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老年用戶的“數字化”·弟子的耐心_岐黃手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岐黃手記 > 第388章 老年用戶的“數字化”·弟子的耐心

第388章 老年用戶的“數字化”·弟子的耐心(1 / 1)

仁濟堂體驗店的玻璃門剛擦過,能映出河坊街的青石板路。張老伯攥著手機站在門口,指節因為用力有點發白——屏幕上的小程序界麵像塊沒調焦的鏡片,字小得像螞蟻,他把手機湊到鼻尖前,睫毛都快碰到屏幕了,還是沒找到“山楂荷葉茶”的圖標。

“老伯,進來坐。”小棠端著剛泡的陳皮茶從裡麵走出來,木托盤上的茶杯冒著熱氣。她剛整理完藥材,戥子還掛在藥櫃把手上,秤星亮晶晶的。

張老伯跟著她往裡走,手機在手裡轉了半圈:“上次讓送藥師傅帶的山楂荷葉茶,喝著管用,想自己再訂點。可這玩意兒……”他戳了戳屏幕,界麵跟著亂跳,“翻頁都不會,字還這麼小,比看報紙費勁。”

小棠把他扶到藤椅上,陳皮茶的香混著藥香漫過來。她接過手機,指尖在屏幕右下角點了點——那裡藏著個“老年模式”的小圖標,像朵半開的菊花。一點開,界麵瞬間“胖”了一圈:按鈕變寬了,字大得能看清筆畫,連圖標都換成了手繪的:常用藥方是個茶杯,體質自測是片舌頭,一目了然。

“您看,這樣清楚不?”小棠把手機遞回去,指著屏幕下方的茶杯圖標,“點這個,就是您常喝的山楂荷葉茶,不用翻頁找。”

張老伯的手指在屏幕上懸了懸,像怕碰碎什麼似的,輕輕點了下茶杯。界麵跳轉到訂單頁時,他眼睛亮了亮:“哎?出來了!”可到選數量時又犯了難——“15包”和“30包”的按鈕挨得近,他點了三次,都點到“15包”旁邊的空白處。

“彆急,”小棠搬了張矮凳坐在他旁邊,從抽屜裡翻出張a4紙和馬克筆,“我給您畫個‘下單三步法’。”筆尖在紙上劃過,先畫了個大大的茶杯,旁邊標著“1.點這個買茶)”;又畫了個圈,裡麵寫“30包”,標著“2.選這個夠喝一個月)”;最後畫了個紅按鈕,寫著“3.點提交”。最底下用加粗的字寫著她的手機號,後麵畫了個電話聽筒:“記不住就打這個,我幫您弄。”

張老伯盯著那張紙,手指在茶杯圖案上比了比,忽然笑了:“這比醫院的化驗單好懂!”

可真學起來還是磕磕絆絆。第一次找茶杯圖標,他總點成旁邊的“體質自測”,屏幕跳轉到舌診界麵時,他愣了愣:“怎麼讓我伸舌頭?”小棠忍著笑幫他退回去:“這個茶杯才是買茶的,那個舌頭是測體質的,咱不碰。”

第二次選數量,他想點“30包”,指尖卻滑到“5包”上。看著訂單頁跳出“5包”的字樣,張老伯歎了口氣:“我這手,年輕時開拖拉機都穩當,現在連個屏幕都按不準。”

“沒事,咱再試。”小棠把他的手指往“30包”按鈕上放,“您按的時候停一秒,彆著急抬。”這次總算選對了,張老伯的指腹在屏幕上多按了半秒,像在確認什麼。

到輸地址時又卡了殼——他住的“河坊街小區”寫成了“河防街”,係統彈不出匹配地址。小棠從櫃台拿了張便簽,讓他先寫下地址,再照著輸:“您看,是‘作坊’的‘坊’,不是‘防備’的‘防’。”

訂單成功提交的提示彈出來時,張老伯突然直起腰,拍了下大腿:“成了!”他立刻摸出老年機,給老夥計老李打電話,聲音亮得能穿透體驗店的藥香:“老李!我會用小程序買茶了!仁濟堂的!比去藥店方便多了——你上次說膝蓋疼?他們小程序裡還有瑾姐講的八段錦視頻,我剛看了,說‘拍膝蓋能活血’,你也學學!”

掛了電話,他把小棠畫的“三步法”折成小方塊,塞進口袋最裡層,像揣了張藏寶圖:“這紙我得收好,下次就能自己來了。”

這事過了沒兩天,弟子們在體驗店隔出個小角落,擺了六把藤椅,牆上掛了塊小黑板——“老年數字課堂”的牌子是趙小胖寫的,毛筆字歪歪扭扭,卻透著熱鬨。第一堂課來了五位老人,張老伯特意提前半小時到,手裡攥著他的“三步法”,像個準備考試的小學生。

李阿姨是帶著老花鏡來的,剛坐下就歎氣:“我這腦子,記不住新東西。上次閨女教我用視頻通話,轉天就忘。”她翻著小程序界麵,手指在屏幕上亂劃,“這字也太小了,看著眼暈。”

小棠把她的手機調成老年模式,字瞬間大了一圈。她又翻出手機裡的照片——是上個月李阿姨教她們包粽子的場景,阿姨的手捏著粽葉,卷得又快又穩。“阿姨您看,”小棠把照片湊到她眼前,“包粽子要泡米、卷葉、綁繩,那麼多步驟您都教會我們了。這小程序就三步,比包粽子簡單多了。”

李阿姨看著照片笑了,眼角的皺紋像化開的水紋:“也是哦,包粽子還得煮呢,這個不用。”

課堂上的老人們學得慢,一個“返回”鍵能教三遍。有位大爺總把“提交訂單”當成“退出”,每次都得從頭再來;張老伯倒是記住了步驟,卻總在輸手機號時少按一位。小棠從不催,誰卡殼了,她就搬個凳子坐到誰身邊,拿支熒光筆在打印的界麵圖上畫箭頭:“從這退回去,對,就像咱買菜時走錯路,退回來重走就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三周後,李阿姨成了課堂上的“小老師”。她把小棠畫的“三步法”貼在手機殼背麵,正教新來的張阿姨按屏幕:“點這個紅按鈕,對,就是這個——彆慌,按錯了咱再改,小棠說‘手機比菜攤的秤耐折騰’。”

張阿姨按對時,李阿姨比自己學會時還高興,拍著她的手背:“你看!這不就成了?咱老姐妹也能跟上年輕人的步子!”

這些老人成了仁濟堂的“義務宣傳員”。每天早上在公園遛彎,張老伯會掏出手機給老夥計們演示:“你看,我剛訂了山楂荷葉茶,三天就到,不用麻煩孩子。”李阿姨則把小程序裡的養生視頻轉發到老年群:“瑾姐說‘吃西瓜彆冰著’,你們也看看,比孩子們念叨管用。”

有次蘇懷瑾路過公園,聽見長椅上的老人們在說:“仁濟堂的小姑娘有耐心,教咱用小程序,比孫子有功夫。現在買藥、看養生視頻,自己就能弄,心裡敞亮!”

她站在柳樹下,看著張老伯給老李演示怎麼拍舌苔照——他舉著手機,讓老李張開嘴,自己退到兩步外:“小棠說離遠點拍才清楚,你看這舌頭,紅不紅?”老李配合地伸著舌頭,兩人的影子被晨光拉得長長的,像幅溫暖的畫。

體驗店的老年課堂還在每周三下午開課。小棠在黑板上畫了新的示意圖——教大家怎麼看直播裡的藥材鑒彆。老人們戴著老花鏡,跟著屏幕裡的講解點頭,有人拿筆在本子上記:“硫磺枸杞亮,真品暗。”

蘇懷瑾偶爾會進去坐會兒,聽張老伯驕傲地說“我孫子都誇我會用小程序了”,看李阿姨幫新來的老人調手機模式。陽光透過窗戶落在他們身上,藥香混著陳皮茶的暖香,讓人覺得踏實。

她忽然明白:數字化從來不是年輕人的專利。對老人來說,那些調大的字體、畫滿箭頭的示意圖、耐心的講解,不隻是學會用小程序的工具,更是讓他們覺得“自己還能行”的底氣。就像祖父說的“醫病先醫心”,這份能自主買藥、能看懂養生知識的成就感,比任何調理方子都更能讓他們心裡敞亮。

下課鈴響時,老人們排著隊往外走,手裡大多攥著那張“三步法”示意圖。張老伯走在最後,回頭對小棠揮揮手:“下周我帶老李來,他想學製當歸的視頻!”他的手機揣在褲兜裡,屏幕亮著,是剛訂好的山楂荷葉茶訂單頁。

喜歡岐黃手記請大家收藏:()岐黃手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有神獸,春江水暖好種田 縹緲雲歸處 60替嫁:嬌妻莫慌,我有空間吃穿不愁 再動就親你 人在秦時,趨吉避凶 從拳願暴打海賊王開始 我有9999萬億,跟我比有錢? 從遮天魔獄玄胎經橫推諸天 大槐樹到新來生 暖風知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