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趕路,無心將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孟清霞聽完,讚同無心的主張:
“哥兒,你說得對,想救回姐兒,最好奇襲,講求一個快字,不宜糾纏。”
“難民太多了,容易打草驚蛇。而且多數是老弱婦孺,不僅無用,反會拖慢我們速度。”
“妹妹建議,隻留幾百精壯男女便了。另外有熟悉這邊地勢的,留下幾個聽用。”
他們家有事,曆來都要問計於孟清霞。
所以孟清霞說話,無不服從。
無心攔住身後追隨的難民,隻挑了百十個精壯、敏捷的男女,以及幾個認得去往泛河關路徑的老者,餘人統統趕了回去。
那些人見不用他們去救人,自然就有沒了賞銀和糧食,議論紛紛的,表達不滿。
陳飛雪凶狠,於馬上回頭,怒斥一聲:
“都給我滾!誰再敢囉嗦,一拳打死!”
眾人這才閉嘴,紛紛離去。
趕退無用的老弱婦孺之後,眾人聚在孟清霞身邊,聽她下一步安排。
孟清霞問那幾個老者:
“老丈,去往泛河關,共有幾條路?”
“哪條能夠通車馬,哪條不能?”
老者忙答道:
“回小姐的話,小人也已經多年未來這邊,記得共有三條路,都是小路。”
“雖是小路,三條都可以通車馬啊。”
孟清霞遠望前方,微微歎氣:
“這樣說來,有些麻煩。”
“我見出了這片樹林,前麵乃是山路,再無車轍可循,便不知他們走的是哪一條。”
“我們不敢胡亂猜測,萬一錯過,還如何救回姐兒。”
陳飛雪本來性格莽撞,加上此時救人心切,更顯不耐煩,脫口道:
“我們兵分三路便了!”
“無心,你走左邊,我走右邊……”
孟清霞慌忙勸阻:
“姐兒,我們為了行進速度,不得不精兵減員。”
“本來兵馬便少,若分成三路,每路隻得幾十人,還怎麼與他對抗?”
“探兵!”無心想到他邊牆城周圍從來探兵不斷,而探兵作用,正是為打探情況,當即提議道:
“我們大軍撿一條路走,其他兩路,各派幾個兵馬前去查探。”
大軍未動,先出斥候。
此乃行軍打仗最基本之道理。
孟清霞雖然聰明,但缺乏打仗經驗,根本想不到這些事。
經他提醒,當即下馬,將馬匹交給後麵一個壯漢:
“正是,正是。”
“奴兒哥、露兒,你們也快快下馬,將馬匹交給他們幾人,讓他們速去打探。”
陳飛雪等人是得那幾個難民報信,知道趙凝霜被王崇石劫走,所以從集市上借了馬匹、兵刃趕來救援。
他們四個人,周昏淡和露兒同坐一匹,另帶了匹是為無心準備,所以共計四匹馬,一股腦都交給身後的精壯男女。
四個男女跨上馬背,向前疾行。
孟清霞不忘提醒:
“我們走中間,你們分為兩隊,一隊向左、一隊往右。”
“不論哪隊看到敵人蹤跡,立刻回報!”
四個男女走後不久,他們也出了樹林,前麵果然是個不大不小的山頭,自然路也是山路。
再行一段,便到了岔口處,確實是三條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