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蘇瑤團隊的不懈努力,陸氏集團的產品終於陸續通過了海外各國的法律法規和質量標準認證。這為產品的大規模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市場準入障礙得以消除。
蘇瑤站在會議室前方,滿臉欣慰地看著團隊成員:“大家這段時間沒日沒夜地奮鬥,真的辛苦了!如今我們的產品成功通過了各項認證,這是我們努力的最好證明。”
團隊成員林悅激動地站起來,聲音裡帶著一絲哽咽:“蘇總,太不容易了!那些複雜的法規標準,一條一條,我們一點點地啃下來,現在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為了核對那些數據,我眼睛都快要看花了,好在一切都值得。”
成員陳晨也跟著說道:“對啊,有一次我為了搞清楚一個標準的細節,翻遍了所有能找到的資料,還請教了好多專家,差點就放棄了。”
另一位成員趙宇也感慨道:“是啊,每一個數據,每一項檢測,都凝聚著大家的心血,這個成果屬於我們每一個人。我還記得有一次做實驗,連續失敗了好多次,差點就放棄了,還好大家互相鼓勵,堅持了下來。”
蘇瑤眼眶微紅,深吸一口氣說:“大家的付出我都看在眼裡,每一個難題的攻克,都是我們團隊力量的彰顯。接下來,我們要乘勝追擊,把產品推廣到更廣闊的海外市場。”
他們開始在歐美、亞太等主要海外市場建立銷售渠道,與當地經銷商、零售商建立緊密合作關係,產品銷量逐步上升。陸氏集團的品牌在國際市場上漸漸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然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負責歐美市場拓展的張峰向蘇瑤彙報:“蘇總,我們和美國一家大型零售商達成了合作意向,他們對我們的產品很感興趣,預計首批訂單量就不小。”
蘇瑤笑著點頭:“很好,一定要跟進好後續事宜,確保合作順利開展。和對方溝通時,要充分了解他們的需求,提供優質的服務。記得多問問他們對於產品包裝、售後方麵有沒有特殊要求。”
張峰認真地點頭記錄,回應道:“好的蘇總,我已經列了一個溝通要點清單,除了您說的這些,我還打算問問他們對產品的陳列有沒有什麼想法,爭取把我們的產品最好的一麵展示給消費者。”
蘇瑤補充道:“對了,了解下他們的銷售旺季和促銷計劃,我們可以提前做好配合準備,爭取在合作中實現互利共贏。”
負責亞太市場的王琳也興奮地說:“蘇總,我們在亞太這邊也進展順利,和日本的幾家經銷商簽訂了合作協議,產品已經開始鋪貨了。不過在鋪貨過程中發現物流方麵有點小問題,我們正在協調解決。”
王琳接著說:“目前來看,主要是運輸時間比預期長了一些,我們擔心這會影響產品的新鮮度和客戶體驗。”蘇瑤關切地問道:“那現在有初步的解決方案了嗎?”王琳回答:“我們已經和物流供應商緊急溝通了,他們會調整運輸路線,預計能縮短兩天的時間。”
王琳皺著眉頭說:“但調整路線後,可能會增加一些運輸成本,我們還在和供應商協商價格的問題。”蘇瑤思考片刻說:“在保證產品按時、完好送達的前提下,儘量控製成本。如果成本增加在合理範圍內,我們可以考慮承擔,畢竟客戶體驗是最重要的。”
陸霆深製定的差異化競爭策略也逐漸發揮出了效果。針對不同市場的需求,陸氏集團推出了具有針對性功能和設計的產品,在一些細分領域成功搶占了市場份額。
研發部門負責人李陽向陸霆深彙報:“陸總,按照您的要求,我們針對不同市場研發的產品反饋都很不錯。尤其是東南亞市場的防潮散熱電子產品,市場反響特彆好。當地消費者反饋,這款產品在高溫高濕環境下依然穩定運行,解決了他們的大問題。”
陸霆深滿意地說:“很好,我們就是要精準把握市場需求,不斷推出符合市場特點的產品。繼續深挖不同市場的需求,研發更多有競爭力的產品。看看能不能在產品智能化方麵再做些突破。”
李陽點頭回應:“陸總,我們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正在組建專項研發小組,爭取儘快拿出可行的方案。我們計劃在產品中融入智能調控溫度和濕度的功能,進一步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陸霆深眼睛一亮:“這個想法不錯,要加快進度,一旦研發成功,將在同類產品中占據很大優勢。研發過程中有任何需要的資源,隨時向公司申請。”
負責東南亞市場的銷售經理陳麗在電話裡激動地對陸霆深說:“陸總,我們在東南亞的這款電子產品銷量一路飆升!當地消費者對產品的防潮和散熱功能讚不絕口。很多消費者還推薦給了自己的朋友,口碑傳播效果特彆好。”
陸霆深笑著說:“這就是我們差異化競爭的優勢所在。你要繼續和團隊做好市場推廣,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可以考慮和當地的一些網紅合作,加大產品宣傳力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陳麗興奮地說:“陸總,我們已經在聯係當地比較有名的科技類網紅了,初步談了幾個,他們對我們的產品也很感興趣,預計下周就能確定合作細節。”
陳麗接著說:“我們還打算在當地舉辦一些線下體驗活動,讓消費者更直觀地感受產品的優勢,您覺得怎麼樣?”陸霆深肯定地說:“這個主意很好,線上線下結合,全方位推廣產品,相信能進一步提升產品的知名度和銷量。”
在文化融合方麵,經過跨文化培訓和蘇瑤的悉心引導,陸氏集團的團隊在與國外合作夥伴的溝通中更加順暢。他們尊重不同國家的文化習俗,融入當地商業文化,贏得了合作夥伴的信任和認可。
在一次團隊分享會上,員工周洋說:“參加了跨文化培訓後,我和歐洲客戶溝通時不再像以前那樣緊張和生硬了,按照培訓的方法,溝通效果特彆好。上次和一個德國客戶交流,我提前了解了他們的商務禮儀,交流過程中對方對我很滿意。”
蘇瑤微笑著說:“大家就是要把培訓的內容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尊重不同文化,這樣才能更好地與合作夥伴建立良好的關係。比如和日本客戶合作,要注意他們的等級觀念和團隊意識,交流時要更加禮貌和謙遜。”
員工吳迪問道:“蘇總,那和韓國客戶合作有什麼特彆需要注意的地方嗎?”蘇瑤耐心地回答:“韓國客戶很注重人際關係和麵子,在商務交往中要注重建立良好的私人關係,而且在溝通時表達要委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