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氏集團為組建聯盟焦頭爛額之際,一個意想不到的轉機出現了。一家原本態度曖昧的大型企業,在經過深入調查和內部討論後,決定加入陸氏集團倡導的合作聯盟。這家企業在行業內頗具影響力,其技術研發實力雄厚,市場份額也相當可觀。他們的加入,無疑給陸氏集團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陸氏集團的代表在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與對方取得聯係。電話接通,陸氏集團代表難掩激動,聲音都微微顫抖:“真的太感謝貴公司的支持了!你們的加入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這可是我們對抗神秘企業的關鍵一步。就像在黑暗中摸索許久,終於看到了曙光。”
對方企業負責人沉穩地回應:“我們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段時間我們對你們進行了深入了解,你們展現出的誠意和實力,讓我們看到了合作的希望。而且神秘企業的野心,我們也看得很清楚,隻有攜手合作,才能有出路。單打獨鬥在這場風暴裡,根本毫無勝算。”
原來,這家企業的高層在陸氏集團的誠摯邀請下,親自到陸氏集團進行了實地考察。一進入陸氏集團的生產車間,對方高層就忍不住發出讚歎,一邊走一邊仔細觀察設備運行:“你們這先進的生產設備,在行業內可不多見啊,這為產品質量提供了堅實保障。單看這自動化的生產線,就能想象到生產效率有多高。”
陸氏集團的陪同人員自豪地介紹,眼中滿是驕傲:“是啊,我們一直很重視生產環節,不斷投入資金進行設備更新。這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也讓我們的產品更具競爭力。每一次設備升級,都是為了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產品。就拿我們上一次引入的德國進口的智能數控加工中心來說,產品次品率直接降低了15。”
對方高層饒有興趣地追問:“那在設備維護和更新這塊,每年的預算大概是多少呢?”
陪同人員迅速答道:“每年大概占總生產成本的8,我們始終認為這是對產品質量和企業未來的重要投資。以去年為例,在設備維護和更新上投入了500萬元,換來的是生產效率提升20,產能提高了30。”
在參觀研發部門時,對方高層看著嚴謹的研發流程,又詢問道,目光中帶著探究:“研發團隊的氛圍也很棒,不過我很好奇,你們在研發投入上一般占比多少?畢竟研發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
陸氏集團研發主管接過話茬,自信滿滿地說:“我們每年會拿出營收的20投入研發,就是為了保持技術領先,應對市場的各種挑戰。這20可不是隨便定的,是經過多輪分析和評估,確保能在技術創新上持續發力。像我們去年在智能芯片散熱技術研發項目上投入了大量資金,最終成功研發出新型散熱材料,將芯片散熱效率提高了30,直接提升了產品30的市場競爭力。”
對方高層接著問:“那在研發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上,你們有什麼特彆的舉措嗎?”
研發主管回答:“我們不僅高薪聘請行業頂尖人才,還設立了內部的研發培訓體係,每年選派優秀人才去國外參加專業研討會,不斷提升團隊的研發能力。去年我們高薪聘請了3位在芯片領域有10年以上經驗的專家,同時選派了5名骨乾研發人員參加國際芯片技術研討會,帶回了前沿技術理念,對我們的研發工作幫助很大。”
同時,陸氏集團展示的關於神秘企業陰謀的詳細證據,也讓他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會議室裡,陸氏集團代表將證據一一展示,神情嚴肅,語氣沉重:“這些都是我們辛苦搜集的,神秘企業的計劃一旦得逞,整個行業都會陷入困境。從他們過往的收購手段,到這次大規模整合計劃,每一步都暗藏危機。你看這份文件,上麵詳細記錄了他們對星耀科技的收購過程,手段非常強硬。先是惡意壓低星耀科技的股價,再通過輿論抹黑,最後以極低的價格收購,導致星耀科技多年的研發成果被擱置。”
對方高層看完後,眉頭緊皺,眼神中透露出擔憂:“沒想到他們的野心這麼大,看來我們之前的猶豫是錯誤的,必須得聯合起來對抗他們。要是再遲疑,我們也遲早會被卷入他們的壟斷漩渦。”
在經過深思熟慮後,他們認為隻有與陸氏集團合作,才能在這場行業風暴中保全自身,並為行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隨著這家企業的加入,其他一些原本持觀望態度的企業也開始動搖。陸氏集團趁機加大了宣傳和溝通力度,詳細闡述了聯盟的規劃和目標,強調合作共贏的理念。
陸氏集團代表在與另一家企業溝通時說道,言辭懇切:“你們看,[已加入的大型企業名稱]都已經加入我們了,他們的技術和市場資源都能和我們互補。我們聯盟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打破神秘企業的壟斷,大家一起共享資源,共同發展。就像拚圖一樣,每一家企業都是重要的一塊,拚在一起才能完整。而且,加入聯盟後,我們還能共同分擔研發成本,開拓更廣闊的市場。以智能家電市場為例,我們可以整合資源,共同研發新產品,將市場占有率提升25。”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家企業的負責人有些心動,但還是有所顧慮,微微皺眉:“道理我們都懂,可合作過程中難免會有分歧,到時候怎麼解決呢?合作的不確定性,還是讓我們有點擔心。比如在利潤分配上,要是出現爭議該怎麼辦?”
陸氏集團代表耐心解釋,條理清晰:“我們已經製定了詳細的決策機製,重大問題共同商議,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則處理分歧,確保每個成員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比如設立專門的仲裁小組,成員由各企業代表組成,遇到分歧就通過投票表決。在利潤分配上,我們會根據各企業的投入比例、貢獻大小等因素製定合理的分配方案,合同裡都會明確規定。如果某企業在某個項目中投入資金占比30,技術貢獻占比40,那麼在該項目利潤分配中,會綜合考慮這些因素給予相應比例的分成。”
在陸氏集團的努力下,又有幾家企業陸續表示願意加入聯盟,合作聯盟的雛形逐漸形成。
合作聯盟的組建工作正式啟動,陸氏集團與各成員企業召開了多次籌備會議。會議上,大家共同商討聯盟的組織架構、運作模式以及應對神秘企業的具體策略。
在討論組織架構時,陸氏集團提議,站起身來,指著白板上的草圖:“我覺得設立一個理事會很有必要,由各成員企業的高層代表組成,這樣能保證重大決策的權威性和全麵性。大家覺得呢?就像一艘船需要一個堅固的舵手團隊,理事會就是我們聯盟的舵手。而且理事會可以定期召開會議,及時解決聯盟運行中出現的重大問題。比如每月召開一次理事會會議,緊急情況隨時召開。”
一家成員企業代表點頭表示讚同,補充道:“這個提議不錯,理事會能彙聚各方智慧,不過在職責劃分上還得再細化一下。比如明確各成員在理事會中的具體職責,避免出現權力模糊的情況。像在戰略決策、資源調配等方麵,要製定詳細的職責清單。在戰略決策上,理事會成員要負責製定聯盟未來35年的發展戰略;資源調配方麵,要根據各企業需求和聯盟整體規劃,合理分配資金、技術等資源。”
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最終決定設立一個理事會,由各成員企業的高層代表組成,負責聯盟的重大決策。同時,設立多個專業委員會,分彆負責技術研發、市場推廣、公關宣傳等工作。
在探討運作模式時,又有企業提出,一臉認真:“我們在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基礎上,實現資源共享、技術互補、市場協同,這是很好的方向,但具體怎麼操作呢?比如技術共享這塊,如何保障各方權益?畢竟技術是企業的核心資產。要是我們的技術被濫用,那損失可就大了。”
陸氏集團相關負責人回應,胸有成竹:“我們可以簽訂詳細的技術合作協議,明確技術使用範圍、收益分配等問題,確保大家的權益都能得到法律保障。還可以設立技術監督小組,定期審查技術使用情況,防止侵權行為。技術合作協議裡會規定,未經授權使用技術的企業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和經濟賠償。若某企業違反協議,擅自將合作技術用於其他商業用途,需賠償受害方1000萬元,並公開道歉。”
針對神秘企業的行業整合計劃,聯盟製定了一係列應對策略。
在技術研發方麵,陸氏集團研發主管說,目光堅定:“我們要集中各成員企業的優勢資源,加大對關鍵技術的研發投入。比如人工智能與物聯網融合技術,這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們必須在這方麵超越神秘企業及其支持的競爭對手。誰先掌握核心技術,誰就能在市場上占據主動。我們計劃在接下來的半年內,投入5000萬元資金用於這項技術的研發。預計研發成功後,能將聯盟產品的智能化水平提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