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鹿鳴飾演的是男一號,也就是劇本中“小四”的父親。
從“小四”的視角來看,在90年代寶島,“小四”的父親深受體製壓迫,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尊嚴,從一個正直果敢的人變得卑微懦弱,與“小四”形成了鮮明的時代鏡像。
他的墮落如同多米諾骨牌一樣,對“小四”有著深遠的影響,也是這種轉變影響了“小四”對世界的認知,成為他最終走向暴力的誘因之一。
導演示意後,尹鹿鳴率先發言。
他闡述了自己對所飾角色的理解,著重談到自己這個角色要表現的是從理性克製的公職人員,到失業後精神崩潰、墮落成唯唯諾諾懦弱者的轉變層次。
尹鹿鳴再提出:“劇本裡父親與小四的互動描寫太過隱晦,建議可以適當增加兩人獨處的細節,這樣能更有力地強化後期兩人價值觀的衝突。”
編劇徐明認真聆聽後,點頭回應:“行,我明白了。”
作為編劇,肩負著平衡藝術表達與演員表演空間的重任。當演員提出修改台詞或劇情的合理建議時,他需要靈活調整劇本,既要保持故事的完整性,又要確保演員能夠深入理解角色,從而更好地詮釋角色。
這也正是“編劇協助導演尋找平衡,而演員用表演最終完成平衡”這一說法的由來。
圍讀過程中,劇本在一次次討論中不斷完善細節。儘管在創作階段劇本已經曆經多次修改,但編劇還是在框架內為演員預留了表演空間,而演員們也在尊重劇本的基礎上進行著藝術再創造,因此演員有時候提出可行性的建議時是可以被采納的。
而圍讀中,大家一輪又一輪地討論,不僅是儘可能全麵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更是為了讓演員能實現角色真實性的最大化。
按照一般的演員發言順序,接下來輪到男二號顧胤。
導演楊昌推了推眼鏡,目光溫和地看向顧胤:“來,顧胤,你來談談對‘小四’這個角色的看法。”
顧胤點點頭,拿出之前所做的記錄。
他有條不紊地說道:“在第一幕第3頁,初期‘小四’作為父親眼中的‘好學生’,缺乏細微的表情和肢體語言來展現他壓抑的內心,這樣就難以和後期他墮落成幫派成員時的動作和挑釁語氣形成鮮明對比。”
楊昌聽後,將目光投向徐明,後者點點頭道:“好,我回頭會增加一個情節。”
楊昌點頭敲定:“確實如此,有對比能更好地體現環境對人格的異化。”
圍讀的魅力就在於此,不同演員之間的思維方式不同來相互碰撞,往往能產生意想不到的靈感火花。
顧胤接著又提出了兩個問題,為“小四”的角色飽滿度,提供了更多思路。
在尹鹿鳴和顧胤發言的帶動下,後麵發言的演員們也紛紛提出了不少實用的建議。
參與此次劇組圍讀的演員中,相對名氣較高的當屬男一號尹鹿鳴和男二號顧胤。
與顧胤演對手戲的小貓王和“幾個幫派成員”扮演者,大多是有一定演技和作品,但熱度尚未充分提升的二線童星。
他們有的曾嘗試轉型卻未能成功,有的因外形限製了戲路,不過好在處於合適的年齡段,所以總體來說都是相對於目前曝光率中等,商業資源也相對有限的。
當然還有通過海選招募而來、飾演明靈的林靜藝,作為尚未被市場定型的新人,她憑借獨特的氣質與角色設定高度契合,從而被幸運地挖掘出來。
在第一場的圍讀活動裡,沒有大前輩們慣有的那種矯揉造作、故作姿態。大家都以最真誠、最專業的態度投入其中,各抒己見,思維的火花不斷碰撞,這場討論也算收獲頗豐,有效的。
而在《血染牯嶺街》圍讀裡,認真聽其他演員發表看法時的顧胤,還不知道他的粉絲群體內部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就是“要不要為顧胤的新電影做開機應援呢?”這個問題,把顧胤剔除在外的小群裡此時就硝煙彌漫。
目前,官方微博還沒有公開演員名單,此時粉絲們隻能在關注列表裡看到電影陣容。
胤丹們看到,除了尹鹿鳴這個影帝之外,其他演員的粉絲數量都不算多,也鮮少會有粉絲,專門前往拍攝地寶島。
粉絲們仔細查看了其他演員的超話和應援站子,卻沒有得到任何相關消息。
因此不免有些忐忑:要是我們單獨為顧胤做開機應援,會不會給導演留下不好的印象,影響顧胤在導演心中的形象呢?
“我發現你們都挺幽默的,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就是不擔心顧胤;聽信這個聽信那個,怎麼就不能跟著應援會走?”有人在群裡忍不住說道,風向越來越不對了。
“你這話就有點不講道理了,我們不過是私下裡討論一下應不應該應援,又沒做什麼。而且應援會到現在都沒個明確說法,我問一下怎麼就成了不關心阿胤了?”不建議應援的一方立馬反駁道。
“那你們怎麼就不想想,萬一之後彆的演員有粉絲應援了,就顧胤沒有,他肯定會被人嘲笑的。之前因為我們,他已經被說了多少次了,心裡就沒點數嗎?這次新電影開機,要是我們沒動靜,他又得因為我們被人說三道四了。”支持一方則著急回過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你有這時間來跟我們抬杠,不如給個合理的解釋。楊昌導演之前的電影,演員都有粉絲應援,怎麼到我們這部就不行了?是他們高貴一點?”接著支持的一方又質問道。
“我隻是提出一個疑問,擔心應援會影響導演的看法,什麼時候變成我不讓應援了?你們有這閒工夫跟我爭論,不如先看看現在誰能出去應援。我們得到消息太晚了,能不能辦下簽證都不一定呢。”那位最開始提出疑問的粉絲妥協,無奈解釋道。
“哼,不用你操心,小道消息剛傳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有人在辦簽證了。”一位粉絲不屑地回應道。
“你這是什麼態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