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黎出軌的微博廣場上,她們又以一句充滿懸念與質問的“等一個回應”替代了過於直白的實錘內容,顯得沒有那麼咄咄逼人。
詞條就在原創量不斷刷新的時,實時上升榜的標簽也在一秒一變,最終定格在了第3位,胤丹們實現了階段性的勝利。
看完所有群聊的內容,顧胤忍不住抽搐了一下嘴角。
很多,現在又塌了一個。
想到俊輝說,胤丹是娛樂圈紀委,是個塌房雷達站,這個形容貼切的讓顧胤頭疼。
不過還是要說一下,胤丹們很適合處理危機公關。
就連經驗豐富的常虹,都不止一次在他麵前誇獎她們:“你粉絲,是真的把輿論戰玩明白了。”
“你不覺得這個比喻很貼切嗎?”俊輝笑得很開心。
手機亮光照在顧胤的臉上帶上了幾分無奈的神情。
一想到這個比喻,顧胤使勁按了按眉心。
他害怕有一天她們出門對外,說是他的粉絲,她們就會被打。
俊輝看著按眉心的顧胤,笑得更大聲了:“阿胤,熱鬨還有,你去看熱搜啊,熱搜裡的神回複更多。”
顧胤應了一聲,便登上大眼去看了一圈。
一刷新就看到排行裡又多了好幾個新的熱搜,其中好聽的歌集體吃瓜這個,他點進去看了一下。
事情是《好聽的歌》節目組的藝人網上衝浪集體上線吃瓜了。
上線的速度之快,人員之齊整,而且全是大號,一整排的“剛剛在線了”確實很壯觀。
評論區裡“前排兜售瓜子礦泉水”、“同事變戰友,吃瓜不落後”的調侃也都刷了屏。
“果然,一生愛看熱鬨的人。”顧胤揚眉,“這個詞條討論量才10條,就直接空降熱搜,看來明著看熱鬨,實則是發揮同事情在幫忙。”
他放下手機,望著窗外掠過的霓虹,低聲呢喃:“想要曝光一個人明星的真麵目,輿論製裁永遠是最快的方式。”
“可不是嘛,”俊輝接話,“現在那麼多人喜歡網上判案,還不是因為社會影響大了,才會被重視。
隻要傳播夠快,沒被第一時間公關掉,心虛的人就會怕——越扒越有,根本藏不住,不過他們挽尊的話還挺多。”
顧胤想起那些被曝後發聲明的藝人,輕笑一聲:“對,挽尊話術很多。如果說什麼‘我不想解釋,更懶得解釋’、
‘我們都是擋了彆人的路’,或者說什麼‘資本做局’……以及冷處理的。這樣大多也都是的,你聽聽過就好。”
“就沒有真的不屑解釋、無故被黑的人嗎?”俊輝問。
“有。”顧胤語氣肯定,“但娛樂圈裡,凡事皆有因果,事發也必有征兆。那些爆雷的,早就有蛛絲馬跡?隻是粉絲不願信,路人沒在意罷了。”
他頓了頓,“真沒做過的人,逐幀扒黑料又能扒出什麼?路人不是瞎子,澄清是看得進去的。”
“那為什麼還有人執著於挽尊?”
“因為黑料太多,隻能賭一把冷處理。”顧胤靠在椅背上,閉上眼,“不然損失會更大。”
就像,陳黎所屬公司在發現事態已無法平息後,便選擇了緘默以對,不再回應任何質疑。
緊接著,熱搜裡集中釋放其他藝人的動態,這是他們試圖製造新的話題焦點,以此來分散公眾對陳黎事件的注意力。
這不是什麼還想保陳黎,隻是因為他是公司旗下簽約藝人,雙方自然形成了連帶責任。
根據責任認定,陳黎即便作為重大過失方,這裡最多也隻承擔80的責任。
這也就意味著,陳黎所屬公司要在返還全部錄製費的前提下,還要額外向節目組賠付200多萬元。
更不要說得是,很多合同有追加賠償,附加的就是輿情負麵熱搜如果持續24小時,還要額外支付一筆費用。
這樣的輿情代價他們根本無力承擔,也不敢有拒賠的念頭。
先不說公司簽署的行業互助協議對此類情況有明確約束,單是拒賠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就足以讓他們覆滅。
代價就是旗下藝人可能因這場輿論風暴丟失工作,而最嚴重的後果是,他們將因違約行為遭到整個行業的聯合抵製。
儘管公司上下對陳黎的所作所為憤怒不已,但眼下也隻能通過持續曝光其他藝人的消息,在對陳黎事件進行冷處理的同時,同步實施“記憶覆蓋”的公關策略。
再說了,他們和其他公司之間存在互助協議,為了能幫陳黎爭取減少部分賠償金額,無論如何都必須分散當前熱搜的熱度。
顧胤看到新的熱搜,就知道是什麼原因。
歸根結底,還是胤丹們的戰鬥力太過強悍,沒辦法讓對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這也是顧胤不理解的地方,為什麼這些人每次都選在他粉絲戰鬥力最強的時刻發難?
這讓見慣了娛樂圈千奇百怪的虐粉方式的顧胤,都覺得這群人是在給他助力。
畢竟每次出現的時機,都是像是在幫他虐粉。
喜歡選秀逆襲從祭天劇本成為c位出道請大家收藏:()選秀逆襲從祭天劇本成為c位出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