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秒,場景切換。
切換到了有些陰森的畫麵,周圍都是雜草,一個個臉上冒著綠光、麵無表情的男人們從屏幕麵前懟臉飄過,腳步拖遝,眼神空洞得像兩潭死水。
“cut!”之前在大海麵前呼喊的阿星,把頭從鏡頭後側了出來。
他看著監視器裡的回放,表情滿是惆悵,連帶著聲音都染上了惆悵:“精神點,臨時演員也是演員。”
他走向眾人,“現在不是在拍鬼片,雖然你們扮演的是路人甲乙丙丁,但一樣是有生命,有靈魂的。”
他平視著一個個群演,“想想發薪日那天,你們揣著錢跑回家給孩子買糖的樣子,對,就是那種眼裡有光的感覺!”
“拿出點精神來,好不好?”
對著群演們苦口婆心一番後,阿星走回鏡頭後,深吸一口氣:“action!”
結果,再次開機,那些群演依舊和剛才一樣麵無表情,形同喪屍。
“cut!!”
【顧胤一本正經的樣子,就好好笑】
【哈哈哈哈,剛才全部對牛彈琴了】
【看吧,無論是哪個行業,打工人都不想吃心靈雞湯】
眾人笑過之後,劇情繼續推進。
鏡頭裡顧胤飾演的阿星正被一名突然趕到的男子揪住頭發拽到一邊,對方厲聲質問:“你是什麼人?”
阿星臉上還掛著幾分尷尬,聽到這話卻瞬間正色,:“我是一名演員。”
“霞姨!”男子揚聲喊道。
“在!”一個利落的大姐應聲跑到男人身旁。
“這個人是誰?”
“跑龍套的。”霞姨立馬回答。
“也就是演員。”阿星在一旁糾正,語氣裡透著尷尬又倔強的堅持。
顧胤的台詞剛落,電影院裡再次爆發出哄笑。
【哈哈哈哈哈,原來他不是導演!】
【說出那句‘我是一名演員’,突然有點心酸是怎麼回事】
【大型社死現場!我還以為他是導演,結果被真導演當場抓包】
【明明是偏黃暗沉的膚色,還泛著油光,連眼底的疲憊都快溢出來了,但我還是看到了在他說‘他是演員’時眼裡的光】
【這才是演技好吧!刻意保留了底層小人物的粗糙感,沒有精致化,反而更真實】
觀眾們一邊緊盯銀幕,一邊忍不住竊竊私語議論起來。
電影還在繼續,已經到了阿星參加表情測試的片段。
他被要求在快速展現“喜怒哀樂”,結果情緒轉換如同機械卡頓,誇張的皺眉、咧嘴、瞪眼連番上演,又引發現場一陣爆笑。
【哈哈哈哈為什麼有人能一本正經地搞笑啊!】
【救命!一秒八個表情,每個都像表情包】
【雖然很好笑,但這裡的試戲簡直是“努力與效果成反比”的完美詮釋——演員試圖專業卻翻車,太真實了】
【把程式化的表演演得這麼活靈活現,顧胤是真的會演!】
【這導演也很絕,誰家試戲題這麼大起大落啊,笑不活了】
看到這裡,原本對顧胤出演喜劇持觀望態度的觀眾徹底放下心來。
儘管他過往作品多是正劇或現實題材,與喜劇毫無交集,但這次表演不僅沒有違和感,反而帶來了巨大驚喜。
最好的喜劇,是把悲劇倒過來演,在顧胤身上體現的淋漓儘致。
顧胤作為一個龍套,被劇組驅趕、被導演訓斥的滑稽窘境,內核也是底層小人物的生存掙紮。
哪怕穿著不合身的戲服、演著單一的角色,哪怕被否定,但他始終在誇張的表演中藏著對“演員”二字的較真。
而劇情不管是前期因為龍套被辭退、被劇組驅逐的底層生存困境,變成了後期的“戲精附體”與“快餐車奇遇”的荒誕組合,都帶著小人物的掙紮。
而影片後期穿插的大量無厘頭笑料與誇張打鬥,也消解了現實的沉重感。
正如電影名《盒飯英雄》一樣,影片用反諷手法講述小人物被迫成為“英雄”的故事,最終點題“專業精神即英雄主義”。
哪怕隻是跑龍套,也可以成為人生主角。
結局處,阿星獲得“最佳反派獎”,這既是對他曝光文物黑幕的高光時刻的嘉獎,也暗諷了行業對底層演員的忽視。
當他穿著嶄新的西裝站在領獎台上,手握獎杯說“謝謝所有曾經讓我跑龍套的劇組”時,影院裡的笑聲漸漸平息,有人悄悄紅了眼眶。
受邀觀影的媒體記者們,也在不知不覺中,被影片吸引忘記了要寫些什麼。
這些被邀請的人,其實是帶著“正劇演員演喜劇是否違和”的挑剔心態過來的。
整部影片看完,變成如今開始感慨“顧胤是天生的喜劇演員”。
不得不承認,這部電影讓他們看到了顧胤的另一麵魅力。
不是刻意扮醜或堆砌笑點,而是用細膩的演技讓每個荒誕瞬間落地,讓觀眾在笑淚交織中讀懂小人物的倔強。
正如一位記者在筆記本上寫下的:“他演的不是喜劇人,是每個平凡人心中未熄滅的那團火。”
喜歡選秀逆襲從祭天劇本成為c位出道請大家收藏:()選秀逆襲從祭天劇本成為c位出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