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藥農的“北京行”·卓瑪的見證_岐黃手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岐黃手記 > 第455章 藥農的“北京行”·卓瑪的見證

第455章 藥農的“北京行”·卓瑪的見證(1 / 1)

人民大會堂的台階是漢白玉的,被往來的腳步磨得像鏡子,能照見天上的流雲。卓瑪站在台階中段,藏青色的藏袍下擺被風掀起小小的弧度,像隻展翅欲飛的藏地藍鳥。她手裡緊緊攥著個紅布包,布是女兒卓嘎用縫紉機縫的,針腳歪歪扭扭,卻洗得發白,裡麵裹著的東西硌得掌心微微發疼。

“是紅景天嗎?”身後傳來熟悉的聲音。

卓瑪猛地回頭,看見蘇懷瑾正笑著朝她走來,白大褂的領口沾著點旅途的灰塵。她趕緊把紅布包往身後藏了藏,臉一下子紅到了耳根:“蘇醫生……”

“我猜就是。”蘇懷瑾走到她麵前,幫她理了理被風吹亂的辮梢——辮子裡還纏著根紅繩,是藏曆新年時卓嘎幫她係的。“昨天電話裡說要帶最好的標本,肯定是帶著泥土的吧?”

卓瑪這才把紅布包慢慢遞過來,布包解開時,一股淡淡的土腥味混著藥香飄了出來。裡麵是段拳頭粗的紅景天根莖,帶著新鮮的斷口,斷麵泛著胭脂紅,表皮還沾著些棕褐色的高原泥土,像剛從林芝的田裡挖出來的。“我特意從合作社最好的那塊地裡挖的,”她聲音細細的,帶著點不易察覺的顫抖,“根須完整,你看這紋路……老藥農說,這樣的紅景天才有勁兒。”

蘇懷瑾接過標本,指尖觸到微涼的泥土和粗糙的根莖表皮,忽然想起去年在林芝基地,卓瑪跪在田裡給紅景天培土的樣子,陽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長,藏袍的邊角沾滿了泥。“真漂亮,”她認真地說,“國家博物館的老師昨天還問我,能不能帶點帶著‘家味兒’的標本——這泥土裡,有你們的汗水呢。”

“真的能放進博物館?”卓瑪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像落了兩顆星星,“就像布達拉宮的經書那樣,永遠存著?”

“比經書還珍貴呢。”蘇懷瑾接過紅布包,轉身遞給身後的工作人員,“這位老師會把它收好,旁邊會寫上‘林芝規範化種植紅景天’,讓所有來參觀的人都知道,這是你們種出來的寶貝。”

卓瑪看著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捧著標本走進大門,腳步輕得像怕驚擾了什麼,忽然想起三年前那個雪夜。那時她還在偷偷挖野生紅景天,手指被凍裂的石縫劃得全是口子,背著半簍子藥材從海拔四千米的山上往下滑,摔得膝蓋青腫,換來的錢剛夠給卓嘎買半學期的課本。

“卓瑪,快進來,”蘇懷瑾輕輕碰了碰她的胳膊,“分享會還有半小時開始,緊張嗎?”

卓瑪使勁點頭,又使勁搖頭,從帆布包裡掏出個磨破了角的記賬本。塑料封皮上印著朵格桑花,是鎮上供銷社買的最便宜的那種,裡麵夾著根鉛筆頭,紙頁邊緣卷得像波浪。“蘇醫生你看,”她翻開某一頁,上麵用藏漢兩種文字記著收入,“這是今年的,比三年前翻了三倍。”

她指著其中一行數字,筆尖在紙上輕輕點著:“夠給卓嘎交雙語學校的學費,還能買台洗衣機——不用再在冰水裡搓衣服了。”說到“洗衣機”三個字時,她的聲音裡帶著點孩子氣的雀躍,像在說什麼稀世珍寶。

分享會的會場不大,卻坐得滿滿當當。卓瑪被領到台上時,腿肚子還在打顫,直到看見第一排蘇懷瑾朝她豎大拇指,才慢慢穩住神。工作人員把她帶來的紅景天標本放在講台中央的玻璃罩裡,燈光打在上麵,根莖的紋路看得清清楚楚,連泥土裡嵌著的細小沙礫都閃著光。

“我叫卓瑪,來自西藏林芝。”她的漢語帶著濃重的藏語口音,每說一個字都要頓一頓,像在田埂上慢慢踱步,“以前……我們挖野生紅景天,天不亮就上山,一天爬五座山,才能挖半簍子,還怕被林業局的同誌說。”

台下有人輕輕“哦”了一聲。卓瑪抬起頭,看見前排有位戴眼鏡的阿姨正拿出手帕擦眼角,忽然想起自己的阿媽——阿媽在世時,也是這樣一邊揉著凍裂的手,一邊把賣紅景天的錢塞進卓嘎的書包。

“後來蘇醫生來了,”她的聲音亮了些,目光轉向蘇懷瑾,“教我們種紅景天,用羊糞施肥,花期不能多澆水,采收時要留三分之一的根。”她舉起手裡的記賬本,像舉著什麼了不起的證據,“現在畝產多了二十斤,一級品能賣八十塊一公斤,收入翻倍了。”

“種藥也能種出好日子。”她頓了頓,忽然想起出門前卓嘎的話——“阿媽,你要告訴北京的人,我們的紅景天能治病,還能讓娃娃上學”,眼眶一下子就濕了,“我女兒卓嘎說,她以後要學中醫,像蘇醫生一樣,讓更多人知道紅景天的好。”

台下的掌聲像漫過堤壩的春水,溫柔卻有力。卓瑪看見農業部的領導在筆記本上寫著什麼,筆尖劃過紙頁的聲音在安靜的會場裡格外清晰。散場時,那位領導特意走到她麵前,握著她的手說:“你們的‘紅景天模式’要在全國推廣,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說得好啊。”

下午去國家博物館時,卓瑪特意換上了新做的藏袍,領口鑲著圈銀邊,是用今年第一筆紅景天收入買的。紅景天標本被放在“中醫藥現代化”展區的正中央,旁邊的說明牌上寫著:“2025年,西藏林芝栽培紅景天,替代野生資源,惠及1000戶藥農,實現生態與經濟雙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標本旁邊還放著張照片,是去年秋收時拍的:卓瑪和藥農們在紅景天田裡彎腰勞作,身後的雪山像座潔白的屏風,田裡的紅景天開著細碎的黃花,像撒了一地的星星。

“這是我。”卓瑪指著照片裡那個紮紅繩的身影,激動得聲音發顫。她掏出老人機,屏幕上還貼著卓嘎畫的小太陽貼紙,對著標本和照片拍了張照。照片裡,漢白玉展櫃的光落在紅景天的斷麵上,那抹胭脂紅像團小小的火焰。

她點開村裡的藥農群,群名是“紅景天合作社”,裡麵有兩百多個人。卓瑪用藏語打字:“我們的紅景天,進國家博物館了!”想了想,又加了句,“蘇醫生說,這是我們所有人的功勞。”

消息發出去的瞬間,群裡像炸開了鍋。紮西大叔發來個舉著哈達的表情包,次仁家的媳婦問“標本上的泥土是不是咱合作社的”,還有人說“等卓瑪回來,要在曬穀場擺酒慶祝”。

卓瑪站在展櫃前,看著手機屏幕上不斷跳動的消息,忽然覺得眼眶發燙。她想起第一次見到蘇懷瑾時,對方蹲在田裡,用手撚起一把土說“這土適合種紅景天”;想起卓嘎拿著雙語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在紅景天田裡轉圈;想起現在洗衣機轉起來時,發出的嗡嗡聲像首輕快的歌。

“走了,卓瑪,”蘇懷瑾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晚上帶你去嘗嘗北京的麵條,像不像咱林芝的青稞麵?”

卓瑪點點頭,最後看了眼展櫃裡的紅景天。陽光透過博物館的玻璃窗照進來,給那截帶著泥土的根莖鍍上了層金邊。她忽然明白,這紅景天不隻是藥材,是她和鄉親們的日子,是卓嘎的課本,是從林芝的田埂延伸到北京的路——一條用勤勞和信任鋪成的路。

她跟著蘇懷瑾往外走,藏袍的衣角掃過光滑的地板,像在輕輕訴說著一個關於土地、藥材和希望的故事。

喜歡岐黃手記請大家收藏:()岐黃手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腦海一片林,異能全靠砍 養崽,從擺攤開始 賽博巫師入侵末日 我在無限遊戲裡撿男朋友 魅魔家訪,你的S級天賦我收下了 竊語心獵手 惟願年年君不安 主神,你家小崽子又在發瘋了 風流人生從打工開始 我的男友是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