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攤老板與相熟的食客聊起前因後果,讓鐘靈秀聽了個大概。
原來,對麵的趙掌櫃開了一家布莊,雖是小本生意,可鎮子位置好,來來往往的商人絡繹不絕,生意興隆,攢下一份家底。三十歲出頭,他才和夫人得了個女兒,愛如明珠,早早為她物色好親事,嫁到她姑姑家,以後不受欺負。
誰想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定親前夕,趙小姐被一歹人輕薄,丟了清白,幾度尋死覓活,都被家人救下,沒想到今天還是沒逃過此劫。
可憐趙家年年施粥,與鄰裡從無齟齬,卻是白發人送黑發人。
“哪裡來的歹人,官府竟也不管麼?”有食客抱不平,憤憤道,“都是一群屍位素餐的家夥。”
“客人誤會了。”攤主連忙解釋,他可得罪不起縣衙的捕快,“做下這惡事的不是彆人,是江湖上鼎鼎有名的淫賊萬裡獨行田伯光,官府也無能為力啊。”
鐘靈秀微擰眉頭。
她對《笑傲江湖》的劇情已經記不太清了,隻記得東方不敗、嶽不群、林平之都切了,源頭是《辟邪劍法》,左冷禪好像不是好人,令狐衝和任盈盈在一起,琴簫合奏笑傲江湖。
對田伯光此人的印象也隻有采花賊,結局完全不清楚。
沒想到這麼一個禽獸,居然來了恒山腳下。
鐘靈秀暗自嘀咕,卻不敢作聲。
茶攤麵館都是高危場所,鬼知道跟風罵一句“淫賊”會發生什麼,都說凶手喜歡回案發地點重溫,萬一碰見正主可就倒大黴了。
“儀秀。”定言師太回來了,囑咐道,“為師到趙家去看看,采買東西的事就交給你去辦。”
鐘靈秀連連點頭,恒山派有秘藥天香斷續膠,最適合治療外傷,如果趙小姐是給了自己一剪刀,指不定能救:“師父放心。”
定言師太欣慰一笑。
她雖然也是恒山“定”字輩,卻因根骨所限,武藝平常,早早就絕了行走江湖的念頭,安心打理白雲庵的俗事。如今年歲見長,精力常有不怠,便想調教一個小輩接班。儀秀為她一手撫養,識文斷字,沉穩懂事,這次帶她下山做法事,七天下來進退有度,不叫苦不喊累,待人接物也未有失禮之處,不免更看重兩分。
“買好東西不要亂跑。”定言塞給她一個小錢袋,“在之前的茶攤等著。”
“是。”
定言跟著趙掌櫃走了,鐘靈秀摸摸錢袋,發現師父給她留了幾個銅錢,連忙摸出一個遞給攤主:“再要一個鹵蛋。”
“好嘞。”
鐘靈秀背上包袱,鹵蛋咬碎塞嘴裡,一邊咀嚼一邊往糧油鋪子去。
這是鎮子上最大的鋪子,未進門便有食物的清香。
她環顧一周,確定有自己要的東西,開口問價:“鹽和紅糖是什麼價錢?”
掌櫃見她緇衣佩劍,知道是恒山派弟子,不敢糊弄,躬身回答:“小師傅,白鹽十斤四兩,糖的價格也差不多。”
鐘靈秀倒吸口冷氣。
知道古代鹽貴,但這也太貴了。
難怪恒山派上下都穿粗布衣,吃雜糧飯,大大小小幾百口人的嚼用的確不是個小數目。
不過,這裡這麼多品類,掌櫃上來就報價,肯定欺她年幼臉皮薄。
“老煩您把鋪子裡的幾種鹽拿來給我瞧瞧。”
掌櫃應聲,取出幾份不同的鹽擺開,有散鹽,也有鹽磚,散鹽裡又有一些品質稍次一些的,報價居然隻有方才一半。
鐘靈秀想想,也不故作老辣,誠心求教:“掌櫃的,這兩種鹽品質仿佛,怎麼價格差了一半?是什麼緣故?”該不會是什麼私鹽吧?買私鹽犯法嗎?武俠世界是不是比較隨便???
她的樣貌不如師妹儀琳,可眉眼清秀,態度有禮,很難令人生出惡感。掌櫃笑笑,解釋道:“小師傅,這是正鹽,這是餘鹽,餘鹽自然比正鹽便宜一些。”
“什麼是餘鹽?曬鹽的時候剩下來的?”
今天沒什麼生意,掌櫃就多說兩句,原來,此時正值大明王朝,施行開中法,正鹽就是朝廷規定的生產額度,但東南沿海的產鹽能力與時俱進,多出許多產額,這些就是餘鹽。
餘鹽是灶戶自己產的,品質看運氣,但肯定比正鹽差一點兒,含有大量雜質,十斤隻要二兩。
鐘靈秀放心了,要了二十斤餘鹽,四兩銀,再要十斤紅糖,還是四兩,合計八兩。剩餘的二兩銀子,她又買了一些油醋醬,請掌櫃再送些散碎的冰糖。
一共三十幾斤的物資,打包好裝進籮筐,滿滿當當。
她自小習武,雖然水平不咋地,負重沒問題,輕鬆背起走人。
茶攤坐滿了客人,她背著一大堆東西,七八個包裹,不好妨礙人家做生意,就尋了桌角坐下,叫一杯清茶等候。
行人來去,碗筷收放,天色一點點暗下來,定言師太卻還是沒回來。
眼看茶攤即將收攤,茶水也淡得和白水沒什麼區彆,鐘靈秀識趣地背上東西:“老人家,開布莊的趙家在什麼地方?”
“沿著大街往裡邊走,到牌坊往西,你再問問就清楚了,很好找。”攤主熱心道,“小師傅,天色晚了,路上多小心。”
“謝謝您。”
鐘靈秀照攤主的指點一路尋覓,牌坊很好找,往西就是平安坊,她正想找個和善的路人打聽具體位置,屋頂倏地略過一道人影。
她震驚地睜大眼睛,這人的輕功也太牛X了吧?她到現在也隻能用輕功在屋頂上疾跑,完全做不到這樣“咻”一下就過去了的速度。
而且,身上的紅光是什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