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草靈在後宮和朝堂的地位日益穩固,已然成為各方勢力都不可小覷的存在。然而,她深知這隻是一個新的起點,要想真正實現自己的抱負,還需要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勢力,應對更多複雜的局麵。
在後宮之中,毛草靈的親信隊伍逐漸壯大。她身邊的宮女和太監們,都是經過精心挑選,對她忠心耿耿。這些人不僅在日常生活中照顧她的起居,還充當著她的耳目,為她收集後宮中的各種情報。
而那些曾經與她並肩作戰、在後宮爭鬥中支持過她的妃子們,也緊緊地團結在她的周圍。她們相互扶持,共同應對後宮中的各種挑戰。
其中,一位名叫柔妃的妃子,與毛草靈的關係尤為密切。柔妃生性善良,才華出眾,但在後宮中一直受到其他妃子的排擠。毛草靈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幫助柔妃擺脫了困境,從此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在朝堂之上,毛草靈也開始著力培養自己的親信大臣。她深知,要想推行自己的改革政策,就必須有一批支持自己的官員。
她首先看中了一位名叫陳軒的年輕官員。陳軒出身貧寒,但才華橫溢,對國家的發展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毛草靈與他進行了一番深入的交談後,發現他與自己的理念十分契合,便決定大力提拔他。
在毛草靈的推薦下,陳軒很快得到了皇帝的重用,被任命為戶部侍郎,負責國家的財政事務。陳軒上任後,積極推行毛草靈提出的發展商業的政策,采取了一係列措施,如降低商業稅、建立商業行會等,使得乞兒國的商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然而,毛草靈的勢力擴張引起了一些守舊大臣的不滿。這些大臣們習慣了舊有的製度和秩序,對毛草靈提出的改革措施充滿了抵觸情緒。
其中,以宰相張銘為首的守舊派,更是對毛草靈恨之入骨。張銘在朝堂上擁有著極高的威望和龐大的勢力,他認為毛草靈一個女子乾預朝政,是對朝廷綱紀的破壞。
在一次朝堂會議上,張銘公然反對毛草靈提出的一項關於改善農業灌溉的政策。他言辭激烈地說道:“陛下,這女子之見,實不可取。自古以來,農業之事皆有定法,豈容一個女子隨意更改。此政策一旦推行,必將擾亂國家的農業秩序,後果不堪設想。”
毛草靈毫不畏懼,她站起身來,冷靜地反駁道:“張宰相,時代在變,國家的發展也需要與時俱進。如今我國的農業灌溉方式落後,導致糧食產量低下,百姓生活困苦。我的政策正是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難道張宰相希望看到百姓們繼續在貧困中掙紮嗎?”
張銘被毛草靈的話噎得說不出話來,但他仍然不甘心就此認輸。他轉而向皇帝進諫道:“陛下,女子乾政,古來大忌。毛貴妃雖有才華,但終究是女子之身,不宜過多參與朝政。還望陛下三思。”
皇帝聽了張銘的話,陷入了沉思。他雖然信任毛草靈,但也擔心女子乾政會引起朝廷的動蕩。
毛草靈看出了皇帝的猶豫,她深知此時必須拿出更有力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政策是正確的。她向皇帝說道:“陛下,我願意親自前往各地考察農業灌溉情況,並製定詳細的實施方案。如果我的政策確實不可行,我甘願接受任何處罰。”
皇帝被毛草靈的決心所打動,他點了點頭,說道:“好吧,朕就給你這個機會。你務必謹慎行事,不要讓朕失望。”
毛草靈得到了皇帝的許可後,立刻開始著手準備考察事宜。她挑選了一批經驗豐富的官員和技術人員,組成了一個考察團隊,前往各地進行實地考察。
在考察過程中,毛草靈親自深入田間地頭,與農民們交談,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難。她發現,許多地方的灌溉設施年久失修,水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導致土地乾旱,糧食減產。
針對這些問題,毛草靈與考察團隊的成員們一起,製定了一套詳細的改善方案。他們計劃在各地修建水渠、水壩等灌溉設施,引入先進的灌溉技術,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考察結束後,毛草靈帶著考察報告和改善方案回到了京城。她在朝堂上向皇帝和大臣們詳細地彙報了考察情況,並展示了改善方案。
她的報告和方案條理清晰,數據詳實,讓大臣們不得不信服。就連張銘也不得不承認,毛草靈的政策確實具有可行性。
皇帝對毛草靈的工作非常滿意,他當場批準了改善方案,並下令各地按照方案進行實施。
毛草靈的這次考察行動,不僅證明了她的政策的正確性,也進一步提高了她在朝堂上的威望。那些原本對她持懷疑態度的大臣們,也開始逐漸轉變態度,對她表示敬佩。
然而,張銘並沒有就此放棄對毛草靈的打壓。他暗中勾結一些地方官員,企圖破壞改善方案的實施。
在一些地方,官員們故意拖延工程進度,克扣工程款,導致灌溉設施的修建工作進展緩慢。毛草靈得知這些情況後,十分憤怒。
她決定親自前往這些地方,調查真相。她帶著皇帝的聖旨,來到了問題最為嚴重的幾個地區。
在當地,毛草靈深入調查,很快就掌握了官員們貪汙腐敗的證據。她毫不留情地將這些官員撤職查辦,並重新任命了一批清正廉潔的官員負責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