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歌按捺住立刻進行更多融合實驗的衝動。
一次順利不代表次次安全,尤其是在涉及自身根本的肉體強化上,任何冒進都可能帶來不可預知的風險。
“這次融合如此順利,大概率是因為這芯片本就是設計用來與生物體結合的植入體,其材料生物相容性極高,能量屬性也相對溫和。”
王歌冷靜地分析著,“若是換成其他屬性的材料,或是結構更複雜的裝置,結果未必會這般理想。”
他再次抬起左手,萬象真瞳開啟到極致,仔細“內視”那片融合了芯片的無名指指甲。
在真瞳的視野下,指甲的微觀結構纖毫畢現。
原本致密的角質蛋白網絡中,均勻分布著無數納米級彆的銀色光點。
它們並非雜亂無章,而是形成了一種極其精密的網狀結構,與蛋白纖維完美交織。
更深處,一些光點甚至延伸出細微的觸須,與甲床下的神經末梢形成了低能量態的穩定連接!
如同給原有的神經通路鋪設了一條“信息高速路”的輔助車道。
“結構穩定,能量流動順暢,沒有排異跡象……
確實是一次完美的融合。”
王歌微微點頭,心中稍安。
但他也注意到,這種融合目前似乎僅限於指甲本身和最表層的神經連接,並未深入影響更核心的骨骼、肌肉或主神經束。
“看來,與指甲、毛發這類附屬物的融合,確實是風險最低的入門選擇。”
他暗自記下這個重要的實驗結論。
為了更全麵地評估效果,王歌決定進行一些簡單的測試。
他先是嘗試快速結印,施展幾個基礎的法術。
果然,手指的靈活性並未受到影響,反而因為神經傳導延遲的細微降低,結印過程似乎比平時更流暢了一絲。
雖然提升幅度極小,但對他這等感知敏銳的修行者而言,已然能夠察覺。
接著,他又嘗試高速揮動青冥破邪刀,進行小範圍的精準劈砍。
刀光閃爍間,那種意念與動作高度同步的“絲滑感”再次出現!
尤其是在進行複雜變向時,手指的微調似乎更加得心應手。
“效果確實存在,主要體現於精細操作和快速反應上。”
王歌得出結論,“對於需要複雜手印的法術施展和精準的武器操控,有微弱的輔助作用。
但對於整體移動速度、力量爆發等宏觀層麵的提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符合芯片“微小幅度提升神經反應速度”的描述,也與他選擇融合部位手指)的特性相符。
“一條全新的強化路徑確認可行,但前路仍需謹慎探索。”
王歌心中明晰。他將“肉體融合升華”列為需要長期、謹慎研究的重點項目,並給自己定下了幾條初步原則:
一、優先選擇生物相容性高、能量屬性溫和的物體進行融合。
二、融合部位暫時局限於指甲、毛發等非核心組織,待積累足夠經驗和數據後,再考慮更深層次的融合。
三、每次融合後,必須用萬象真瞳進行詳細的內視檢查,確保無潛在隱患。
四、同一時期,不宜進行過多部位或過於頻繁的融合,給身體足夠的適應和觀察時間。
做完總結規劃,王歌的思緒並未停歇,反而轉向了更具體、更細節的方麵。
這些看似瑣碎的問題,恰恰是確保這條新路徑安全可行的關鍵!
“比如現在決定融合升華的部位,”
他凝視著自己的指尖,“毛發可能會周期性脫落,不知道融合升華後會怎樣?
脫落之後,新生的毛發還會保留融合的特性嗎?
還是說,融合的效果會隨著毛發脫落而消失?”
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