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你們是真沒看到嗎?請仔細看看這張專輯主打曲的作詞和作曲人啊,這可是總台的大佬啊!
《天行誌》是柯林和張梅同共同完成創作,而且製作人還是張梅同。這說明了什麼?不用多說大家也能明白了吧,這妥妥的央視網出品啊!
含金量直接拉滿!你們到底都在關注些什麼啊!!【圖片】”
經人科普,大家才了解到這兩位大佬的含金量。
大家還發現,除了主打歌《天行誌》的製作人是張梅同,另外四首歌的製作人是張偉。
也就是說同一張專輯是由不同的製作人操刀,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於是,更多人開始深挖這兩位製作人和其他創作者的區彆。
深入了解他們的作品後,大家發現他們都是總台長期合作的資深創作者。
可以說,他們自帶“體製內創作”的屬性,是在總台平台中廣泛傳播、備受認可的知名詞曲作家。
他們二人的戰績可以說是十分輝煌的了,都曾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和“金鐘獎”。
再直白地講,他們就是總台大型活動的核心和常駐詞曲家。
那回過頭來看,這兩位為顧胤的專輯寫歌,意義就不一般了。
都知道,總台常常通過定製化創作與藝人綁定合作。
那顧胤這次的合作,會不會是在為總台的項目預熱呢?
畢竟這兩位詞曲作家都有著雙重角色,他們既是總台項目的“把關人”,又兼任總台不同節目的評審和音樂總監。
另外,他們也沒涉及年輕藝人的私人創作。可以說如果兩人有單純的私人合作且與總台項目無關,早就會被傳得沸沸揚揚,事實上從沒有過這種情況。
他們隻要與人合作,背後必定有項目驅動。可以說,他們的這次合作也是一種隱形表態了。
“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有新的合作了嗎?”
還在打卡為顧胤送上生日祝福的胤丹們和不明真相的路人一臉茫然,完全搞不清狀況。
發生了什麼?為什麼外麵那麼激動?什麼情況呀,有沒有人告訴真粉絲一下。
“啊?什麼情況?這是在說我們弟弟是有新合作了?”
“好吧,如果你知道我粉的是顧胤,肯定會羨慕我的。平時他的逆應援就很多,生日當天還免費發布ep,還有兩首新歌的v,這在內娛可是獨一份哦!”
“不傳謠,不信謠哈。目前唯一確定的消息是,顧胤在生日當天免費發布了新歌,新歌很好聽,大家都可以去聽聽。”
“大家快去聽!真的很好聽!”
粉絲們還沉浸在顧胤發布新歌的喜悅中,就又得知主打曲可能意味著他接下來要和總台有新的合作。
“我胤寶太棒了!生日當天收到新歌,簡直太棒了!”
“這就是不斷努力的意義啊,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啦!”
“央視網出品,嘿嘿嘿。”
“有央媽背書,哈哈哈哈哈。”
“新歌好聽,我要循環播放。”
“與有榮焉,我們寶太牛了!”
“太驕傲了,要翹嘴啦,嘿嘿嘿。”
在各個平台上“逛街”的顧丹們,那叫一個激動。
怎麼說呢都大半夜了,還能看到網上各種羨慕嫉妒恨的評論,笑死啦。
評論體:
顧胤好像又要和央媽合作了
這是真的假的呀?
【《天行誌》製作團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