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地,畫麵閃白——那隻原本放置在錄音機上的手,突然毫無預兆地抽搐起來。
指節不斷鬆開、收緊、再鬆開,每一次動作都帶著詭異與掙紮。
鏡頭一轉,在錄音機上那隻手上,此時,手套消失了,腕上那一道道陳舊的傷疤赫然暴露在視線之中,在無聲訴說著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往。
錄音機裡傳出的聲音,狠狠砸在他的心上。
他驚恐地瞪圓眼睛,手指顫抖著按下stop鍵,想要停止這一切。
他顫抖的聲音響起:“對不起……對不起……”
然而,命運的齒輪並未就此停止轉動。
“哢噠”一聲,錄音鍵再次被壓下。
畫麵隨之轉變,來到了一個漆黑的衣櫃裡。
一個遍體鱗傷的男孩被無情地鎖在了裡麵,他的聲音中帶著濃重的哭腔,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對不起...對不起...”
衣櫃外麵,伴隨著一個冷漠的聲音:“你忘了嗎?疼痛是禮物。”
...
《斷影》是一個拚圖敘事電影,將一個完整的故事打亂節奏,呈現在觀眾麵前。
這種獨特的敘事方式,就像是一場解謎遊戲,讓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不敢有絲毫的走神,生怕錯過任何一個關鍵信息。
這本身整個過程就會變得有趣起來。
《斷影》一經上線,立即引爆了各大平台,播放量也在飛速增長。
與此同時,一係列相關詞條,一個接一個地登上熱搜。
顧胤電影斷影一人飾兩角
顧胤演技
瘋批顧胤殺瘋了
顧胤瘋批感
解救顧胤小可憐包
這些熱搜詞條裡除了對劇情的討論,顧胤的演技也再一次成為了眾人討論的熱點。
看完電影的觀眾們,紛紛在各個平台上發表著自己的觀後感。
“男主布置下一場審判的時候,他剛把刀具、繩索等擺好,結果,每次他轉身回來,那些物品又被放回了原處。我當時還疑惑,以為這個現場有第三個人在暗中搗亂,噗哈哈哈,誰能想到,竟然是第二人格在試圖反抗。
一旦知道了真相,再回過頭來看,男主臉色越變越沉的樣子,就真的好好笑,那種無奈與憤怒交織的表情,被顧胤演繹得淋漓儘致。”
“唉,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男主其實也挺慘的,他的童年一直被虐待。這種悲慘的經曆,才造就了他如今人格分裂的悲劇。後來,男主自以為的審判,也不會是想對那些曾經傷害過他的人進行製裁。
隻是,他把自己困在了一個無法逃脫的原地,他以為的每一次‘殺人’,其實都是自殘。他就像一個被困在迷宮中的孩子,找不到出口,隻能在黑暗中不斷掙紮。
而那些被他‘審判’的眾多人格,又何嘗不是為了讓男主解脫呢?這其中的無奈與悲哀,真的讓人感慨萬千。”
“對對對,自殘那裡真的好反轉。剛開始,在昏暗的房間裡,小可憐拿刀割自己的手臂。我本來還在心疼我寶在那裡受傷流血,心裡一陣酸澀。
好嘛,下一秒鏡頭就切到了男主的視角,他按著被劃傷的手臂,他是真的覺得自己製裁成功了,臉上流露的是扭曲的滿足感。那一刻,我都不知道是要笑還是要心疼了,讓人忍不住為他的演技點讚。”
“顧胤演得簡直絕了!情緒切換行雲流水,就小可憐人格寫信那段,前一句還是溫溫柔柔的‘遇見你真好’,字跡工整又帶著一絲小心翼翼的期待;下一秒字跡扭曲,變成陰森森的‘你逃不掉的’。
我當時心裡‘咯噔’一下,還以為真要出什麼大事故,有人要噶了。結果呢,還是我們小可憐挨打,直接頭撞桌子,鮮血順著額頭流下來,看得我心都揪起來了,眼淚止不住地流。
我們小可憐就這麼負重前行,每一天都在痛苦與掙紮中度過,太讓人心疼了。”
“最後那童聲的‘我原諒你’,和男主的反應搭配在一起,真的太有衝擊力了。那童聲純淨又帶著一絲解脫後的釋然,而男主的表情裡卻藏著太多複雜的情緒,有愧疚、有釋懷,
這個時候,我才看明白原來他一直都懂,但他還是選擇把自己偽裝成那個曾經無辜的孩子,給自己一個‘合理化’的借口去徹底抹殺其他人格,這細節處理得太妙了。”
“這裡麵的細節設計真的很好!錄音帶裡隱藏著倒播的求救語音‘pe’,正常播放時是男主的冷笑,那冷笑裡帶著瘋狂與偏執;但當磁帶被倒放時,聽到的卻是小可憐的哭腔。
那哭腔一出來,我的眼淚瞬間就嘩嘩地流,感覺就像自己也被困在了那個無儘的循環裡,怎麼都跑不出去,真的太絕望了。”
“小可憐人格的死亡,真的讓人心裡五味雜陳。不知道這到底是男主的解脫,還是小可憐的解脫。甚至有時候,我都在想,到底主人格是男主這個瘋批,還是小可憐呢?
我真的不希望是小可憐,他這一輩子太慘了。童年記憶裡全是被虐待的畫麵,還要一遍遍經曆瘋批人格的一次次自虐,那種痛苦簡直無法想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可男主人格也很慘啊,當他說出那句‘疼痛是禮物’時,我的心都碎了。誰不想要正常的生活呢?不過都是迫不得已而已。可最後他想要麵對的人生,卻是其他人格為他鋪出來的,這命運真的太殘酷了。”
“大寫的服氣!這才叫做演技炸裂!最後掐住自己脖子,演繹了什麼叫分飾兩角也能一秒切換,兩個不同人格的掙紮與對抗演繹得淋漓儘致。一會兒是瘋狂偏執的男主,一會兒又是脆弱無助的小可憐”
“+1演得要不要這麼好!我剛開始看的時候,還以為這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人呢。顧胤把兩個角色的特點都把握得恰到好處,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讓我們清楚地分辨出誰是誰”
“顧胤明明是一枚小鮮肉,偏偏具備了老乾部的演技。”
“是啊,會演戲的人真的很厲害。”
“同一張臉,卻能演繹出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這大概就是最考驗演技的命題了。而事實也證明了,真正的演技派從不依賴服化道。在短短幾分鐘裡,沒有誇張的造型,隻有微表情和肢體語言,觀眾一眼就能分辨出誰是誰,這就是演技。”
“這個劇情真的很刺激,像坐過山車一樣,讓人心跳加速。不過就是太短了,感覺還沒看過癮就結束了。顧胤你要不自己投資把這部劇拍長一點啊!!!”
“不是我說,顧胤這個電影不是上個月才讓粉絲投票嗎?現在這麼快就上線了?不過他不是還在拍《生死門》嗎?顧胤這不算軋戲嗎?”
......
當黑子們全網尋覓顧胤演技黑點無果後,開始蠢蠢欲動,暗中帶起了節奏.
營銷號是個合格的生意人,前一條微博還在大肆誇讚顧胤演技精湛,可這絲毫不影響他們緊接著就拋出帶節奏的話題。
顧胤疑似軋戲顧胤真的軋戲了嗎?有網友說顧胤的這個微電影上個月才結束粉絲投票環節,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上線了。顧胤這段時間不是還在拍《生死門》嗎》顧胤算不算軋戲呢?你們覺得呢?
營銷號這麼一帶節奏,吃瓜群眾們被打通了任督二脈。
一波接著一波,開始奔走相告,將這個話題迅速傳播開來。
明星軋戲這件事,對於這些吃瓜群眾而言,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其實,並不重要。
但是,軋戲這件事本身或許不重要,可能審批大明星就很重要了。
《生死門》從九月份開機拍攝,一直拍到現在,至今都沒殺青。
顧胤的這個微電影是11月確定選題,12月23日就上線了。
從路人的角度來看,顧胤似乎軋戲了,而且軋得那叫一個徹徹底底、嚴絲合縫。
營銷號的評論區那叫一個精彩,底下的評論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黑粉、趁機渾水摸魚的人,還有其他競爭對手派來的水軍。
他們抓住這個機會,勢必要坐實顧胤的這個黑料,讓他的形象受損;第二類就是那些看熱鬨不嫌事大的吃瓜群眾,他們如同牆頭草一般,誰說的有理,就倒向誰的一邊,純粹是為了看一場熱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