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團隊戰,就是團隊一起戰。
學園所給的考核是三對三,也即每方都擁有三個選手,互相配合,將對麵人數打完就算勝利。
大多數異能者都喜歡孤狼作戰,他們本身就擁有令人羨慕的天賦,心高氣傲,自然不喜跟人配合。但在理論和實踐的雙重證明下,他們又都不得不認可一個道理,團隊作戰能夠拉高個人的平均實力,有著1+1+1>3的效果。
在這個過程中,也有很多學生們發出疑問:為什麼是3這個數字?
事實上,這也是學園根據多年的經驗與對現實事例的參考所得到的一個合理的數字。
三個人能在兩個人的基礎上呈現更多的靈活性,最簡單的算法就是數學中的排列組合,三個人能有四種不同的天賦搭配,而兩個人隻有一種搭配。當麵對複雜的戰況時,多一種搭配就多一份可能性。
而再三個人以上就顯得要臃腫一些。他們的搭配固然變多,但對成員們隨機應變的腦力是個巨大的考研。況且這還隻是理想狀況下,實際戰鬥過程中必然少不了溝通,人一多,溝通的成本就會翻倍增加,失誤就會越多,反而容易得不償失。
而且從現實角度上講,你很難一直保持能迅速聯絡到四五個人組成小隊做及時的、完備的戰鬥投入,更通俗點來講,雙人遊戲的覆蓋率肯定會比多人遊戲的覆蓋率高。
所以在各種因素的權衡下,學園最終將二年級的團隊考核定在了三對三這個形式上。
以上,就是趙三元在第一堂課所講的基礎理論的簡要。
此時他們身處來公寓後方一個小山包旁邊的草地上,旁邊就是一棵枝乾粗壯、堪稱龐然大物的老槐樹,它的樹乾要三四個人一起抱才能勉強抱得住。
二十幾個人就在這棵老槐樹下席地而坐,對不少同學來講十分的新鮮。
偶爾還有風吹到身上,心情也會好很多。
不過趙三元的心情不太好,對這些年輕人來講,新鮮勁太足就意味著注意力不夠。自己在前麵講了半天,底下的學生們也嘰嘰喳喳聊了半天。
“有什麼問題大家可以問了。”
無奈,他隻能在講完後留一些提問時間,儘可能地利用學生們正旺盛的勁頭主動去了解相關理論。
第一個問的還是一向積極的劉義:“老師,你說三對三,到時候我們考試時的場地還是學校的競技台嗎?”
趙三元回答:“不是,考試的場地會在郊區,可能是一塊田野,可能是一個山頭,團隊戰除了增加人數,戰鬥環境也會更貼合現實增加你們戰鬥時的複雜度。”
樂欽欽突然發問:“貼合現實為什麼不是在街道上打,那樣才更貼近現實吧。”
這番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感。
市區才是人員最集中的地方,如果說哪裡異能戰鬥爆發概率最高,那一定會是市區,而不是人煙稀少的郊區。
趙三元聽後點點頭:“你問了一個好問題,在這裡我可以從兩方麵給你解釋。”
“一方麵是郊區的異能衝突發生概率比你們想象的要高很多。根據去年統計局的數據調查,現在所登記的異能者中有百分之十是定居在郊區,還有百分之四十在郊區和市區都有住所,會經常性地兩頭跑。究其原因,還是在於市區對異能者的異能管控比較嚴格,尤其是在大多數異能者物欲不高的情況下,他們對自由的向往會更加強烈,所以很多異能者都會在郊區生活。”
“而這還隻是所登記的異能者,如果是那些不願登記,不願被知曉、不願被束縛的異能者呢?這個比例隻高不低。在考慮到郊區對異能者管控薄弱的問題,這裡異能衝突發生的概率是會比你們想的高很多。”
劉義疑惑道:“不對啊,我在新聞上很少有聽說異能者相關的案件。”
趙三元笑道:“那是因為郊區相較來說也很大,跟郊區比起來市區更像是一個籠子,把所有人都關進一個籠子裡,這才導致市區發生異能衝突事件的數量遠高於郊區。”