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濟堂中醫館的空調在淩晨時分徹底罷工,診室裡悶得像個蒸籠。蘇懷瑾揉了揉發酸的眼睛,剛把李建國的病曆歸檔,就聽見走廊傳來急促的腳步聲。護士小林扶著個臉色蒼白的年輕人進來,對方衛衣上印著某互聯網大廠的ogo,腕部戴著的ts智能手環正在高頻震動。
“蘇醫生,他說連續三天燒心,吃了三把胃藥都沒用。”小林遞上急診胃鏡報告,“反流性食管炎,ab級。”
年輕人勉強扯出個笑,眼底青黑一片:“我叫張朝陽,寫代碼的,每天淩晨四點睡,最近一躺下就感覺火燒喉嚨……”他說話時不自覺地彎腰,右手按在胸骨後,指尖微微發顫。
蘇懷瑾示意他坐下,脈枕上還帶著前一位患者的餘溫。她的指尖剛搭上寸關尺,眉頭就皺了起來——左關脈弦細如線,右寸脈浮滑且數,典型的肝胃不和、胃氣上逆。再看舌苔,黃膩布滿中焦,正是《中醫診斷學》裡“濕熱中阻,升降失調”的征象。
“平時是不是總覺得胸口堵?生悶氣多不多?”蘇懷瑾邊問邊打開舌象分析儀,鏡頭裡的舌體胖大,邊有齒痕,“熬夜寫代碼時,是不是總靠咖啡提神?”
張朝陽猛地抬頭:“您怎麼知道?團隊在趕項目,每天靠ts能量飲料撐著,手環還提醒我‘最佳工作狀態’……”他擼起袖子,腕部皮膚下隱約可見淡藍色的網狀紋路,和之前李建國腕部的ts標記如出一轍。
“您這是左升不足、右降失常。”蘇懷瑾指著脈象圖解釋,“肝屬木應左升,胃屬土應右降,長期熬夜傷肝,咖啡生濕,導致肝氣鬱結、胃氣上逆。”她特意避開張朝陽腕部的ts手環,那東西正隨著脈搏發出規律的震動。
“可西醫說我是胃酸過多,要吃拉唑類藥物。”張朝陽掏出隨身攜帶的藥盒,“吃了確實不燒了,但總覺得胸口像壓了塊石頭。”
“拉唑類藥能緩解症狀,但會傷脾胃陽氣。”蘇懷瑾調出《中藥成方製劑標準》,“我們用升降散合四逆散,柴胡10g疏肝解鬱,薑半夏9g降逆和胃,枳殼12g理氣寬中。”她特意注明:“柴胡用北柴胡,皂苷含量≥0.8,薑半夏按《藥典》法炮製,用生薑、白礬醃製七晝夜。”
小林端來溫毛巾,張朝陽擦了把汗:“醫生,這藥怎麼煎?我住宿舍,隻有電熱水壺。”
“先用冷水泡半小時,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煮20分鐘。”蘇懷瑾在醫囑裡特彆標注:“睡前3小時禁食,床頭抬高15度,配合奧美拉唑腸溶膠囊,但需間隔2小時服用。”她知道,中西醫結合才能快速控製病情,但更擔心ts手環對氣機的乾擾。
提到ts手環,張朝陽突然壓低聲音:“上周開始,手環總在淩晨三點震動,說檢測到‘最佳編程脈象’,可我起來寫代碼時,總覺得思維變慢了……”
蘇懷瑾心中一凜,想起程野說的“ts試圖用算法統一脈象”。她假裝檢查手環,發現設備後台正實時上傳脈象數據,而張朝陽的左關脈弦細,正是ts算法試圖“修正”的目標。
抓藥時,藥房老周特意把柴胡拿給蘇懷瑾看:“這批北柴胡來自山西,揮發油含量達標,但聞著有股怪味。”她用指尖搓了搓藥材,果然聞到一絲若有若無的電離子味——和ts消毒機的氣味一模一樣。
“記得提醒患者,服藥期間停用ts能量飲料。”蘇懷瑾在處方備注裡寫下,“那些飲料裡的牛磺酸會加重肝胃不和。”
張朝陽離開前,蘇懷瑾盯著他的背影,發現他走路時肩膀明顯右傾,正是胃氣上逆導致的軀體代償。這種細微的氣機失調,在ts手環的“健康監測”下被完全忽視,反而被誘導進入所謂的“高效狀態”。
深夜整理病曆,蘇懷瑾發現張朝陽的ts手環數據裡,左關脈弦細的頻率和ts服務器的遠程信號同步。她剛要聯係程野,護士站傳來消息:“明天有個過敏性鼻炎患者,血清ige800iu,說用了ts空氣淨化器反而加重症狀……”
窗外,ts智能手環的藍光在診桌上明明滅滅,像某種無聲的挑釁。蘇懷瑾摸出脈枕,想起《黃帝內經》“左升右降,氣機圓運”的教誨。ts項目用科技手段強行乾預氣機,看似提升效率,實則在破壞人體自有的調節係統。
喜歡岐黃手記請大家收藏:()岐黃手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