖頸上:“都彆動!誰敢過來,我就殺了她!”
“沈大哥!”包拯恨鐵不成鋼,大聲喊道。
沈良看著他,忽然笑了:“包拯,這種時候,你居然還肯叫我一聲‘沈大哥’……你太善良了,善良得讓人心疼。”
“沈大哥,投降吧!”包拯往前走了兩步。
“投降?”沈良嗤笑一聲,“在我們契丹人的字典裡,隻有成敗,沒有投降。包拯,你過來,我有話跟你說——單獨說。”
“包拯,彆過去!”公孫策急忙阻攔,“他說不定會對你不利!”
包拯卻搖了搖頭,眼神堅定地一步步走向沈良。
李蓮花站在原地,沒有說話,隻是悄悄將月瑤往自己身後拉了拉,右手始終扣著腰間的軟劍——
他知道包拯的脾氣,也明白此刻唯有讓沈良把話說完,才能避免更多傷亡。月瑤靠在他身側,也做好了準備。
沈良看著走近的包拯,很是開心:“包拯,我告訴你我的真名——耶律良材,契丹人,今年三十歲,是大遼兵馬大元帥耶律楚雄之子。
我在宋境潛伏十年,目的就是挑起大宋與鄰國的紛爭,讓大遼能趁虛而入。”
他頓了頓,眼底閃過一絲複雜,“我們契丹人交朋友,講究心懷坦蕩,不該有半分隱瞞。”
包拯的眼眶泛紅,用力點了點頭:“我叫包拯,二十歲,廬州人,天鴻書院的學生。天生皮膚黑,大家都叫我‘包黑子’。”
“好,包拯!”耶律良材笑了,眼淚卻順著臉頰滑落,“能交到你這個朋友,我這輩子沒什麼遺憾了。
隻可惜,我們是在我握著劍的時候相識……若是手裡有一杯酒,該多好啊。”
“會有那一天的,”包拯哽咽道,“總有一天,我們能放下刀劍,把酒言歡。”
耶律良材歎了口氣,接著說道,“包拯,你太善良,早晚要被這善良所累——這是耶律大哥給你的忠告。
還有最後一句……”他湊近包拯耳邊,輕聲道,“當心龐太師。”
話音剛落,耶律良材猛地將包拯推開,同時也把高麗郡主往侍衛那邊推了出去。
在眾人反應過來之前,他反手將劍刃對準自己的脖頸,用力一劃——鮮血噴湧而出。
“耶律大哥!”包拯撲過去,抱住倒下來的耶律良材。
耶律良材的氣息越來越弱,嘴裡還在喃喃:“為什麼要打仗……為什麼要分遼人、宋人……為什麼不能好好相處……為什麼……”
聲音漸漸消失,他的頭歪向一邊,徹底沒了呼吸。
“耶律大哥!”包拯抱著他的屍體,淚水奪眶而出。
一旁的月瑤看著這一幕,心裡堵得發慌,忍不住往李蓮花身邊靠了靠。
李蓮花輕輕拍著她的後背,目光落在耶律良材的臉上,眼底滿是惋惜——
若是生在太平年代,或許他們真能成為把酒言歡的朋友,隻可惜,生逢亂世,立場不同,終究隻能走向這樣的結局。
翌日清晨,包拯、楚楚、公孫策幾人尋了塊清淨之地,將沈良耶律良材)葬在了小艾的墳墓旁。
兩座新墳相依,倒也算應了他生前那點未說出口的牽掛。
祭奠時,包拯望著墓碑上簡單刻下的“耶律良材之墓”,輕聲感慨:“沈大哥若對小艾無半分真情,以他的縝密,早該完成任務平安返回大遼。他遲遲未走,說到底還是舍不得小艾。”
他頓了頓,又想起一事,“小艾被高麗太子擄回房間那晚,他其實就藏在房梁上。
看著小艾受辱,他心裡比誰都痛,竟在橫梁上抓出了深深的指痕,連自己的帽繩掉下去都渾然不覺,那是他唯一一次亂了心神。”
“可他終究還是選了家國。”
包拯的聲音沉了沉,卻帶著敬意,“在個人情長與國家利益之間,他做了最艱難的選擇。即便立場相悖,他也算得上是個值得尊敬的好漢。”
一旁的楚楚紅了眼眶,輕聲歎道:“最可憐的還是小艾,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傾心相待的人,其實也深愛著自己。”
“不,小艾臨死前是幸福的。”包拯搖了搖頭,眼神堅定,“她是為自己心愛之人犧牲的,這份心意從未錯付。”
祭奠剛畢,八賢王派來的人便找到了包拯,將他召至府中。
廳內,八賢王麵帶喜色:“包拯,高麗已正式遞交和書。此次若不是你查明真相,化解了兩國嫌隙,不知要有多少百姓遭戰火塗炭。你立了大功。”
包拯卻沒有半分喜悅,眉頭反而皺得更緊:“王爺,高麗的事雖了,可那三個流氓到底是誰殺的?此事始終是個疑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八賢王聞言,拍了拍他的肩:“包拯,事已至此,大局已定。有些事,未必需要追根究底,讓它長埋地下,或許才是最好的結局。”
另一邊,城郊的密林處,龐太師負手立於樹下,封一寒則垂手侍立一旁,氣息隱匿如影。
包拯百思不得其解的“流氓之死”,也在此刻揭開謎底——封一寒沉聲開口:
“那三個流氓見過耶律良材的行蹤,是屬下替他滅的口,免得節外生枝壞了他的計劃,也壞了太師您的安排。”
原來,沈良在宋境的一舉一動,早已在封一寒的監視之下,隻是他自己從未察覺。
龐太師嘴角勾起一抹深意的笑,目光望向北方,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野心:
“你替我給遼主傳個口信,告訴他,耐心等著。一旦時機成熟,我自會與他聯絡。這大宋的江山,遲早會落在我們手裡。
這次是包拯從中作??,下次可就沒那麼幸運了,包拯,我要讓你加倍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