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林芝基地的擴張·藥農的新生活_岐黃手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岐黃手記 > 第395章 林芝基地的擴張·藥農的新生活

第395章 林芝基地的擴張·藥農的新生活(1 / 1)

林芝的秋天總帶著鬆針的清香。紅景天基地擴張到1000畝那天,卓瑪踩著露水早早就起了。她從樟木箱裡翻出藏青色的氆氌袍,領口繡著細小的格桑花——這是三年前蘇懷瑾第一次來基地時,她特意做的新衣服,今天終於有機會穿。

田埂上已經站了不少藏民,年輕的紮西正往竹竿上係經幡,五種顏色的綢布在風裡展開:藏青像深潭的水,白像山頂的雪,紅像剛摘的草莓,綠像紅景天的葉,黃像曬透的青稞。“卓瑪姐,你看這圖案成不?”紮西舉著經幡笑,綢布上除了祈福的經文,邊角還繡著小小的紅景天葉片,根莖紫紅,葉片舒展,是蘇懷瑾去年寄來的插畫樣子。

“正好。”卓瑪伸手摸了摸繡線,針腳細密,“蘇醫生說,既祈福,也記著這藥給我們帶來的好日子。”她轉頭喊,“格桑嬸,把剩下的經幡分一分,每道田埂都掛,讓山神也知道我們種紅景天是正經事。”

三年前,這片地還種著青稞。那時候卓瑪家的土坯房牆皮掉得像剝落的樹皮,女兒卓嘎背著帆布書包,每天天不亮就踩著露水上學,來回要走兩小時山路——不是不想住校,是一年住宿費夠買半畝地的青稞種。卓瑪自己呢,每天天不亮就揣著餅子鑽進深山挖紅景天,石縫裡的根難挖,一天下來最多挖兩斤,換的錢剛夠買鹽和卓嘎的作業本,還總怕被護林員撞見。

可現在,卓瑪家的土坯房早換成了磚房,窗玻璃擦得能照見人影。她站在院門口往屋裡看,新添的洗衣機擺在牆角,滾筒轉起來時嗡嗡響——以前手洗紅景天飲片,冬天水凍得刺骨,手上的裂口像紅景天的根;現在烘乾房裡有溫控設備,飲片不用手洗,洗衣機倒成了家用。

“阿媽,我走啦!”卓嘎背著紅景天形狀的書包跑出來,書包上的鑰匙扣是蘇懷瑾去年寄的,根莖圓胖,像基地裡長了三年的紅景天。“今天有漢語課,老師說要教我們寫‘紅景天’三個字。”小姑娘蹦蹦跳跳地往村口走,那裡有基地新請的校車,能直接送到縣城中學,住校的孩子周末才回來。

卓瑪看著女兒的背影笑,轉身往基地走。1000畝的基地像塊鋪展開的綠毯子,分工分得清清楚楚:年輕力壯的紮西他們負責翻地、栽苗,紅景天的根要埋10厘米深,淺了怕凍,深了長不壯;格桑嬸帶著婦女們在烘乾房上班,溫度計要盯著,45c烘6小時,既留住紅景天苷,又不會烤焦;會開車的羅布叔管運輸,貨車裡墊著防潮的氈子,藥材要送到仁濟堂,還要送到縣裡的中藥廠,每次出發前都要核對檢測報告——紅景天苷含量必須在0.5以上,少一點都不行。

“卓瑪老師,今天講啥?”烘乾房外的空地上,十幾個新加入的藏民正等著。縣裡辦的“紅景天種植培訓班”就設在基地,卓瑪是老師,黑板上用粉筆畫著紅景天的根係圖,主根粗,須根細,旁邊標著“羊糞要離根5厘米,不然燒根”。她拿起兩根根莖,一根是去年沒收好的細瘦,斷麵發白),一根是今年的粗胖,斷麵紫紅):“你們看,控水期沒偷懶的,根就壯,紅景天苷足,收的時候價錢也高。”

有個叫達瓦的老漢舉著手問:“我家那畝地有點沙,要不要多澆點水?”卓瑪笑著搖頭,從口袋裡掏出蘇懷瑾寄的《種植手冊》,翻到“土壤適應性”那頁:“你看這圖,沙土地要摻羊糞,保水;黏土地要摻青稞殼,透氣。紅景天像娃娃,不能太渴,也不能太澇。”

中午休息時,卓瑪坐在田埂上拆快遞。是蘇懷瑾寄來的包裹,裡麵有新印的《種植手冊》,還有給卓嘎的筆記本,封麵印著林芝的雪山。最底下是條雪白的哈達,疊得整整齊齊,帶著淡淡的紙香。“卓瑪姐,蘇醫生又寄啥好東西了?”格桑嬸湊過來看,哈達角上繡著朵格桑花。

“給我們的。”卓瑪把哈達捧在手裡,忽然想起該給蘇懷瑾報個信。她讓紮西幫忙拍了張照片:一群藏民蹲在紅景天田裡,手裡拿著手冊,陽光落在他們臉上,笑得眼睛都眯起來。達瓦老漢舉著剛挖的紅景天,根莖粗得像小拇指;格桑嬸懷裡抱著烘乾的飲片,袋子上印著“林芝基地”;卓嘎也在,穿著校服,手裡拿著寫滿字的筆記本。

照片背麵,卓瑪讓懂藏文的老師寫了句話,一筆一劃:“謝謝你讓紅景天活下來,也讓我們活下來了——以後我們種的紅景天,要像珠峰一樣高,像經幡一樣飄得遠。”她把照片和哈達一起裝進信封,又抓了把剛曬好的紅景天飲片放進去:“讓蘇醫生也聞聞我們種的藥香。”

蘇懷瑾收到包裹時,仁濟堂的藥香正混著桂花甜。她把照片貼在辦公室的軟木板上,旁邊是陸則衍整理的“基地增收數據”:戶均年收入從1.2萬漲到4.8萬,卓嘎這樣的孩子,住校率從30漲到90,連縣裡的中學都新修了宿舍樓,紅景天基地捐的款。

“瑾姐你看,達瓦老漢家的孫子也上學了。”小棠指著照片裡的小男孩,穿著新球鞋,“以前他要幫家裡放犛牛,現在基地給老漢安排了看守的活,能掙錢,就不用孩子輟學了。”

蘇懷瑾摸著照片裡紅景天的葉片,忽然想起卓瑪在視頻裡說的:“以前挖野生紅景天,總怕挖完了沒活路;現在種栽培的,看著苗一天天長,知道明年還有,後年還有,心裡就踏實。”她拿起那把紅景天飲片,湊近聞了聞,清苦裡帶著點陽光的暖,像林芝田裡的味道。

窗外的陽光斜斜地照進來,把照片上藏民的笑臉曬得發亮。蘇懷瑾忽然覺得,陸則衍整理的那些數字,比任何獎牌都珍貴——藥材的傳承從來不是把它做成標本鎖進櫃子,是讓它在田裡紮根,讓種它的人能靠它蓋磚房、供孩子上學,讓他們說起“紅景天”時,眼裡有光,心裡有底。

這樣,紅景天才算是真的“傳下去了”——不止在藥圃裡,在賬本上,更在那些被它改變的日子裡。

喜歡岐黃手記請大家收藏:()岐黃手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有神獸,春江水暖好種田 縹緲雲歸處 60替嫁:嬌妻莫慌,我有空間吃穿不愁 再動就親你 人在秦時,趨吉避凶 從拳願暴打海賊王開始 我有9999萬億,跟我比有錢? 從遮天魔獄玄胎經橫推諸天 大槐樹到新來生 暖風知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