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製作方反倒把林科換成了旗下的李臣。
這一變動惹惱了jojo,直接就給李臣發黑通稿了。
為此向上級訴苦,不知怎麼的,這些內幕就被曝出來了,這也是後來吳家班決定自立門戶的原因之一。
從那以後,兩位經紀人之間,那就是宿怨了。
而這種矛盾,自然也延續到了吳賓和元岑合作的《盒飯英雄》上。
俊輝這幾天簡直成了“瓜農”,來到劇組開始,每天都有吃不完的瓜。
從顧胤和俊輝剛到片場的第一天,就出現了名場麵——吳賓和元岑分彆坐在片場演員休息區的兩端,一左一右,界限分明。
他們兩邊的助理也是如此,見麵時連一個敷衍的笑容都沒有,彼此視對方如無物。
俊輝第一次看到這種連表麵都直接不裝了的場景,小眼睛都放光了。
他和顧胤對視,那眼神仿佛在說:“阿胤快看,快看!八卦是真的!今日份的八卦他向我們走來了!!港媒說的一點都不誇張,原來都是真的,他們居然連團隊人數都要比!!真的帶了一個團隊進組啊!”
最後還跑到廁所裡,給顧胤發信息,一回來就立馬把手機遞給顧胤,眼神示意顧胤快看手機:“我們要不要也把團隊裡的人喊來劇組,我們可不能輸給他們!”
看看對方兩人的團隊陣容,從上到下,一眼望去不下十人。
而他們這邊,就隻有三個人,看上去可憐極了。
顧胤不忍直視俊輝那滿是想法的眼神。
看著眼前的場景,這是他們沒想到,顧胤和常虹都以為這不過是一種營銷手段,原來矛盾是真的,是雙方連表麵的麵子情都不做了的那種。
顧胤不知道的是,原來還沒到這樣的程度。
雙方之所以鬨得那麼難看,不得不說,還是那些知道經紀人宿怨的粉絲們搞得。
不要小看粉圈爭鬥,也不要小看港娛的粉絲文化。
隻能說,不管當地娛樂市場大不大。哪怕名氣再小的明星,也是擁有自己的粉絲群體。
更何況吳賓和元岑,背後都是有公司的。
雖說他們帖子下的留言數量不算多,但點讚數據很可觀,可見粉圈是有粉絲活躍度的。
這也是為什麼兩個人合作還沒官宣的時候,港媒就通過粉絲的渠道知道了兩人即將合作,並報道了兩人之間的撕番大戰。
還是雙方都沒有大批量粉絲,依然在臉書上大戰了好幾個回合的那種。
至於為什麼內地營銷號還不知道,這就是信息不同步的原因,內地幾乎沒人關注這兩人,所以顧胤要去港城拍戲的消息也未能提前傳開。
等大家知道這兩人是顧胤合作對象時,兩邊粉絲大戰都結束了,隻剩下小摩擦不斷了。
雨橙和俊輝隻是把這事兒當作八卦講給顧胤聽,當然也是間接向兩位領導傳達了一個信息:這兩邊的經紀人都不簡單。
怎麼說呢,顧胤和常虹得知此事後,第一反應就是後期有熱鬨可看了,這都是被八卦小分隊帶壞了!
隻是沒想到,進組第一天就已經看到了這場熱鬨。
事實上,這兩個人吵架爭番位,隻要不牽扯到顧胤,顧胤團隊是不會在意的。
因為這兩個人先不說在港城了,在內地同樣人氣一般。
前者的長相和顧胤就不是一個賽道的,雖然長得不差,但屬於威猛憨厚型。
而後者倒是和顧胤外型相似,不過對方更偏鄰家氣質。
後者不在意的原因是,對方身高有局限性,隻有1.71米,雖然說在男演員的演藝之路上,這不會是絕對的阻礙,但或多或少還是會對戲路選擇產生影響。
而且他簽約的是嘉禾,這就注定了他開始走的是動作戲的風格路線。
但如今動作戲市場日漸式微,即便他是從武行體係培養出來的演員,港城的警匪片、動作片在挑選主演時,也更傾向於那些在港城和內地知名度都高的藝人當主演,以此來分擔票房壓力。
隻能說,他繼續留在港城發展,參演電影時大概率隻能擔任男配角。就算是自家公司投資拍攝的影片,撐死了也隻能拿到雙男主的角色,畢竟票房是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因素。
簡單來講,嘉禾不希望自己押寶的藝人一直隻能演配角。
但因為在內地缺乏知名度,就意味著缺乏票房號召力。
所以當下他們要做的,就是把他送到內地去“鍍鍍金”,以此提升他的知名度和商業價值。
其實一開始,嘉禾的計劃是讓元岑在這部電影中擔任男一號,與吳賓演雙男主,男三號則找一位內地演員。
隻是沒想到吳進寶不同意這個方案,而是直接選定了顧胤。
從知道吳進寶選顧胤後,他們就知道了,男三號就不可能是讓顧胤來演,對方拿了那麼多獎,怎麼可能給新人當配,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嘉禾想要搞事的心思便消散了一半。
等到顧胤又拿了影帝後,他們剩下的那一半想搞事的心,也徹底沒了。
內地那些同樣擁有高流量的明星,都難以在粉絲上與顧胤粉絲對打,他們隻是想讓元岑在內地吸一波粉,可不是去自斷絕路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搶番位時隻敢搶二番,而不是搶一番了,雙方打架也沒有牽扯到顧胤的緣故。
就目前吳進寶所表現出來的態度,連他的親侄子都沒給對方雙男主的待遇,也是嘉禾不敢對顧胤做什麼的原因,彆到時候把他們踢出去了。
喜歡選秀逆襲從祭天劇本成為c位出道請大家收藏:()選秀逆襲從祭天劇本成為c位出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