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脈症相悖察合病並病
仁濟堂急診室的頂燈在午夜時分白得刺眼,監護儀的警報聲突然撕裂空氣。45歲的張建國被輪椅推進來,左手瘋狂抓撓著胸口,指甲在棉質睡衣上劃出幾道白痕,右手舉著個空飯盒,不鏽鋼邊緣還沾著米粒:“醫生!快給我點吃的,餓死了!”他的襯衫後背完全被冷汗浸透,貼在背上像塊濕布,腕間的動態血糖儀顯示血糖11.2o,紅色數字在黑暗中格外醒目。
實習生小張慌忙扶住即將傾倒的輪椅,發現張建國的嘴唇發紫,指尖冰涼:“李主任,室性早搏,每分鐘7次!”他盯著心電圖機,波形圖上時不時跳出尖銳的鋸齒波,像不規則的閃電劃過屏幕。主治醫生李主任皺眉,手中的病曆被翻得嘩啦響:“2型糖尿病合並心力衰竭,呋塞米、螺內酯都用到最大劑量了,可患者一直處於饑餓狀態,血糖波動劇烈,心臟負荷根本降不下來。”
蘇懷瑾從值班室衝出來,白大褂的下擺帶起一陣風。她剛湊近病床,三指搭上張建國的寸口,眉頭就緊緊皺起——脈象如雀鳥啄食,節律紊亂,七上八下毫無規律,正是《傷寒論》中記載的雀啄脈,屬危重症候。再看患者舌象,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舌質卻紅絳如熟透的櫻桃,典型的上熱下寒之象。
“您是不是總覺得餓,可吃下去又胃脹,甚至泛酸水?”蘇懷瑾的聲音沉穩,帶著安撫的力量。張建國猛點頭,飯盒“當啷”掉在地上,發出清脆的響聲:“吃兩口麵條就堵在胸口,晚上睡覺反酸水,燒得喉嚨痛!”他的眼神裡滿是痛苦和不解,仿佛被饑餓和病痛撕扯著。
張建國的妻子王芳攥著一疊檢查報告衝進來,卷發因為奔跑而顯得淩亂,眼中滿是焦急:“西醫說心臟隨時可能停跳,你們中醫就開酸梅湯?”她的聲音裡帶著質問,目光落在蘇懷瑾手中的處方單上,“烏梅丸加減?這能治心臟病?”
蘇懷瑾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指著處方單逐一解釋:“烏梅酸澀收斂,能斂陰生津,對應您丈夫的消渴症狀;黃連清上焦虛熱,解決他的反酸燒心;附子溫下焦寒邪,改善他四肢冰涼的問題。”她調出動態血糖曲線,波動的折線像起伏的山巒,“配合胰島素泵,中藥能調節您丈夫對甜食的渴望,從根本上緩解消渴。”
實習生小張舉著脈象儀湊近,屏幕上的波形圖正如麻雀亂跳,毫無規律:“蘇醫生,雀啄脈的波形和正常脈差彆太大了!”蘇懷瑾點頭,目光落在張建國蒼白的臉上:“這說明脾土衰敗,心氣失養。烏梅丸是厥陰病主方,現代研究發現它能調節自主神經,正好對應他紊亂的心率和心律失常。”
王芳依舊滿臉懷疑,手指戳著處方上的“醋柴胡6g、酒黃芩9g”:“西藥都控製不了,中藥能有什麼用?”蘇懷瑾不慌不忙地展示藥監備案的配方顆粒檢測報告,每味藥材的指紋圖譜清晰可見:“每味藥都經過農殘、重金屬檢測,柴胡疏肝解鬱,黃芩清熱燥濕,和他升高的ntprobnp腦鈉肽)指標正好對症,能減輕心臟的炎症反應。”
服藥當晚,急診室突然傳來喧鬨聲。王芳拍著急診室的門大罵:“中藥把人喝壞了!他煩躁得坐立不安,心率升到110次分了!”蘇懷瑾迅速趕到病床前,發現張建國正抓著頭發,嘴裡喃喃自語,脈象雖雀啄頻率減少,但重按無力,是虛火上浮的表現。
“彆急,這是虛火擾動心神。”蘇懷瑾立刻調整處方,加入煆龍骨30g、煆牡蠣30g,“《本草綱目》記載,煆龍骨能鎮心安神,牡蠣能潛陽補陰,就像給亂跳的心臟係上安全帶。”她又轉向護士,“將胰島素泵劑量調低20,中藥與西藥間隔1.5小時使用,給身體留出吸收的時間。”
半小時後,張建國的煩躁逐漸平息,心率降到90次分,脈象轉為弦細,雖然依舊虛弱,但總算有了規律。王芳坐在床邊,看著丈夫逐漸安穩的睡顏,眼中泛起淚光:“對不起,剛才不該發脾氣……”蘇懷瑾輕輕拍拍她的肩膀:“我理解你的心情,中西醫結合治療需要磨合,就像左右手配合,才能更好地戰勝病魔。”
急診室的日光燈在中藥煎劑的蒸汽中顯得朦朧,蘇懷瑾翻開張建國的飲食日記,裡麵密密麻麻記著:“早餐:兩個奶油麵包;午餐:糖醋排骨;晚餐:蜂蜜山藥”,全是高糖高油的食物。她歎了口氣,指著處方裡的炒白術:“這是安徽產的麩炒白術,健脾效果比生白術強兩倍,《中國藥典》裡明確記載。您丈夫脾土虛弱還嗜甜,就像貧瘠的土地澆糖水,隻會讓脾胃更虛弱,以後飲食要以清淡為主。”
小張盯著中藥配方顆粒的二維碼,好奇地用手機掃描:“每味藥都能追溯到種植基地?”蘇懷瑾輕笑:“中醫的精準,藏在每一味藥的炮製裡。就像你們做心電圖,每個波形都有講究,中藥的產地、炮製方法,都會影響療效。”
當張建國的雀啄脈轉為弦緩,蘇懷瑾剛要記錄病案,康複科醫生推門而入,手中的會診單在燈光下泛著白光:“蘇醫生,運動神經元病患者會診,右寸脈澀如刀刮,您去看看?”
蘇懷瑾望向窗外,晨曦中的急診室玻璃映出她略顯疲憊的臉,想起祖父臨終前的教誨:“雀啄脈治在厥陰,澀脈要通奇經。”她整理好白大褂,烏梅丸的酸香還在指尖縈繞。
急診室裡,張建國的鼾聲輕輕響起,王芳正小心翼翼地用溫水為他擦拭手心。
喜歡岐黃手記請大家收藏:()岐黃手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