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四點,夜色還沒消散,劇組已經開始了拍攝工作。
“各就各位!”洪導手持喇叭,聲音洪亮有力,在寂靜的寒山湖畔回蕩:“這個鏡頭一鏡到底,大家都注意機位,注意走位!好了,都整理一下衣服,咱們馬上開始!”
這是劇組在臨海郡寒山湖的最後一場戲。
雖然是隻有四五個人的一場戲,但它卻承載著厚重的家國情懷,是衝突與抉擇的集中體現。
是為了讓觀眾得以窺見戰爭年代無數家庭的縮影,看到像武遠征這樣的平凡人,如何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扛起國家的重任,是個人情感讓位國家大義的一場戲。
“立春就回來。”
“好。”
“回來給你們蓋房子。”說完,他二哥將目光轉向他
武銳鋒本就一直看著他二哥和父母的對話。
對視的一瞬間,武銳鋒從哥哥的眼神裡,清晰地讀懂了責任與使命的重量。
他看著他二哥沒有言語,隻是對他露出一個淡淡的笑容。
便毅然轉身離去。
武銳鋒坐在艙口尾板上,看著他與爹娘告彆,看著他登上船,那漸行漸遠的背影,仿佛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拉扯著武銳鋒的心。
他猛地站起身來,快步跟上,大聲喊道:“我要跟你打仗去。”
此刻,攝影師的機器幾乎都要懟到顧胤的臉上了。
武銳鋒的目光緊緊鎖在武遠征身上,微微揚起的下巴,目光堅定中還透露著一絲倔強。
是武銳鋒在向哥哥表明自己參戰的決心不可動搖,以及那不可言說的羨慕與渴望。
是渴望證明自己是能夠為國家和家庭做出犧牲的男子漢,也是這種心情驅使著他堅定地說出:“我要跟你打仗去。”
即將要遠去戰場的哥哥與他麵對麵站著。
武遠征放下行李,重新走回到武銳鋒身前,一字一頓地說道:“大哥說:‘我們倆把該打的仗都打了,不讓你打。’”
武銳鋒看著哥哥走到自己眼前,看著他開口,看著他抬起手。
看著對方捏住自己的臉,將他的臉扭成了一個鬼臉,一如兩人一見麵時。
武銳鋒沒有反抗,隻是靜靜地與哥哥對峙著,直直地看向武遠征的眼睛。
看見哥哥張嘴,聽見他說:“包子,等我回來。”
說完,武遠征雙手一推,將武銳鋒推回到自家船上,輕聲說道:“回去吧。”
武銳鋒呆坐在原地,望著哥哥遠去的背影,久久沒有挪動。
直到那屹立的身影在夜色中漸漸模糊,最終消失不見。
一場一鏡到底的戲,五分鐘。
一遍過,沒有一點失誤,無論是動作還是情感都是自然流露的。
這次戲順利地走完了。
顧胤和吳群,兩人之間的對手戲配合愈發默契,幾乎沒有ng過,此刻聽到的也是導演的“過”字。
顧胤在寒山湖的戲份到這裡就結束了。
現在還剩下的部分是武遠征站立在小船上與他們對視的遠景拍攝。
等這個遠景拍攝完畢,這場戲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收工。
隨著遠景拍攝的結束,《鋼三連》第一個場景的拍攝部分正式畫上了句號。
接下來,劇組就要轉戰到軍列出征的拍攝環節,這是劇情從青山綠水的寧靜,行至萬裡冰封的殘酷戰場的第二站。
拍攝的是1950年10月,誌願軍第二十七軍團在山東集結的場景。
開完動員會之後,戰士們會迅速響應上級的命令,以武家兄弟為代表的三連戰士們登上火車,奔赴充滿硝煙與戰火的朝鮮戰場。
這場戲也是將以武銳鋒這個新兵的視角,全方位展現戰爭的殘酷以及新兵在戰火中的蛻變。
是從湖邊天真無邪的頑童,到戰場上英勇無畏的戰士,武銳鋒的成長軌跡會完整而又深刻地呈現在觀眾眼前。
在這個過程中,有他與兄弟之間的互動,有雷睢生雷公的悉心教導,也有戰友犧牲後他內心的巨大變化,這些情節如同一條無形的線,貫穿全片。
還有亂石灘轟炸、民宅夜戰、北極熊團決戰等大型動作戲,也是作為武銳鋒情感轉變的重要轉折點。
通過他的視角,將直麵死亡,理解英雄的真正定義。
現在還要開始轉場,接下來的一場戲安排在下午,見此時沒有自己的戲份,顧胤禮貌開口說道:“洪導,吳老師,爹娘,我先去卸妝了。”
吳玲聽到顧胤那親切的稱呼,臉上露出了笑,回應道:“好,三兒,去吧。”
看著顧胤道彆後,朝著後麵走去的背影,幾人不禁發出感慨:“後生可畏啊。”
洪導斜著眼睛,調侃道:“怎麼突然感慨起來了?吳群老師也還年輕著呢。”
吳群笑笑,回應道:“您就彆明知故問了,之前不是還特彆叮囑給他眼神特寫嗎?他的眼睛很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