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晚晚忍不住又多看了顧胤一眼。
她跟著老師參與過不少項目,也見過形形色色的當紅明星。
在周圍的人都擔心著顧胤發脾氣而提心吊膽的時候,他卻以和煦溫潤的模樣出現在大家眼前,絲毫沒有怪罪的意思。
她們害怕也不是聽到了什麼風聲,而是她們這群人因為各種狀況耽誤了快一整天,原定該在昨晚遞交劇本給顧胤的。
此次參與項目的編劇小組,是華英孵化園“扶持計劃培養的一批新銳編劇:還沒出圈、卻已經被公司放進觀察名單的那撥人。
屬於未出名但蓄勢待發的新銳編劇。
現在幾個編劇來集體共創一個微電影劇本,一方麵是時間緊,為了效率最大化。
每人先交三個關鍵場景→集體腦暴→再統一潤色。
這樣不僅可以把個人特長融合在一起,避免單一視角的局限性,又能最大限度減少後期返工。
另一方麵,簡單來說就是為了奶新人,顧胤參演自帶關注度,有顧胤的名字掛著,電影節選片人會多看三秒,劇本被主導的機會就很大。
這就是個職業躍遷、行業準入的機會,還有個好處就是有顧胤背書的作品,會讓她們個人知名度暴漲,未來的作品也都有了溢價的能力。
而接下來,華英公布的10部儲備劇中,準備推的新銳編劇就在這個編劇小組之中。
現在這個編劇小組在票選名單公布前就組起來了,本來一切都按青春偶像劇的調性在推進。
結果工作室一個投票讓顧胤粉絲玩出花來了。
前一天風向還是青春偶像風,第二天的投票就變成了驚悚暗黑風略勝一籌。
最後一天又變成了混搭風。
編劇小組原地裂開:昨天剛想著怎麼唯美告白呢,今天就要改成追凶?!
顧胤團隊也知道,一天天換構思太折磨這群人了,每天下午三點準時送上下午茶和開工紅包。
紅包厚度差不多抵掉編劇們一個月的保底工資。
於是出現了詭異的畫麵:一群人前腳吃完草莓泡芙,後腳噗呲噗呲揮動自己靈活的小手,努力敲鍵盤。
一邊改,一邊嘴裡還念念有詞。
“這個世界有錢就是最大!!”
“不,現在是金主爸爸的粉絲你們最大!!!”
雖然劇本準備的時間很倉促,但好在微電影體量小,劇本相對好寫一些,再加上不需要複雜的支線,結構簡單,這樣一來場景也集中。
編劇小組和導演組溝通過後,雙方討論出了預設的剪輯節奏。page12:鉤子00000045)
page36:碎片d、a00450330)
page710:碎片b、c03300530)
page11:高潮對決05300730)
page12:收束+彩蛋07301000)
按照這個比例,“一頁≈一分鐘”,他們硬是把十二頁紙磨到滴水不漏。
“不辛苦,”木晚晚把最後定稿遞過去時笑得真心實意:“顧老師,這是我們定稿。您看看有沒有什麼問題?我們再討論。”
顧胤的目光掃過在場的幾位編劇,最終落在了木晚晚遞來的劇本上。
這和以往拿到的劇本的感覺截然不同,紙頁很薄。
顧胤的手翻開劇本封麵,扉頁上寫著:
故事標題:《斷影》
導演:莊榮甫
編劇:木晚晚、張倩、夏洋、徐曉策、陳星星
從這署名便不難看出,這幾個編劇誰也沒讓誰,雖然是全體署名,但也不難看出木晚晚就是主筆。
顧胤重新翻看幾遍劇本。
這個劇本構思確實很新穎有趣,初讀之下,你會以為這是一起連環殺手案,然而隨著劇情的推進,才發現原來是同一個人的雙重人格在互相獵殺。
劇本裡,每一個時間線中,台詞僅隻有零碎的幾句,其餘的部分全靠演員自己去發揮。
本身台詞少就對演員的功底有著高要求,同一張臉演兩種人格,更甚。
能否通過短短幾分鐘,讓觀眾清晰地看出這個人物複雜的變化,是很重要的。
故事以對著一個老式錄音機錄製淨化宣言開場,每一次畫麵閃白,就意味著同一具身體裡的人格發生了切換。
一把在每次錄音機哢噠轉場前反複出現的紅剪刀,將會是一個信號,不斷地提醒著觀眾,時間順序正在被打亂。
而觀眾需要在4次哢噠聲後,自行拚湊出真相。
當鏡子裡兩個影像開始錯位:a把b的頭往鏡麵上撞——畫麵卻呈現a自己的額頭碎出血痕。
冷笑聲與啜泣聲同時出現。
“哢嚓”一聲——紅剪刀剪斷了磁帶。
磁帶端口噴出最後一格聲音:稚童哭聲和成年男聲重疊一句:“我原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