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濟堂中醫館的超聲室裡,消毒燈發出輕微的“滋滋”聲。程序員張偉坐在檢查床上,手指不停地敲擊著膝蓋,黑框眼鏡後的眼睛布滿血絲,腕部的ts智能手表正發出低頻震動。“醫生,我這手腕疼得像有螞蟻爬,敲代碼時還會突然發麻。”他扯了扯袖口,露出腕部淡藍色的網狀紋路,和林小雨等大學生的症狀如出一轍。
蘇懷瑾戴上一次性手套,將華佗牌脈枕套墊在張偉腕下,指尖剛觸到尺側就愣住了——脈搏竟從尺部斜向虎口方向跳動,這是比反關脈更罕見的“斜飛脈”。“張先生,您這種脈象叫斜飛脈,《瀕湖脈學》說‘其脈自尺部斜向虎口’,屬於血管走行異常。”她邊解釋邊啟動飛利浦epiq7超聲診斷儀,探頭在腕部移動時,屏幕上清晰顯示橈動脈從尺側斜向橈骨莖突,完全偏離正常路徑。
張偉猛地抬頭:“可我以前脈很正常!三個月前ts製藥來我們公司搞體檢,說能提升編程效率,就戴了這個手表。”他摘下手表,背麵的傳感器位置貼著膚色貼片,“後來手腕就開始疼,現在敲代碼時手腕會發出藍光,同事都說我像個機器人。”
程野接過手表,用紫外線燈照射貼片,淡藍色熒光瞬間勾勒出ts032的編號:“懷瑾,貼片裡有微型電磁發生器,和林小雨他們體檢時戴的腕帶同款。”他調出超聲圖像,血管內皮細胞表麵的ts032蛋白正以螺旋狀排列,“這些蛋白就像建築工人,引導血管朝著傳感器方向生長。”
蘇懷瑾想起第55章中大學生的反關脈,此刻在張偉身上,血管變異從腕背延伸到尺側,形成更複雜的斜飛脈。她突然意識到,ts項目正在按《八十七神仙卷》的飄帶走向,係統性改造人體血管,將中醫經絡理論轉化為可操控的生物電路。
“張先生,您有沒有出現過心跳異常?”蘇懷瑾邊問邊查看他的動態心電圖報告。
“心跳倒是挺快,尤其是寫代碼有靈感的時候。”張偉撓了撓頭,“但體檢說我竇性心動過速,可ts手表又說我脈率正常。”
程野將超聲數據導入電腦,血管走行三維重建圖讓兩人倒吸涼氣——斜飛脈的路徑,竟與《八十七神仙卷》中神仙手持法器的飄帶弧度完全重合。“懷瑾,ts的3d血管模型就是以這些古畫為藍圖,每個變異脈象都是預設好的改造模板。”他指著屏幕上的ts032蛋白,“這些蛋白不僅引導血管生長,還在血管壁植入納米傳感器,實時監測脈象數據。”
下午的多學科會診上,血管外科主任李教授盯著重建圖:“這種人為的解剖變異,可能導致遠期血管病變。”他推了推眼鏡,“更嚴重的是,張偉的血管內皮細胞檢測到基因編輯痕跡,和ts製藥去年申請的‘經絡導向性血管重塑’專利完全吻合。”
蘇懷瑾在《血管解剖變異證明》上加蓋仁濟堂公章,特意注明:“此脈象由解剖變異引起,與病理狀態無關,無需特殊治療。”但她知道,簡單的醫學證明無法阻止ts項目的野心——當血管被改造成“生物導線”,人體將淪為可被遠程操控的“生物機器”。
臨近下班,張偉突然指著腕部驚呼:“藍道子又出現了!”隻見皮膚下的藍色紋路正沿著斜飛脈走向閃爍,與ts手表的指示燈同步明滅。程野迅速用熒光顯微鏡觀察,發現蛋白鏈正在釋放生物電信號,頻率與手表傳感器完全一致。
“他們在給血管編程!”程野的聲音裡帶著震顫,“ts032蛋白既是建築材料,也是信號接收器,斜飛脈就是他們鋪設的生物電路。”
蘇懷瑾想起休克患者的搶救場景,終於串聯起所有線索:ts項目通過可穿戴設備收集脈象數據,用基因編輯蛋白改造血管走向,使人體經絡成為可被監測和操控的“生物網絡”,而反關脈、斜飛脈等“先天異象”,不過是改造過程中留下的技術痕跡。
深夜,蘇懷瑾在辦公室整理報告,發現所有斜飛脈患者的ts手表,都在每天淩晨三點接收相同的電磁信號。程野發來消息:“疾控中心在ts實驗室找到《八十七神仙卷》的血管改造圖譜,每個神仙的法器位置,對應人體的重要經絡節點。”
她站起身,望著窗外的萬家燈火,想起張偉腕部的藍色熒光——那不是科幻電影的特效,而是人類正在經曆的生命改造。走廊儘頭,護士推著新患者經過,年輕的武術特長生痛苦地抱著手腕,腕部的ts手表正在報警。
“蘇醫生,他體檢時發現六部脈都沉細無力,但動態心電圖顯示竇性心動過緩……”護士的聲音傳來。
蘇懷瑾接過病曆,“六陰脈”三個字刺痛了她的眼睛。這種極為罕見的生理性遲脈,此刻出現在正值壯年的武術特長生身上,背後必然與ts項目脫不了乾係。
喜歡岐黃手記請大家收藏:()岐黃手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