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請君屠龍_貧道鹿清篤,自神雕開始劍蕩諸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0章 請君屠龍(1 / 2)

王府正堂,忽必烈端坐王位之上,一手緊握著那象征著蒙古大汗意誌的聖旨,另一隻手的食指,正以一種緩慢而極富韻律的節奏,敲擊著硬木桌案。

“篤、篤、篤……”這細微聲響在死寂的大廳裡回蕩,每一次叩擊都像敲在人心坎上,透露出這位梟雄此刻內心的風急浪驟,深沉算計。

即便鹿清篤紫色道袍的身影出現在殿中,行禮落座,忽必烈也未曾抬眼,隻沉默地將手中那道明黃卷子遞了過去。

鹿清篤展開聖旨,貴由汗那道諭令的文字冰冷而清晰地映入眼簾:

“大蒙古國皇帝聖旨

朕,貴由,膺長生天眷顧,禦極蒙古大位,統轄四海,澤被萬邦。今聞佛道二教,於經義妙理各執高見,信徒萬千,然眾說紛紜,教義爭端頻起,致黎民疑惑、世道紛擾。

朕以天下共主之責,為明真理、正視聽、解萬民之惑,特諭:佛道二教速選精研經義、善辯之士,於臘月二十八,齊聚和林城皇廷大殿,開壇辯法。

辯法之際,須以典為證、以理相爭,佛道兩教恪守朕命,如期赴會,共襄盛舉,以正世風,以慰朕懷。欽此!”

鹿清篤逐字閱畢,嘴角緩緩勾起一絲冰冷的弧度,將聖旨雙手遞還。直到此刻,忽必烈指尖敲擊桌案的動作才驟然停止。

忽必烈聲音低沉,帶著洞悉一切的試探,看著鹿清篤道:“清玄真人,貴由此舉,所圖為何?”

“好一招陽謀啊,”鹿清篤語氣微諷,“這位大汗看來並非傳言中那般隻知享樂昏聵。挑這個節骨眼動手,時機選得妙,狠毒,又讓所有人不得不接招。”

鹿清篤頓了頓,洞若觀火:“持續數年的佛道之爭,早已如滾雪球般成為草原和漢地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牽動千萬信徒之心。此令一出,臘月二十八的和林皇廷,必成天下矚目之焦點。”

“正是如此!”

忽必烈一拍桌案,發出低沉聲響,眼中閃爍著棋逢對手的激賞與冰冷,“若早半年,拔都、阿裡不哥、還有我那長兄蒙哥,自可以軍務纏身推脫。可如今…

忽必烈冷笑一聲,才繼續道:“如今,佛道兩家爭鬥不休,而他們苦心經營‘天命所歸’的假象,全靠你們全真教打造的‘道門神諭’支撐,貴由這道聖旨,等於是要當著全蒙古的麵,檢驗他們‘天命’的成色!他們若是不應戰,那所謂的‘天命’就成了笑話,誰敢不去?

不去,就是心虛!自毀長城!天下信眾、萬千兵卒的信仰根基瞬間動搖!所以,他們不但必須去,而且為了維護他們虛假的‘天命’,真人你,還有你的全真教,更必須在那辯法場上贏!贏得漂漂亮亮!是也不是?”

“四王爺心如明鏡。”

鹿清篤頷首,旋即話鋒一轉,直視忽必烈,意味深長地問:“然而,這場漩渦,似乎與王爺您並無太大乾係?這些年,您摒棄捷徑,未曾借用我全真一道之言惑眾。

王爺多年來,一心屯田理政、修生養息、廣納賢才,不論蒙漢,皆施仁政。對那‘天命’之說,王爺您一直置身事外。這佛道之辯的成敗榮辱,於王爺您這開府金蓮川,穩紮穩打的基業而言,真有那麼緊要嗎?”

這才是鹿清篤真正的疑問,他隱隱感到,忽必烈召集他來,絕不隻是為了分析這一紙聖旨。

忽必烈沒有立刻回答。他緩緩從懷中取出一件物事…

一根被細心用金箍精心修複的白玉簪子!

正是當年鹿清篤所贈,卻被他怒極摔斷的那根。

忽必烈修長的手指摩挲著光滑溫潤的簪體與那冰冷的金箍斷痕,仿佛在撫摸一段不堪卻又必須銘記的歲月。

“真人……”

忽必烈終於開口,聲音低沉,卻蘊藏著前所未有的野望與決心:“以本王如今手中兵力,你觀之,可否有資格,問鼎那蒙古大汗之位?”

鹿清篤心念電轉,如實剖析:“單論兵馬數量,王爺您如今帳下控弦之士,確實遜於兵威正盛的拔都與經營多年的長兄蒙哥,更不能與坐擁王庭本部,威勢最盛的貴由相提並論。”

忽必烈聽鹿清篤這般說,並沒有生氣,因為他知道這是事實,而且鹿清篤也必然有彆的話要說。

果然,鹿清篤話鋒一轉,他眼中流露出真正的讚許與肯定:“然,司馬光有言:‘養兵之術,務精不務多!’王爺這些年力行仁政,休養生息,民心歸附;打破藩籬,蒙漢同視,凝聚人心;練兵選將,務求精悍,軍備糧草,充盈無缺。


最新小说: 七零農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 夢境入侵,拯救從騎士開始 開局獲得軒轅劍,成就劍仙傳奇 人類拯救計劃:苟住,人類文明! 六零嬌嬌作精,糙漢老公帶我躺贏 陰陽詭師 逆流韶華 人間正道是滄桑之百萬雄師 平凡人生之金錢係統 綜恐:我的係統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